万钊
假期消费数据是观察整体消费数据的重要补充。我们最常用的消费数据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1-8月份同比增长8.2%。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是实物商品消费,不包括服务消费,而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北京市的消费数据为例,1-8月累计,北京的服务消费占整体消费的比例为56%,已经成为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且服务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商品消费,两者的趋势也不太一致。
一般來说,假期服务消费的两大热点是旅游和电影。先来看看国内旅游,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2019年国庆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对比国庆出行历史数据走势有两个特点,一是2019年国庆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81%,较2018年的9.43%的增速进一步下行;二是回落幅度要比春节旅游缓和一些,国庆游回落1.62个百分点,而2019年春节回落4.5个百分点。
我们也要配套看一下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旅客运输数据。2019年国庆假期前6天,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5.2亿人次,其中铁路8705.1万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长5.2%(2018年同比增长超过10%),道路4.09亿人次,比2018年同期下降2.3%(2018年同比基本持平),水路1306.91万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长6.8%(2018年同比下降1.26%),民航1090万人次,比2018年同期增长4.5%(2018年同比增长8.7%)。
除了水路之外,其他运输方式发送旅客的同比增速都弱于2018年。其中,道路发送旅客人次最高,而出现同比下降,因此全部旅客人次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再看一下出境游数据。出境数据的争议较大,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国庆节假期前6天,全国边检机关查验出入境人员1045万人次,同比下降11%。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607万人次,同比下降15.1%;港澳台居民出入境303万人次,同比下降7%;外国人出入境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
国庆的出入境数据是很差的,因为2019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因私出入境同比增长15.97%,而到了国庆则为同比下降15.1%。有些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居民没钱出境旅游了,但是笔者认为,没钱旅游不太符合常识。这种断崖式的下跌更主要是受到其他负面冲击。因为赴港人次占内地出入境的大多数,因此赴港人次的显著下滑,可能明显拖累了整体出入境的数据,这从同期毗邻香港口岸的人次大幅下滑可以得到印证。但是可惜的是,暂时没有赴具体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数据,因此笔者只能猜测。
看完旅游数据,我们再来看看电影市场。与2019年春节档的票房表现不佳相比,国庆档的电影票房表现非常出色,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票房收入是2018年同期的2.3倍,观影人次是2018年的2.17倍。这一表现相比2018年的国庆档而言,可谓是碾压式的。
通过简单回顾了国庆节期间旅游和电影两大消费项目,笔者进一步有如下思考:
国庆旅游消费增速继续回落,意味着服务消费的拉动作用可能也在减弱。2019年政府推动个税减税,但这对消费的刺激目前看不太明显,无论是商品性消费,还是服务性消费,都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起色。
出境旅游的数据受到香港的干扰,出现了明显失真。期待未来有关部门可以发布分国别和地区的更详细的数据以供印证。
工业品基本上不存在供给瓶颈,但是服务有,比如景区有游客接待上限,铁路、民航都有线路和班次限制,道路有堵车问题。因此,如果通过打破供给瓶颈,是否可以进一步带动服务消费增速的上行,值得研究。
2019年“十一”假期期间,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票房非常强势,叠加大阅兵,全民高度团结,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未来能否落地到经济建设上,是很值得期待的。
作者就职于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