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需主导,园林绿化占比高、发展潜力大;
(二)全国十大类花卉面积中,观赏苗木占57.5%,其它九类占42.5%;
(三)切花、盆花、花坛花卉、食
用与药用花卉发展态势好:盆裁植物11.9万公顷,占8.5%,销售额381亿元,占24.8%;食用与药用花卉发展势头好,面积27万公顷,销售额达到193亿,增加了21.4%;鲜切花6.97万公顷,占5%,销售额195亿,占销售额的12.7%;
(四)观赏苗木类仍然处在调整中,形势较为严峻:2017年全国面积增加了4%(84万亩),但销售额却仅增长了0.2%。
观赏苗木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严重;乡土植物少,新花卉、新品种总量不足,产品多样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难繁种类关键技术依然没有重大突破;品种化、良种化、标准化的企业不足;2017年我国花卉企业有80868个,大中型13592个。
1.东部地区、中部、南部和西南地区等大规模城乡绿化基本完成。北方和西部地区成为绿化生态建设重点;
2.市场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提高,要求:干直、丰满、匀称、健壮;
3.苗木类型发生变化,要求:原生苗、容器苗、全冠苗,带土苗;
4.苗木种类和品种变化,要求:地方特色树种,区域栽培品种;
5.食源性种类增加,要求:栗类、桨果类、核果类,叶食类等;
6.对致敏性、多花粉、多毛等植物限制利用加大。
云南已成为世界八大花卉主产区之一,但形势依然严峻,虽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气候相似,与东南亚相比有技术优势,但土地和人力成本将逐步丧失优势。
2.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原因花卉总体消费动力不足。
3.人才原因使花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4.引进品种多,区城特色花卉研发及乡土资源开发严重不足。
现代苗圃基本要实现五化;面积适度规模化;苗木经营专业化;主要作业机械化;苗圃生产标准化;苗圃管理信息化;做好优势产品的规划与策划;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苗木花卉生产种类;重视特色乡土植物研发;重视市场新的需求如北京、雄安等新的植物选择标准;重视加大不同规格容器苗生产。
高质量苗木的主要特征:整齐度高,生长健壮,株型匀称,冠型丰满,根系发达。
差异性发展是根据对市场需求分析,选择与其它地区或具它企业不同的品种、不同产品、不同类型,从而形成自己优势的模式;
多样性发展则是根据人们对花卉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开发不同产品。如花卉、苗木种类的多样性,生产类型多样性,切花、盆花、栽盆、种球、种苗,盆景,芳香植物、水生植物、多肉植物、热带植物等。针对家庭园艺、城市园艺、环境园艺、智能园艺开发不同产品以及基质、家用农药等。
加强中国特色花卉研发;中国原产观赏植物有7000多种。中国植物区系特有成分高,约有50-60%中国本土植物为中国及临近地区特有,这包括约256 个特有属、约 15,000-18,000特有种。
潜力最大的有:兰科、杜鹃花科、山茶花科、苦苣苔科、报春花科。
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创新趋动花卉苗圃产业。
1.加强花卉基础研究;2.突破关键技术;3.强化产品研发,如城市园艺、景观园艺、家庭园艺产品等。
植物衍生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12年全球在野生植物资源及其衍生品开发的产值达到1200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研发出如梅花香薰、玫瑰精油、牡丹油、石斛兰食用和保健品、月季花精油及保健品、蜡梅花茶、食用和茶用菊花、荷花、睡莲、玉兰等数百种的花卉衍生产品,2017食用与药用花卉我国直接销售额达193.1亿元人民币。花卉养生产品,花卉护肤品,花卉食品,工业用花卉产品越来越多。
提升景观规划质量;加强特色植物和花卉景观营建;特色花田、花海、花廊、花谷,花溪、花境与人文景观结合;利用现有苗圃,加大森林康养环境营建,创造康养条件;使花卉苗木产业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