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
莫雷风波持续发酵,应对失当的NBA陷入两头不是人的尴尬局面。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一些美国政客和意见人士对NBA的批评,比中国网民更激烈,他们要求NBA不要为了利益对中国服软。
一些美国媒体也将对此事的报道引到一个扭曲的方向,它们把过去一段时间在中国“遇到事”的西方企业拼凑出来,宣称中国市场“到处都是雷区”,西方在华企业已经有些手足无措。说穿了,就是西方舆论中有些人想颠倒黑白,想把这件事怪到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上去。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中国人为此而感到自豪。这件事让有些西方媒体人感到不舒服,他们便要借题发挥。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任何国家都有很多“政治正确性”,一些事情是共识是底线,不能破坏。
比如,在德国公开为“纳粹”唱赞歌的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在美国,随意评论不同民族的习俗是犯大忌的。任何人的言行举止若侵犯到这些事儿,就会受到惩罚。在美国的篮球协会里,给黑人送西瓜都会被认为是侮辱黑人运动员,因为在美国历史上南方的农奴主曾经用送西瓜给黑人吃来堵住黑人奴隶的嘴。有些运动员因为不慎而触犯了这些“政治正确性”的戒条会受到惩罚,会被处以几万美元的罚金,还要公开道歉。
那么,为何当美国球队的经理刺激了中国民众的感情,美国篮球协会就不该向中国人民赔礼道歉呢?中国民众最感到愤怒的其实是这种双重标准。
不必否认,近些年,有些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确“踩了雷”,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那都是因为它们的确有不当的言行。对本土消费者要有 起码的尊重,要尊重他们的感情,不能故意刺激当地人。这应该是跨国公司在外国市场上经营的起码标准。跨国公司在外国市场上赚钱。如果它们连尊重外国当地的消费者都做不到,当地的消费者为何还要当冤大头,买他们的东西,让他们赚钱呢?这不是什么中国消费者抵制不抵制外国公司的问题,是个起码要尊重别人人格的问题。
对外国跨国公司,中国人一直抱有非常欢迎的态度,否则世界500强的公司不会有那么多扎堆到中国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的调查显示,87%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他们没有也不打算将业务迁出中国;83%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过去一年他们没有削减或停止对华投资。中国消费增长仍然强劲,许多美国企业正在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张。这些事实足以证明中国市场的友好开放态度。
跨国公司都有公关部门,也有危机处理机制。如果这些制度性安排不能让它们妥善处理在中国出现的这些“踩雷”现象,那只能说明它们的这些部门没做好功课,没能妥善处理危机。或者说,在出现了危机后,没能认真总结经验,诚心诚意向中国消费者和民众道歉,没能获得中国民众的谅解。
说实话,有着两千年儒家教育传统的中国人是非常善解人意的。除非中国人的感情受到了严重伤害,否则中国人不会故意敌视外来事物。▲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