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农民的歌 演农民的事

2019-10-10 15:09黄盈明赵广辉
曲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儿媳妇曲艺婆婆

黄盈明 赵广辉

长寿文化馆曲艺队成立于1979年6月。队员大多是县内的回乡青年,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集中从艺,40年来走遍了重庆及周边的山山水水,在重庆地区算得上小有名气。

当时,重庆乡村周边交通不便,曲艺队每次下乡演出,队员们白天顶着炙热的太阳走,晚上披着皎洁的月光行。尽管太阳晒得脸油黑发亮,石板磨得脚又痛又痒,有时还遭蛇虫咬伤脚,荆棘划伤膀,但队员们还是咬紧牙关,翻山越岭把曲艺送到农村院坝。演出的场地也是“随行就市”——白天用农民的饭桌搭舞台,晚上就把煤油装在竹筒里做成火把当灯光,三用机配高音喇叭是舞台音响,两根竹杆支起幕布演出的地方。但即使如此,曲艺队的演出还是广受欢迎,无论阴晴冷暖,曲艺队的演出现场上总是坐满热情的农民朋友。

长久下来,农民朋友都说,曲艺队的每次下乡演出,女队员背的背篓里装的是农民的歌,男队员担的挑篮里装的是农民的戏!他们台上唱的是农民的歌,演的是农民的戏,台下喝的是农民的水,吃的是农民的饭,睡的是农民的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最喜欢这样的曲艺队!”

金杯银杯不如农民朋友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农民朋友的夸奖。曲艺队由此更坚定了为农民服务的根本遵循,队员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作品的创演中。

车灯《雷锋精神代代传》,荷叶《劝赌》,金钱板《小菜打仗》,清音《新事新办》,花鼓《回娘家》,相声《错别字》,盘子《三个媳妇争婆婆》,扬琴《喜旺闹家》等,都是曲艺队熟稔、农民朋友熟知的节目。这些节目多数是队员创作,以宣传雷锋精神、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和改革开放成果为主,歌颂了新人新事新思想,鞭挞了坏人坏事坏习惯。农民朋友对这些节目赞不绝口,有的对照内容反省自己,有的照着内容教育子女,有的作为榜样孝亲敬老,还有的作为家风传承,在老百姓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原长寿县太平公社灯塔大队年轻媳妇张某,对婆婆又凶又恶,从没让婆婆上桌吃过一顿饭,从没给婆婆缝过一件衣、买过一双鞋,甚至从没喊过一声妈。1981年2月,她在看过曲艺队表演的《三个媳妇争婆婆》时,竟感动得边看边流泪,当晚端着一盆热水给婆婆洗脚,第二天又拿了根干谷草量了婆婆鞋子的尺寸,到街上买了一双新鞋給婆婆穿上,婆婆当时又惊又疑,“你今天是啷个啦哟?把哪个人的新鞋给我穿起做啥子哟?”儿子则高兴地说,“妈,铁树开了花,马儿长了角啦。你儿媳妇说看了那个戏,要好好孝敬你。”婆婆顿时眉开眼展,笑得嘴都合不拢。第二年,张某就被公社评上了孝顺儿媳妇。

1984年3月,曲艺队在原南川县新庙公社的演出刚结束,公社杨书记就找到曲艺队李队长,“你们结合我们当地的情况演的节目很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我们公社17个大队,每个大队演3场,演完后到公社结账,行吗?”李队长当时就答应下来,一个大队接一个大队,每天三场不掺水分的表演。演出期间,总有一群年轻人帮着清理舞台、收拾东西,并送到下一处演出场地,51场演出场场如此。面对曲艺队的疑问,他们说,“安逸,过足了戏瘾!”最难忘的是第3天,一大早,演出大坝上观众站了黑压压一片,曲艺队在地上用石灰划了块地当舞台,后面的观众就大声吼,“主任,我们看不到哟。”纷纷往前挤。主任一看就急了,这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这可不是小事!突然,一辆山城牌大货车鸣着喇叭开到用石灰划的舞台上,观众们一看气愤极了,有的大声吼“人家演戏的地方,你开来耸起做啥子?”司机把车箱拦板放下问主任,“在车上演戏要得不?”观众一下回过神来齐刷刷地放开喉咙吼,“向师傅学习!向师傅致敬!”口号声把树林里的雀鸟震得叽叽喳喳满天飞,演员们感动之余,很快写了一段唱词赞扬了司机的奉献精神,全场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司机又主动送队员们到下一处,李队长乐呵呵地问司机,“小师傅今天是相亲吗啷个的哟?一身香喷喷的?”司机说,“哪是啥相亲啰,上午来晚了点,站到最后头,遭挤到山茅坑里去了,回家把衣服裤儿换了,把媳妇的香水喷了点在身上,忽然想起在我车上演戏大家不是都能看见吗?要不是滚到山茅坑头,还没想起把车子开来当舞台演戏哟。”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在农村,就是要“唱农民的歌,演农民的戏”,台上才立得稳、台下才传得开、过后才记得住。

据不完全统计,在1979年至1985年期间,曲艺队下乡演出约6520场次,观众约652万人次,曲艺队收获满满, 在1983年重庆市曲艺大赛中,舒启容编导的四川盘子《小厂长周妮娜》获一等奖;1983年10月20日《四川农民报》、11月15日重庆群众艺术馆《群众文化活动简报》第119期、11月24日《四川日报》和《重庆日报》都相继报道了曲艺队的事迹。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川渝曲艺一度萧条。尽管如此,曲艺队员余书成、韩德露等仍然带着荷叶、花鼓穿梭在川渝两地的农村、学校演出,坚持守望着这个阵地。农民朋友、学校师生送的2350余封感谢信见证了他们的功劳,丈量了他们的足迹。

观众心中有本账,记的都是曲艺队无私的奉献。

2017年,78岁的余书成在古镇演唱了荷叶《劝赌》,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2019年,76岁的韩德露在区脱贫攻坚进村演出中表演的花鼓《长寿农家乐》,让现场干部群众赞不绝口。

2005年,长寿文化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原曲艺队员又组织起来,一手抓保护传承、一手抓改革创新,把从前的有偿演出变为现在的无偿送戏下乡,把从前的注重演出收入变为现在的专心艺术传承。如今在80岁的余书成、76岁的韩德露、73岁的董胜英、75岁的欧晓丽等老队员的悉心培养下,长寿区曲艺人才数量有了稳步增长,节目和演出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

树叶绿了又黄,燕子走了又来。队员们送走了40个春夏秋冬,到人民中去,扎根基层,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信念始终没有变,他是曲艺队成长的根、发展的魂、壮大的本,让农民朋友在欢歌笑语中得到教育并感受时代的沧桑巨变,是队员们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怀。2015年春节,区文化馆送戏到葛兰镇,队员们又演出了四川盘子《三个媳妇争婆婆》。刚结束,一个70多岁的老太婆走到后台,拉着演员陈某的手激动地说,“妹子,这个节目四十年前我看你演过,那阵我还是年轻的儿媳妇出了名的恶鸡婆,看了这个节目成了孝顺儿媳妇,领导还派我到处作报告。从那以后,孝顺儿媳妇、五好家庭硬是越来越多哟。我们就爱听这样的歌,看这样的戏。”农民朋友的高度赞扬,成了队员们对曲艺抹之不去延绵不绝的眷恋。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在农村,就是要“唱农民的歌,演农民的戏”,台上才立得稳,台下才传得开,过后才记得住。

猜你喜欢
儿媳妇曲艺婆婆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儿媳妇比女儿还贴心
聪明媳妇
《曲艺泉城》
聪明的姑娘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如此婆婆
称砣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