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繁荣, 李 欣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休闲运动管理系, 四川 成都 6117432.成都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在全国400多所民办高校中开办休闲体育专业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以下简称银杏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等10余所院校[1],民办高校中开办休闲体育专业且已经有毕业生的院校只有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珠海学院、银杏学院等5所院校。随着市场需求猛增,普通高校开办休闲体育专业将是一种办学趋势[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分总构建等方法,对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进行重新思考。分析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学生就业”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课程权重均衡、内外师资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注重应用”的发展路径,构建了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一心、两翼、四路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简图。(如图1)。
图1 休闲体育专业“一心、两翼、四路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应加强校企之间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体制”[3]。民办高校只有走“实践实训、资源整合、分层教学、宽进严出”之路,构建“校企课程权重均衡、内外师资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三进三出’、人才培养强化应用”的模式,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依托优势、交叉融合,校培企助、多源引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术学为体、德才为用”,更全面地实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缩短学生成才的后熟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4],标准强调应注重结合优势、交叉学科、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学分要求。笔者调研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河北传媒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以及银杏学院五所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见表1),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表1 国内各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
可以看出,服务型、管理型、技能型等应用型人才是休闲体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各民办院校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培养应用型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驱动下,课程设置则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紧扣行业需求、紧扣国家标准、紧扣学生专业实际。
图2 校企课程权重均衡模式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是人才培养规格形成条件。如图2,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三个板块。其一,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除了有思政类、英语类、计算机类课程外,还有能体现学校特色的通识课程,辟如银杏学院的《服务礼仪》《商务英语口语》、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的《水上救生技术》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院自身优势,体现各学校办学特色。其二,在专业教育课程中,除了常规的专业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了《推拿学》等医学康复类课程,《服务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与管理》等管理学类课程。(见表2),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5],将体育与医学、管理学有机结合,加大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其三,在实践教学中,民办高校除了惯用的专业教育、专业实习外,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见习和专业实训,开展次数、周期以及在企业进行上课的形式是目前很多普通高等院校无法达到的,但在民办高校中非常坚定,银杏学院将“实训专周”的时间设置达到了20周。
表2 国内部分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表2不难发现,民办院校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遵守重视基础,优化结构,精简内容,注重能力,构建特色的原则,建校企课程权重均衡模式,呈现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既符合《标准》中的合并交叉学科、压缩重复内容、优化课程体系、“7+3+X”的模式、强化专业技能等要求,又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设置思路,彰显了民办学院的办学特色,该模式既是“依托优势,交叉融合——走实践实训之路,建校企课程权重均衡模式”。
由于休闲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各高校专业教师多数为半路出家,许多任课教师存在学历水平高而行业经验不够的现象,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实践教学能力不高,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与培养应用型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不相适应。目前各高校主要采用“公体教师”升级转岗的方式补给。民办高校则可以运用灵活的体制,引进行业、企业人士进入课堂。经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师资队伍,有效的优化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促进民办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更为紧密的精品师资队伍。
如图3所示,在校外,一方面,通过引进行业资深教练、销售精英、培训导师、高层管理员等优秀企业员工走进课堂;另一方面引进邻校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师资走进课堂,通过多源引进的方法让课堂上传授行业最前沿、专业有深度的知识。在校内,一方面,有效结合师资成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经验,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后复习及作业跟进,有效地促使了校内外师资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每年定期选送教师走进企业挂职、培训、交流学习,企业切实助力校内教师队伍的培养。可见,“校培企助,多源引智——走资源整合之路,建内外师资优势互补模式”,有利于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师资团队稳中转化、成果倍增、集中优势。
图3 内外师资优势互补模式
体育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的占比的有别于其他学科专业,实践的需求性突出,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结合实际协调术科课程的取舍和教学规格的统一[6],这也成了民办高校的办学阻力,市场变化太快、设备配备昂贵, “分层教学”常常成为民办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手段之一。
图4 实践教学“三进三出”模式
从图4可见,学院校内建设基础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开展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校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校内外相互融合,分层教学,在“三进三出” 中实现课岗对接、课岗融合,培养实用型、职业型专业人才。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业内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经营性场馆作为校企联合办学基地。多采取“走出去”的联系机制,为实践教学模型的构建做好保障。要正确协同学校教育、企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规律[6];基地要边建设边维护,保持合作的延续性,为“三进三出”分层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教学模式方面,多数民办高校各有特点。例如银杏学院,大量建立优质教学基地,将部分实践环节直接放在企业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在第一、三、五、七、八学期进入企业进行观摩、实训、实习等方面的学习,其余学期则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循序渐进式的知识教学;又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第一、二、三学期学生进行专业初、中、高不同级别的专业见习,第四学期进行专业实训,第五、六、七学期进行专业实习和专业综合实践。这种分层教学“三进三出”的模式,即能降低民办高校的办学成本,改善办学条件,也能强化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之路的实质就是专业应用型办学探索与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5]。图4可知,休闲体育专业在此模式下能够在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环节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运用“三进三出”的教学实践模式,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分层教学之路,寻求利于学生学习、学校教学、企业获益的共赢格局。
2015年以来,我国共新增了16所院校开办休闲体育专业[6],还有一些院校正在申报中,民办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数也是呈上升趋势,但在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内容与社会需求错位等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式普遍严峻[7]。用人单位表示“一方面,科班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太宽泛了,理论性很强,但不实用;另一方面,大学生眼高手低,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进入用人单位后还得进行各种培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绝对浪费”。
图5 “宽进严出”人才培养强化应用模式
因此,对于各民办高校来说,重中之重是如何结合目前的社会形势及需求,更新和改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8],且要知道建立一个良性的人才进出模式不仅需要“优设课程”“精建师资”“强化实践”,还需要“严守出口”,把好最后的质量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从图4中看到,民办高校在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招生分数逐渐降低,呈现“大嘴式”进口的同时,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以术科、学科为本,在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中,术科更为重要,更应体现在前。同时,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品德修养比才华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在这样术科能力、学科基础、品德优良、才华出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社会所用。因此,在这样保证“夹臀式”的出口下,并与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合作,用人单位可将学生作为战略人才储备来培养,广泛采用订单式合作联合培养,搭建休闲体育良好的实践和就业平台,学校走宽进严出之路,培养应用型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有助于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9]。
根据4条发展路径及模型不难发现,每个模型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来联系的,将4个路径融合在一起,从宏观上加以整合,便能形成以学生为重、以学校和企业为双翼、以4条循序渐进的路径为支撑的飞行模型,该模式同4个发展路径与模型属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在该模式下有利于企业选用适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化解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就业难”与“技工荒”矛盾的现象,有利于学校培养出更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优秀人才,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学校能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目标;有助于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学生能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为学、学用并进”目标,并由此形成企业、高校、学生各自获益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