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德 王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科技创新为我国生产力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形态正逐渐向更复杂和更高级别的结构转化。因此,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应用效率,已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高校作为知识产权创新的重要基地,普遍存在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文章针对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创新策略。
关键词:创新驱动;知识产权;运营创新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竞争逐步加剧,尤其在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背景下,知识、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周期进入了新的阶段,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加,而高校作为知识产权产出的重要创新源头,知识产权资源流失严重,市场专利实施极低,并且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缺乏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人才,导致科技成果专利无法得到转化应用。因此,在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校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水平,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机制,从而全面实现技术转移的市场化专业化。
一、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现状分析
(一)高校知识产权资源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造成资源流失严重,主要问题表现在高校创新知识资产无法激活,知识产权专利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现象问题的原因,高校缺乏负责知识产权的职务管理机构,造成知识产权管理混乱,大量的知识产权成果资源被窃取,流失现象极为严重,可见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加强。
(二)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
高校知识产权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大力冲击,普遍存在重文轻商的情况,其中科技评价中,科技成果移转化地位较低。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中,比较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问题,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与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人才层出不穷,创造了无法逾越的学术成果。在我国,长期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对很多思想和观点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严重影响到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乃至影响整个社会发展和前进的脚步,所以,我国高校中在传统思想下,很多新思想和观点技术都无法顺利实行,很多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都不敢大胆追求新的思想观念以及自身合理的利益,无法实现对高校知识产权的发展与保护。
(三)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完善
高校普遍缺乏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造成知识产权管理混乱,通常高校科技成果创新只有一两位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事务,导致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衔接断层,不能形成新的渠道,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科学,技术转移平台各项服务环节缺失现象严重。并且高额校过于重视聚焦技术的创新开发,造成高效专业化与市场化运营人才的缺乏,因为不具备运营专业人才的协同创新,造成创新成果专利不能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创新策略
(一)创新理念提高知识产权认知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形态对于知识产权发展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与我国不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知识产权发展的土壤。知识产权意识对于发达国家的公民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是其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无需通过教育的形式来实现后天的培养。然而我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一直以来我国以农耕为主要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使得我国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整体本位的民族传统意识,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滋生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一时期我们充分意识到了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与此同时在立法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现阶段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水平已经赶超其他发家国。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健全,对于知识产权的应用还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更新观念实现科技评价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并给予知识产权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二)更新服务提高知识产权申请质量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科技部门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集中在盖章和统计上,没有对知识产权质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知识产权质量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知识产权在诸多领域的数量已经呈现领先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的质量,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对知识产权的引领性服务,逐步转化高校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方式,使其从数量上的管理逐步向提高质量方面的管理转变。各院校知产权服务应逐步渗透到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当中,包括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以及政策体系等。例如现阶段科研项目的立项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立项仍然不需要经过专利查询这一流程。根据公开文献的查询报告,我们难以将课题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充分的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工作难以迅速開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由于缺乏新颖性等原因的影响,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没有迅速的转化为高质量的专利,甚至部分科研成果成为了学术垃圾。为专利文献查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此来改变选题立项不足这一问题,专利文献对学科领域的专利和发明进行了全过程的记载,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立项选题的弊端,还可以有效避免侵犯他人专利和知识产权这一问题的出现。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院校的科研人员还难以做到合理利用专利文献来为自己的知识产权研究服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经费。除此之外,我国的相关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的新颖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成果新颖性的保护意识不强。在科研工作刚刚取得进展还没有取得一定成果时,急于将阶段性成果展现给大众,这对于学术成果新颖性的保持是非常不利的。
(三)深化管理预防知识产权资源流失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对于科研人員的评价依据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没有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实现对科研人员的全方面评价。特别是没有将知识产权是否申请保护。范围的大小等实质性内容纳入的评价标准当中来。除此之外,从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绝大多数院校中没有固定的岗位,或是在职位晋级和研究生导师遴选等方面难以获得院校的承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知识产权隐性流失这一现象的发生。高校毕业生的毕业离校以及人才的流动频繁是导致知识产权直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认为各院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为科技管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高校知识产权的科学有效管理,推动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
(四)加速转移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益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技术转移方面是以合作开发的形式来实现,单纯的专利许可形势转移占技术转移的比例非常小,在一些企业当中,由于受到人才资源缺少和科研条件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实现技术转移就必须由教授带领整个团队,深入到一线进行工作,这也是目前高校技术转移难以改变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解决:首先,搭建全方位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培养一批懂技术,懂转移的专业人才,以达帮助高校教师实现技术转移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技术转移的市场化水平。其次,建立相应的科技政策,实现对技术转移工作的有效引导。现阶段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引导项目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技术转移策略。只要涉及成果转化的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申报,以高校的核心技术为技术支撑,以企业的资金投入为前提条件。最后,在技术转移中应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积极作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于高校技术的认可都是以国际上社会上是否已经使用了该技术为主要依据倾向于模仿,而不是超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创性的高校科研成果得不到企业的认可,技术转移工作难以顺利的开展。因此各级政府应做到从科技金融的角度入手,推进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积极引导风险投资,以达到实现技术转移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主要叙述的是,创新驱动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创新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视域下知识产权资源流失严重,专利实施率与高校产权保护申请状况相比专利的实施率极低,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造成知识产权成果流失转化率不高。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在创新视域驱动下,积极创新观念,不断增强高校知识产权认识水平,提高对知识产权申请质量,同时高校还要建立融合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科技政策性引导,避免高校知识产权资源流失,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江,陶磊,祖全.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知识产权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02).
[2]陶长琪,彭永樟.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制度质量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07).
[3]邵学军,许国华,于杨.众创空间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建——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1).
[4]孙妍,王惠君,杨跃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就业指导问题探析——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商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7(09).
[5]司圆圆,刘和平,李红燕.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院校基于协同创新构建学科群的研究——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化工,2015(07).
[6]邹玲玲,孙姣阳,王文奎.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案例——来自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的启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