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综述

2019-10-09 06:38:24黄友均
关键词:研究者文献图书馆

黄友均

随着生态学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与信息学的结合引起了图书馆学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图书馆信息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多,认为图书馆这个以信息知识服务为主要任务的系统同样可以借鉴生态系统理论,结合现有的先进技术构建更高效和谐发展的图书馆系统。目前,虽然已经有了关于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的总结[1],但是,还没有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的概况。作为图书馆研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领域,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已占据了大部分研究,所以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也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把握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的研究现状,本文收集了比较全面的文献资源,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析,希望对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概况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依据,以“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为关键词,为保证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选择“精确”匹配和时间不限定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9—2018年,共检索到的有用文献为55篇。其中,2009年2篇、2010年4篇、2011年4篇、2012年6篇、2013年 5篇、2014年5篇、2015年10篇、2016年6篇、2017年8篇、2018年5篇。

(一)信息生态研究文献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始于2004年,2015年研究论文最多(10篇)。从整体上看,该研究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还不是很快,研究论文也不是很多。其中,属于综述类的文献只有2篇,主要是针对图书馆信息生态进行的研究综述,由此可知,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的研究比较多,而对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从来源类型看,有43篇是期刊文献,其中硕士论文9篇、博士论文3篇、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论文各1篇。从学科分类看,图书情报档案类34篇、生态类14篇、新闻传播4篇、教育类2篇、计算机类1篇。

(二)信息生态研究主题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信息生态系统、生态链、生态位进行研究,既有关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关于模式构建的研究。具体来看,以“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分别有38篇、34篇;以信息生态系统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38篇;以生态链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8篇;以生态位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9篇;以信息人(图书馆馆员)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2篇;以信息环境(建筑物、图书馆网站、信息环境、信息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20篇;以信息服务(读者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8篇;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2篇;以模式构建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6篇。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内容

(一)信息生态系统研究

1.内涵和结构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三要素”(信息人、信息和信息环境)构成论得到了大部分研究者的认可,只是对“三要素”中信息技术的归类存在分歧,主要是对“三要素”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有的研究者将信息技术归入第二大要素“信息”中,而有的研究者却没有明确说明[2-3]。还有研究者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4]。

2.构建研究

有研究者对超级IP生态场景进行维度分析,提出对高校图书馆实体场景、虚拟场景进行优化,构建高校图书馆实体和虚拟生态场景[5]。也有研究者从信息监控、整合、管理和评价4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6]。还有研究者从信息建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网站建设普遍存在的不足[7]。

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利用信息生态学原理,构建虚拟和实体的生态场景;根据信息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以上内容主要是理论和管理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研究宏观粗略、方法单一,缺乏微观研究和创新性研究。

3.系统评价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研究还较少,有研究者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8]。有研究者基于“三要素”构建了一套图书馆信息生态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9]。我国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4.信息危机管理

有研究者基于信息生态失衡视角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危机,认为外部危机包括信息分布失衡危机、竞争危机、安全危机、版权危机;内部危机包括人才危机和服务危机[10]。也有研究者指出高校图书馆生态化建设面临4个方面的困境:馆员对信息生态的误解、系统多元失衡、信息传递衔接无序和建筑环境不佳,并提出了解决办法[11]。还有研究者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怪圈概念,并分析了成因和具体表现。可见,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理论方面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的危机进行的定性分析。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和结构、系统构建和评价以及信息危机管理等几个方面,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运用了生态学原理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和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包含“三要素”,并分析了“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第二,大多重视理论研究而轻视实证研究,其中以研究对策为主,研究模型较少,实证研究则更少,研究不够全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来探索发展方向。第三,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研究。表现在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危机管理主要是策略研究,而针对高校图书馆具体情况的模型研究几乎没有,同样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结合实际的服务模式,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二)信息生态链研究

目前,有关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链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有根据心理学原理进行的理论研究;有运用信息生态链理论将微观的思维过程具象化,构建原型激活的共振模型,探索原型启发模型对知识创新服务的影响及优化路径[12];有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服务生态链引入高校图书馆,从信息消费、信息生存、信息存储和信息组织4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链[13]。有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链是一个立体的网状信息生态链,通过信息在各个节点间的不断扩散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加强信息人之间的联系和实现共享[14]。还有研究者以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为例,研究信息生态链中各个环节的新技术整合[15]。

(三)信息生态位研究

当前,有关高校图书信息生态位的研究也比较多。有的采用“印象评价”法,对包含高校在内的3类图书馆进行生态位比较研究,构建了信息生态位模型[16]。有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由维度、宽度、重叠、变动和分离5个要素组成,并将其分成功能、资源和时空生态位3类[17-18]。也有研究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科研信息生态位由信息资源能力、检索能力和及时获取能力构成[19]。还有研究者以11所高校图书馆和某情报中心、某情报研究所为调研对象,采集相关数据,对图书馆信息生态位进行了分析[20]。

由研究成果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几个方面进行的理论研究,并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比如,利用信息生态位的维度来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信息生态位的模型研究也已经有所涉猎,但研究的范围较窄、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不够。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要素研究

(一)信息环境研究

有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信息环境由显性和隐性文化环境构成。图书馆的硬件环境如建筑内外部及装饰所传递的文化气息则为显性文化环境,而人文生态和信息生态共同承载的文化信息则是隐性文化环境。

(二)信息技术研究

有研究者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也有研究者通过网站调研法和访谈法,获取高校图书馆与技术创新服务密切相关的数据,从而对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服务进行研究[21]。

(三)信息服务研究

有研究者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构建[22]。还有研究者探讨了信息生态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23]。

(四)要素关系研究

有研究者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来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三要素”的关联度,即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三要素”的关联顺序为:信息环境>信息人>信息[24]。

综上所述,目前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即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研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对信息环境的研究不多,且主要是理论研究;对信息技术的研究集中在管理方面;对信息服务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和管理两个方面。而且,对“三要素”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理论分析。

四、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研究的评析

(一)从研究层次看

从研究层次看,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主要有5个方面。从图1看出,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大多是进行社科基础研究,说明该领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极少。

图1 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层次分布图

(二)从文献作者看

从文献作者看,产出量最高的作者是刘洵,共有4篇;其次是薛孟晓、薛鹏、侯林丽等作者,分别有2篇。可见,对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进行研究的作者并不多,大多是进行一次性研究,缺乏持续性研究。

(三)从作者单位看

文献作者最多的单位是吉林大学,共发表相关论文6篇,其次是湖南农业大学4篇、山东大学3篇、华南理工大学等6个单位分别2篇,其他单位都只有1篇。这说明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缺乏广泛性和持续性。

(四)从基金项目看

检索到的文献具有基金项目的不多,只有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等4类。由此可见,基金对这方面的研究支持还很少,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有关单位和学者的重视。

五、结语

从研究的总体概况、具体研究内容、要素研究和其他研究等几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生态研究主要是关于概念、结构、生态位、生态链等方面的理论和管理研究,模型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则较少,研究领域较窄,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和广度均不够,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进行可持续的创新性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者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