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优 LI You 李佳佳 LI Jiajia 刘亚龙 LIU Yalong
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回族居民以民族特有的聚落方式一直存在于城市中,其承载的良好的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1]。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回族历史街区内部出现环境质量差、风貌破坏严重、文化底蕴缺失、活力下降等问题,迫切需要提出有效的城市更新策略推动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沁阳市作为河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2]。目前国内外有很多针对历史街区的研究经验,但是盲目套用其他“模式”难免造成“千城一面”,导致城市特色丧失,街区活力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回族历史街区与其他历史街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魅力。因此,在当前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有必要在充分尊重街区回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从街区活力营造的视角,提出保护街区空间肌理、传承民族特色的更新策略。
沁阳市是中国首批“千年古县”,历史悠久,自古便为豫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3]。依据《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 0 0 2-2 0 2 0)》(以下简称《规划》),沁阳市是河南省划定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格局以老城片区为核心,向西拓展(图1),呈“一主、四街、六片”布局结构,《规划》确定了传统文化街区、现代风貌街区、历史延展街区以及滨水景观街区四个特色街区。北寺街历史街区位于沁阳市传统风貌区内,功能定位包括传统商业、旅游服务、传统居住,将成为沁阳市传统商业中心(图2、3)。
1.2.1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特色要素之一,也是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地域最重要的可识别资源[4]。沁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散落在城市中,市域内拥有天宁寺、三圣塔、战国墓、朱载堉纪念馆等多处旅游景点(表1)。城区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等,以老城为核心,呈点状散布在城市中。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等物质文化资源外,沁阳市还有唢呐艺术、高抬火轿、怀梆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资源,共同形成沁阳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这些资源在北寺街历史街区有着不同程度的传承,亟需深入挖掘并加以传承保护。
1.2.2 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
北寺街历史街区位于沁阳市老城区内,承载着城市历史的演进和回族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沁阳市的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北大寺和朱载堉纪念馆位于街区内,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街区内特色的回族老字号形成街区特殊的商业氛围(表2)。
1.3.1 回族历史起源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根据历史学家研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个源头,其一是在盛唐时期,伊斯兰教文化传入国内并广泛传播,经过长时间的民族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的回族;另一个源头则是在宋元战乱时期,从西域进入中国的“回回民族”,战争结束后便留在中国,与本地人民结成亲属,繁衍生息。根据沁阳北大寺碑文记载,沁阳地区的穆斯林以后者的方式流入中国。
1.3.2 回族元素构成
回族有着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无论是在物品使用、行为方式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图4)。
(1)清真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典型的寺庙建筑表现形式,中国的清真寺建筑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5],教堂上方为高耸的穹顶,柱间和门窗之间以拱券连接;另一类是木构建筑形式,是伊斯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融合,属于中国特有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6]。
(2)民居。回族聚落整体上分散在国内各省市,在小的地域内则是集中分布。伊斯兰教有着特有的“礼拜”和“聚礼”的民族习俗要求,因此,回族通常是“围寺而居”,以清真寺为中心建房立市,商业沿街线性分布。回族选址时更看重地势、采光等要素。
图1 沁阳市演进结构图
图2 沁阳市总体规划图
图3 沁阳市功能结构图
表1 历史街区及周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表2 北大寺与朱载堉纪念馆现状
(3)语言文字。《古兰经》是回族人民最重要的典籍,由于回族是受外来宗教影响,所以,回族最初的母语不是汉语而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虽在明末之后语言汉语化,但在相关的宗教活动中仍应用原有语言和经文,在回族的牌匾、装饰品中,常常能看到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字或经文。
(4)传统节日。回族人民对于传统节日非常重视,会有盛大的会礼和庆祝活动。开斋节是回族节日中规模最为盛大的节日,如同汉族的春节。开斋节这几天,人们会在清真寺举办宗教聚礼活动,这就需要在寺庙周围有着宽敞的空间,当聚会人数超过寺庙容纳量,便会在宽敞的广场举办活动。圣纪节这一天,同样会在清真寺举行盛大的宗教集会,听阿訇诵经启示,一同聚餐,互相馈赠。
(5)服饰。回族服饰有着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头部装饰的佩戴。男士头戴标志性的“回回帽”,搭配麦赛海袜、准白、坎肩等;女士常佩戴盖头,耳朵要扎耳孔佩戴耳环,身上着纯色的大襟。
(6)用品风格。回族人对民族文化十分重视,他们的日常用品上常常会有其民族特有的文字、花纹等,如其牌匾、壁画、门牌等日常常见的地方都会篆刻经文。
(7)建筑装饰。回族喜欢在建筑的门窗、墙壁、檐头等地方篆刻牡丹、葡萄等花纹,或是雕镂一些几何图案,古朴素雅。
(8)回族色彩。回族崇尚自然之美,其以绿色、白色、黑色为“三原色”,并与具有东方特色的红色、蓝色、黄色等相互融合[7],形成明丽纯粹的回族色彩观,在回族的不同场景有着不同的运用。
北寺街位于沁阳市老城区内,是河南省著名的历史街区。它北起天鹅湖、南抵薛街、东临北门街渠,本次研究范围总面积为2.4 3 h m2。居民以回族居民为主。街区易于到达并连接城市主要道路。街区是穆斯林的聚集区,有着典型的伊斯兰教风貌,街区内回族居民围寺而居,也有少数汉族或其他民族居住,街巷商业以穆斯林清真饮食、手工艺、回族购物商场为主。此外也包含非回族传统文化遗迹,适应性地融合了回族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图4 回族元素构成
2.2.1 建筑年代分析
根据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到,街区内建筑年代参差不齐,多数建于2 0 0 0年前,除建于元朝的清真北大寺、清末民国初期的大盐店等文保建筑外,以2 0世纪7 0年代到2 0 0 0年建筑为主(图5)。
2.2.2 建筑风貌分析
根据街区内建筑整体风貌,将建筑分为三类:①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保建筑和保留典型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②风貌保持完好的传统民居和传统建筑,体量、色彩和外观等与街区风貌相协调的建筑;③与街区整体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图6)。
2.2.3 建筑质量分析
街区内建筑按建筑质量分为四类:①建筑质量完好,结构保存完整的建筑;②质量保存较好,内部结构较为完整的建筑;③建筑质量尚可,原有形制基本保留但结构或墙体有损坏的建筑;④建筑质量差,破损严重的建筑(图7)。
2.3.1 街区优势分析
综合来看,北大寺历史街区是沁阳市风貌特色最为突出的片区,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两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及多处历史建筑,每年吸引大量周边市县以及其他地区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这里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最为完整的街区,仍保留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商业氛围浓厚,所处位置毗邻城市商业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3.2 街区问题总结
2.3.2.1 空间肌理混乱,风貌破坏
图6 建筑风貌分析图
图5 建筑年代分析图
图7 建筑质量分析图
对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较差,既使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也并未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及风貌协调范围,与清真北大寺紧紧相邻的建筑质量很差,有些甚至已经倒塌长期无人居住。街区内新建房屋并未考虑街区风貌协调需求,仅依据户主个人喜好进行建设,居民保护意识较弱。保留有街区传统风貌的建筑有部分质量较差,亟待修缮。街区空间肌理破坏严重,回族传统建筑形式“回坊”的特色正逐步丧失(图8)。
2.3.2.2 街区功能单一,活力缺乏
街区内功能较为单一,目前以回族传统居住功能和沿街商业功能为主,业态形式有限,主要为服务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零售、厨具、建材等为主,业态缺乏吸引力,难以服务外来游客需求,且呈现“一层皮”模式分布,街区内部活力较差。街区现状活力点仅有北大寺和朱载堉纪念馆及其他几个点状分布的历史建筑,街区内没有提供相配套的旅游文化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十分稀缺,难以容纳更多的人流量。街区内民居以墙为分隔,形成封闭的院落空间,邻里日常交往也逐渐变少,更难以为外来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2.3.2.3 空间联系较弱,交通不畅
街区内主要的三处文保单位——北大寺、大盐店和朱载堉纪念馆在空间上联系较弱,呈点状分布在街区内,没有指示牌标明各历史资源位置,在视线上遮挡严重。街区内道路除人车混行的北寺街外,道路曲折拥挤,断头路较多,每当回族重大节日时,街道上人满为患,拥堵严重,难以有效疏导。
2.3.2.4 游览路线单一,吸引力差
街区内可供游客游览的景点以北寺街为主,但游览路线单一且缺乏吸引点。街区没有进行统一的策划,特色没有被充分挖掘,街区内原有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并且街区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差,难以形成长远的发展。
图8 街区现状空间环境
2.3.3 街区发展契机
经过与街区内居民和商户的访谈了解到,超过半数的居民希望街区能够进行统一的更新保护,提升街区的吸引力并对街区整体环境进行提升。随着沁阳市整体影响力的提升,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沁阳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北大寺和朱载堉纪念馆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高,北寺街历史街区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需要进一步思考,以提高邻里活力和吸引力,并有效地更新街区。
经过对历史街区的充分调查研究,将街区的历史建筑划分三级,分层次保护建筑与整体风貌。一级保护为对国家级文保单位北大寺、朱载堉纪念馆的保护:要求保持建筑原貌、原有风格,并进行保护性修缮,协调周围建筑风貌,恢复历史环境。二级保护坚持“只修不建,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就地保护,并协调周边环境。三级保护为保护街区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建筑:保持建筑原有风貌,重点保护院落格局,对建筑立面进行修缮,对于难以修复原貌的建筑可在风貌整体协调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设计改造。并根据风貌建筑分布现状,划定街区三级保护范围: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环境协调区范围,分片区对街区整体风貌进行协调(图9)。
图9 保护范围划定规划图
历史街区承载了城市千百年来的文化与记忆,也是城市文明的缩影。在城市当前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历史街区的风貌逐渐遭到破坏,功能业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空间结构难以顺应当前城市发展需要,亟需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分层次梳理街区肌理与功能,为街区注入活力。
3.2.1 “活力点”带动
目前街区内功能单一,能够带动街区活力的聚集点较少。应当充分挖掘并利用街区内资源,保护已有文保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寺庙建筑、公共空间、传统商业市场等,并充分与街区周边资源环境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丰富业态种类,将回族传统业态和民俗活动引入街区内,向前来旅游的游客更多地展示回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增加游客体验感,提升街区知名度。打造公共开放空间,为人群提供停留、休憩、游览的场所,梳理街巷、广场、绿地的关系,能够“吸引游客”并能“留住游客”(图1 0)。
3.2.2 线性联系
依托街区内已有的路网格局,结合上位规划的规划道路,为街区点要素的成功引入提供基础条件。在街区内部建立步行联系,吸引人流。通过主要步行线串联各活力点,提升沿街开放程度,与车行线交接处考虑人行安全并保证步行游线的完整畅通。以北大寺、大盐店、朱载堉纪念馆等现有资源为依托,新注入的活力点为控制点,相互联系形成视线联系(图1 1)。
3.2.3 肌理梳理,整体提升
梳理街区肌理,整治街区界面。当新建筑与旧建筑并置时,可通过附加连接体过渡,形成连续空间。或外加其它构筑物,围合出新的空间形态;或是把原有建筑纳入新建筑的范围,两者不需要过渡,功能上统一,成为一体,新建筑占主导地位,旧建筑配合其共同构成整体。使其原有建筑得以新的利用和保存。对于原有建筑周围的环境整治,通过新增绿地,开辟新的使用功能形式,同时,对建筑本身进行维护和改善,创造适宜的空间环境。对旧建筑肌理过于密集,不符合消防、日照、通风间距的旧建筑,通过拆、减的方式整理,并留出一定的公共空间,为居民的户外活动与交流提供更多空间(图1 2)。
肌理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回族居民生活习惯及其聚落形式,尽可能保留并恢复回族传统聚落肌理。通过街区肌理的梳理,达到由局部到整体的改造,延续街区自然形态,加强界面的连续性,疏密有致,新旧肌理协调统一。
历史街区面向的人群有很多,包括原住民、商人、短时游客、留宿游客、外来创业人群等,每类人群都有不同的需求,街区在更新保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可能的目标人群需求,协调各类功能区域。原住民需要满足其日常生活功能,提升邻里交往,提升环境品质;塑造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巷空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吸引商业活动的招牌;能让短时游客体验和感受到街区浓厚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韵味;为留宿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憩空间,有机会充分感受街区民俗生活气息;对于外来的创业人群,能够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并能够为街区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构建多元化空间体验,留住原住民,吸引游客及创业青年,重新唤回街区繁荣热闹的街市风貌(表3)。
图1 0 活力点构建图
图1 1 线性关系构建图
图1 2 肌理整治方式
回族街区有着区别于其他类型街区的特有风格,但在城市发展以及与汉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风貌在不断丧失,更激发街区活力必须保留街区原有特色,在改造过程中灵活应用回族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沿用回族传统的色彩构成,如回族在房屋外立面擅用的经文牌匾、雕花装饰、绿白为主色的色彩搭配等。除了建筑肌理与空间环境的保护之外,也应注重非物质层面的文化保护,保护回族富于个性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延续回族文脉、保护民族特色,形成城市宝贵的文化特色,从而激发街区的可持续活力(图1 3)。
回族历史街区是我国历史街区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回族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最紧密的区域,这里承载着回族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重新唤回街区的活力,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品质提升,更需要在非物质层面保护街区文化内涵、精神内核,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将空间载体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丰富业态、延续文脉,在更新保护的基础上凝聚人气,激发街区活力。
表3 多元化空间体验
图1 3 北寺街立面整治意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