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瑜
摘 要:沿海地区经济犯罪具有犯罪空间上的复杂性、犯罪行为方式上的多样性、犯罪主体上的特殊性,给侦查和防控犯罪都增加了难度。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犯罪创造了犯罪舒适区是诱发经济犯罪的自然原因,沿海经济模式转型和文化观念更新带来的文化冲突滋生犯罪根源是社会原因。对此采取情景防控手段缩减沿海地区经济犯罪舒适区,缓和经济模式转型和文化观念更新中产生的冲突矛盾,扼杀经济犯罪的根源,达到减少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犯罪诱因 ;防控策略
历来沿海地区就是我国经济开放、国家经济政策的试点地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经济改革开放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中国沿海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其经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经济战略位置的逐步形成,其中存在的经济犯罪也越发猖獗。经济犯罪一般是指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牟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法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主要涉及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章的犯罪。就我国沿海地区而言走私、金融诈骗、危害征收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较为多发。这些经济犯罪的频繁发生一方面侵害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破坏了自贸区、自由港及周边的经济秩序;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扇大门,其经济秩序的维护对于我国对外国际贸易以及“一带一路”等国际经济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都极具必要性。因此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犯罪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既是对国家法益的维护,对合法贸易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持,对我国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保障。
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防控要从其犯罪的特征着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否则这种防控研究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空间具有复杂性
我国沿海地区犯罪空间的复杂性主要体现为犯罪环境错综复杂,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方面,沿海地区濒临大海、背靠大陆、内有河流相连,岛屿多、海岸线长,给沿海地区的经济犯罪提供了广阔而又隐蔽的犯罪空间。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经济繁荣,各种行业在此交融汇聚,各种资本商品充斥其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元,社会人际关系庞杂,纷乱繁杂的社会环境对沿海地区经济犯罪而言不仅是一种刺激、诱惑也会成为一种庇佑。
(二)犯罪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
由于犯罪行为方式的复杂多样,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犯罪往往跨行业、跨部门。其经济行为的多样性导致了经济犯罪类型的复杂多样,而各种类型的经济犯罪又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呈现出跨行业跨部门的态势。而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犯罪分工精细化、集团化的趋势又丰富了其犯罪行为方式,甚至出现了与境外集团相互勾结的情形。繁杂的犯罪行为方式不仅使沿海地区经济犯罪具有隐蔽性,令侦查工作困难重重,在一定意义上也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法益侵害。
(三)犯罪主体具有特殊性
1.法人经犯罪以生产型企业为主
近年来,生产型企业在沿海地区的法人经济犯罪中占有较高比重,尤其是在走私案件中尤为突出。据海关总署统计,现如今法人走私犯罪案件中生产型企业的比重高达80%,特别是国家监控相对较弱的有境外特殊经济关系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民营企业常见于走私大案中且偷逃税现象严重。不同于依靠资本运行来盈利的金融投资型、商贸型企业,生产型企业主要是依靠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生存下来。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生产型企业在沿海经济市场中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他们中的部分不惜采取非法手段来谋取高额利润。
2.个体经济犯罪以渔民为多
沿海渔民不仅通过诈骗、非法经营等行为危害沿海经济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罪等行政犯中造成不可计量的法益侵害。本地渔民文化层次低、家庭贫困,容易走上从事经济犯罪活动的道路。据报道,近年来河南警方已破获多起大型制售假冒计生用品案,价值从100多万元到4700多万元不等,仪器设备技术均来自浙江等地,同一个犯罪团伙普遍出自同一渔村,大多为熟人和亲戚。而在走私案件中,其犯罪活动主要是为海外的走私分子提供运输方便,从中收取佣金。
二、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诱发原因
(一)诱发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自然原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经济犯罪的舒适区。每个人会根据从事不同的活动去选择不同的活动空间,因为在该空间内从事该活动最舒适,个人在心理上也最惬意。由于沿海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经济犯罪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故被选定成为其舒适区。
我国沿海地区河流入海口众多,水位较高;水流量大、河网密布、海运河运发达;大小港口码头如零散繁星皆临近渔村,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犯罪空间、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相应的撤退藏匿地。而且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对外交往的地理位置,在经济犯罪中反成为勾结境外势力协同作案的便利条件。广阔的海域扩展了沿海地区经济犯罪行为的活动范围,增加了巡逻的广度、侦察的难度,走私的犯罪分子反而熟悉海况并充分利用了犯罪舒适区的每一地理特征,以致犯罪活动顺利进行。
(二)诱发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社会原因
1.沿海经济模式转型带来的冲突
沿海地区经济模式转型引起了沿海社会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就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根源。
从清末被动开放通商口岸到现代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的经济模式转型都走在了前面。由于沿海地区的经济模式转型最先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在所有制、分配制、利益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率先进行转轨变革,在转轨的过程中新旧模式的摩擦产生了过渡性的失调,这种摩擦与失调即为一种文化冲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往往会通过犯罪的直接原因、犯罪条件、犯罪人在较深的层次上对犯罪产生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广义上的文化,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活动方式上以及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的人类智慧和时间创造能力的总和”。[1]那么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在不同性质、不同模式的文化相互接触、相互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对抗。[2]根据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当人们按照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行动时,就会因从属文化冲突而构成犯罪,从属文化冲突是社会分化的自然结果。[3]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之间都有各自的行为规范,各自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也可能会对其他群体的价值观产生忽视或误解,所以不同的社会群体都会按照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去安排他们的行为,因此冲突情形会随着这种同质文化向异质文化的转变而增加,而处在经济模式转轨过程中的沿海地区冲突情形特别显著。在沿海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一部分公司企业及个人迎着大好的经济形式发展富裕起来,但更多人没有适应这种经济转型依然沉浸在从前的经济模式中,更有甚者与当今的经济发展模式格格不入,表现出不理解、排斥的心理。当通过合法手段无法填补内心的落差和实现欲望的情况下,部分人伸出了罪恶之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沿海地区巨额的资金运转、大量的货品流动、庞大的商品需求量为经济犯罪创造了可能性,更加刺激了潜在犯罪人经济犯罪的欲望。
并且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管理上的疏漏。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难免会出现制度建设、秩序维护、监督管理上的纰漏。由于监管上的缺乏与疏漏,鱼龙混杂的沿海地区也理所当然成为了经济犯罪的重点冲击地带。而经济犯罪间常常相互联系,对某一方面的监管缺失又会牵连出其他更多类型的经济犯罪。所以近年来沿海地区所破获的经济犯罪才会极具复杂性,呈现出跨行业、跨部门,多窝案、串案、一案多罪的现象。
2.沿海地域文化的更新和多元化带来的冲突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的密切交流,文化观念也日渐多元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集体主义、重义轻利,而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变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社会价值风向渐渐转向功利主义。一方面,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注重强调个人,追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与传统观念强调的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相悖的是,功利主义往往启发引导人们将实现功名利禄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由于这种转变的出现,每个人心中原有的价值观念或多或少都会遭受一定的冲击,这种文化冲击会渗入少数的内心形成一种内心冲突(心理冲突),社会中的每个人从具有相互冲突的规范的不同社会群体中获取自己行为规范。由于每个人所获取的行为规范本身就来自于具有相互冲突规范的社会群体,因此当个人按照其中一种行为规范去进行自己的行为时,就不可避免地违反了另外一种行为规范,而往往这种规范恰好是由刑法加以体现的规范,于是就会产生犯罪。
在我国沿海地区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奢华,而却忽视了取得财富的手段以及个人的努力奋斗。特别体现在一部分渔民身上,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很难发家致富,又不甘于继续之前的平淡生活,于是在一定的契机下会将获取财富的方式投向经济犯罪。萨瑟兰在他的不同交往理论中提出,一个人之所以变成违法者,是因为赞许破坏法典的解释超过了不赞许破坏法典的解释。当多数人都将着眼点放在外在的金钱财富上时,就会把个人金钱财富的多寡作为评价个人价值实现与否的唯一指标,部分人不情愿通过个人勤奋努力的方式获得财富,但为了追求这样一种扭曲的个人价值目标不惜采用任何方便快捷的方式,甚至是违法犯罪。
三、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防控策略
我國以往的犯罪防控通常是针对犯过罪的人员进行刑事处罚、教育改造,这种打击性的防控具有滞后性,对已经造成侵害的法益很难进行修复,所以预防性的经济犯罪防控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
(一)消除沿海地区经济犯罪舒适区
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存在各种经济犯罪的便利因素,在这个经济犯罪舒适区中犯罪分子实现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期望,所以沿海地区经济犯罪才会如此猖獗。如果我们打破这种经济犯罪舒适感,增加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成本,给实行经济犯罪活动的犯罪人施加一定的压力,就会逐渐消除经济犯罪舒适区进而减少沿海地区的经济犯罪。
马科斯·菲尔松认为:犯罪的发生与犯罪人所感知的犯罪机会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强调犯罪机会在犯罪行为生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由此推断,通过某种策略阻隔经济犯罪的机会就是缩小消除经济犯罪舒适区的一种方法。克拉克的情景预防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撑,即为了预防犯罪的侵袭,通过设计改造具体的情景,使由此造成的犯罪机会和条件大大减少,增加犯罪的实施难度,从而影响人们的理性选择,阻止犯罪行为的各种策略和措施。
空间防控作为情景防控理论的应用,是一种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犯罪空间构建具体犯罪热点模型以遏制犯罪行为的防控手段。沿海地区的经济犯罪防控依赖于空间防控的实施运用,通过依靠地理信息系统的GIS、CPTED、SCP等技术可以对相关系列的经济犯罪进行犯罪热点制图,加强布控巡逻,通过此类方法增大经济犯罪的难度,对犯罪机会实现空间阻隔,不断压缩沿海地区经济犯罪舒适区。
(二)调整经济模式转型中不相适应的部分
在我国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稳步增长,但也存在着诸多与现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相适应的要素,比如滞后的监管体系,行业内部混乱的经济秩序,这些不相适应的部分才是激发文化冲突的要因,所以沿海地区经济犯罪防控要着眼于消减这些不相适应的部分。
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可以加强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控制能力,进而引导沿海地区良而有序经济环境的形成,把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从而逐渐缓解这种冲突,消除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根源。为使建立起的经济秩序不被破坏,就需要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监督机制,包括广泛的监督主体,多层次的展开监督工作。布控疏而不漏的监督网络加上宏观上经济秩序对沿海地区经济的间接控制,在重重围堵之中,沿海地区与经济模式不相符合的因素才会逐渐消减,强烈的冲突才会缓解,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根源才会失去滋生的空间。
(三)引导人格特征的重塑
引导具有反社会倾向的这一犯罪人群人格重塑,消除其犯罪倾向带动沿海文化环境改善是控制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根本措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犯罪人数并不简单地与犯罪案件的数量成正比,真正决定犯罪数量和性质的不在于犯罪人数的多少,而在于犯罪人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况。[4]所以这些占大多数的属于人格正常的犯罪人他们并不决定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数量和性质,反而犯罪数量集中在那些具有人格问题的犯罪人身上。①占有较少比重的具有犯罪人格倾向的这一部分犯罪人群恰好是决定沿海地区经济犯罪数量的关键。①因此沿海地区经济犯罪防控还要鉴别那出些具有犯罪人格倾向的犯罪人群体,通过引导、教育其形成正常的文化观念,减少文化观念更新和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帮助其改变犯罪倾向的反社会人格。
我国沿海地区具有经济犯罪人格倾向的犯罪人群体通常是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境遇差距较大的这部分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对国家政策产生仇视心理,又常常会采取经济犯罪的方式去弥补这种落差。对于这一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群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法制宣传。对这类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人群的人格重塑,也可以带动沿海地区文化环境的改善,进而净化其他类犯罪人群活动的文化环境,减少对其的心理刺激,从犯罪人的心理根源出发实现减少沿海地区经济犯罪的防控效果。
[注释]
①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调查表明,在犯罪人群中占10%比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导致的犯罪人,实施了所有犯罪中50%以上的案件.
[参考文献]
[1]杨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6.
[2]张旭.犯罪学要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5.
[3]吴宗宪.西方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58.
[4]李玫瑾.犯罪防控的对象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9.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