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改革。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面向学生,也包括语文教师,小组合作意识可以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从而更快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与运用。
【关键词】部编语文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1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05-01
引言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学生面临的人生路上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不仅是学生自己、家长和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小学阶段的学习成长。初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充满着新奇和向往,但由于小学阶段舞蹈学习压力较幼儿园大,因此学生常会出现走神、跟不上的现象,从而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多,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如何改变,小组合作无疑成为当下教师处理这一现象的明智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教育发展领域一种适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积极挖掘学生探究问题的综合能力,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学模式中一种值得持续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高效性的同时,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的“合作”,摆正合作的位置,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一、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引导分配作用,好的小组合作要做到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参与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潜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之间完成知识上的不足,取长补短。因此教师要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按照学习的差异情况,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开安排,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实现学生学习上的帮带机制,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此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的时候,要尽量分配好组内成员的职责,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如成年人,需要教师在一旁关注指导,及时给出可靠的建议,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定期交换分工,以打造全方位的发展。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走月亮》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加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教师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六人一组进行讨论,题目中的动词为什么用“走”,而不是“看”或者是“观”?有什么寓意?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然后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如果“你”和爸爸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并说说“你”在走月亮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随后让学生自行展开讨论,几分钟后,让各小组进行发言,小组之间可以就发言的机会在继续深入的讨论,把文章的内容理解的更透彻。
二、积极创设,慎重选取讨论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习,教师的用心良苦很重要。教师不仅要依据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还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需求出发,创设教学设计。教学中设计到的问题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慎重选取要进行小组组讨论的问题,问题的设计不能太简单直白,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思考上的惰性,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创造和爱动脑思考的习惯的养成。此外,问题如果太简单也不容易引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也不能太难,物极必反,超纲的问题设计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灵活的选取需要讨论的问题,既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打开思考的大门,引起学生自发进行探索的动力,又要有利于小组集体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选取的问题首先要具有探究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热点性,其次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在某些方面的共鸣,从而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提高自身思维的发展。
三、明确要求,及时进行调控和反馈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同学与同学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了解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不能别人独说我独听,每位同学都应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形式参与到其中,发表的意见要与讨论的话题有关,不必要的发言不仅不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也不利于团结小组的凝聚力。积极聆听并及时反馈是一名合格的小组成员该做的事情,也是小组交流的催化剂。此外教师在小组谈论的过程中要做好随时调控的准备,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的给予鼓励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结语
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实际运用起到了相当有效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的功劳,小组合作学习既消除了学生课上的疲劳,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商春艳.部编教材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07):2.
[2]曾智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A].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4078期),2019(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