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俊义
在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进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成为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的最核心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必须让学生的能力融入积极的文化价值和利他的道德情怀。高中语文诗歌的核心素养,真“核”在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基础上的明理、正心、善美所形成的心灵品格。明理,入于事,则事事无障碍;正心,人才能为自己负责,为大众负责,为社会负责;善美,则即便是面对漆黑夜路,心中也会有洒满阳光的小径。
一、明理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我们知道,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文字阅读能力,思维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他们基本能借助工具书完成对诗歌的阅读和解读。诗歌课堂教学如果只是强调基础知识能力,不见得是脚踏實地,有可能是一种束缚。诗歌教学,还需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蕴含的自然之理、生活之理、人伦之理。
1.自然之理
诗歌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也许是最能体现大自然之美及各种自然理念的。若能让诗歌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了解自然的窗口,把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致引发出来,那么学生就能明白自然之理。
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是大自然物物和谐相处之理。诗中,作者选择了大自然中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它们各自活动的背景加以描绘,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学生在思考时,如果脑海里有这样的画面,那么对于诗人深深眷恋淳朴田园生活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又如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写的是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上有云天白雪,下有绿叶青枝,中间夹着热气腾腾的“热海”,是怎样的奇异风光。这时,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明白作者吟诗的环境和缘由。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有它们的生存之道以及相互依存之理。学生明白其中道理,既是兴致所在,也是能力所需。
2.生活之理
诗歌的高雅在于其中内在的韵味。诗歌更多的是在感悟生活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它的生活化特征是非常明显的。譬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在白居易笔下成了暖心的生活片段。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人心地建构意境,引导学生去感怀生活中的平凡之事,悟出生活中的道理、情理。诗歌内容融人生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就会有着力点,不会感觉诗歌空洞无物,而能领悟到诗歌中实实在在的生活。
3.人伦之理
《毛诗大序》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与其说《毛诗大序》所强调的是诗歌对于规范纲纪人伦、改变不良风气的作用,不如说诗歌其实写尽了天下之纲纪人伦。诗歌总是诉说爱情至理、深情厚谊、家国情怀,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民族之间的常情。如果学生不懂得人之常情常理,又如何去理解诗歌深层的东西呢?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全诗仅二十字,没有华丽词藻,没有深远寄托,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欢快的情感和温暖如春的友情,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叹的是人在远离故土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亲情人理。“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抒写的是戍守边塞、报效国家的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气吞山河的精神情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诉说的是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爱恨都在眉目之间,灵魂深处。
二、正心
《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谓正心,对高中学生来说,最核心的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深度理解,以及道德情操自我内化的能力。高中诗歌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意识,是帮助学生自我规正和提升的有效路径。
1.生命意识
心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问学生“活着重不重要”,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说重要。如果再问一个“为什么”,相信能有真切体会的就不多了。教学《离骚》《孔雀东南飞》这类诗歌,我们很难给屈原的投江和刘兰芝的“举身赴清池”、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这时候,生命价值的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杜甫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他们很容易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讲解这首诗,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是有些可惜的。其实,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便能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问学生:作者思念妻子儿女,为什么却写妻子儿女思念自己?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的问题:身处困境的杜甫,未能给妻子儿女带来物质的价值,但作为丈夫的担当和父亲的责任,在任何时候对于妻儿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学生在思考生命价值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意识到一个人对家人来说并不只是“活”那么简单,他的生命既是自己的,同时也是与家人密不可分的。学生认识到这层情感因素,就可以初步形成生命价值的意识。
当学生能深度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时,再去思考屈原的投江和刘兰芝、焦仲卿的殉情,他们会更明白生命价值取向的意义所在。
2.道德意识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对学生的道德渗透是非常有实效的,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关键。
教师历来比较重视高中语文诗歌中道德倾向的理解与分析,但更多的时候是把诗歌中作者的道德取向单纯地当作一个标签,如把屈原标为爱国,把陶渊明标为高洁,把苏轼标为旷达等。其实,一个个的道德标签很难让学生真正把诗人美好的道德情操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诗歌课堂教学要想让道德情愫根植于学生灵魂深处,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渠道。
比如教学刘辰翁的《柳梢青》,不能只根据“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这些词句,就说刘辰翁是一位爱国词人,而要通过词人对众多的时令相代、景物变迁的描绘刻画,去体验他的亡国哀思。这才是学生心灵的软化剂。
三、善美
高中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与其说是为了传承古代优秀文化,不如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理解、体验善与美,学会求真、从善、爱美,使他们能洞察人生深层的目的与意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篇目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其审美鉴赏素养的重要素材。让学生从诗歌中学会发现美、创新美,这也是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素养的核心。
在实际生活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学生对美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参差不齐。因此,诗歌课堂教学更应该让学生实现对美的体验的升华,使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
诗歌之中,字字有景,句句有情,处处有美。诗歌之美,不仅在于文字、音节、句式,更在于语言背后对自然、生活、人生、社会、国家等美的景象的情感追求。因此,诗歌教学首先要激活学生对追求深层美感的认知。读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可以明白这是李白对充满奇幻诡异色彩的蜀道景观的描绘,是大自然神奇之美;欣赏“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可以读出苍劲悲凉之美;读《沁园春·长沙》,可以体会到荡气回肠的意境之美。
学生通过发现诗歌抒写的自然、生活、人生、社会、国家等各个层面的美,会渐渐地形成自觉的审美鉴赏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形成审美意识之后,诗歌教学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让学生获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成那一个面对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的美人,当她看着眼前火树银花、载歌载舞的景象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如若学生能在想象中置身于诗歌的场景氛围之中,那么其对作者要表现的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心境就会感同身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让人神思驰骋的图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身处地徜徉于诗人黑白相辅、虚实相生的春江花月夜,感受月光下的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扁舟、高楼、镜台等的色调与情调,体会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的情思。如此,学生不但能较为深刻地感受诗意之美,更能借助想象力,形成对美的创新能力。
诗歌在于表达理,抒发情,再现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是提升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极佳素材,它能使学生明理、正心、善美。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诗歌的真核,努力挖掘教材中诗歌的精神养分,让诗歌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