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华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段话也可节略概括为“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如何理解《中庸》记载的这段话呢?可能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道不远人的第一层含义在于:人们只要正心诚意,勤学思进,就能够修得儒家正道。由于这段话出自儒家经典《中庸》,因而就其上下文和儒家理论体系而言,这里的“道”主要是指“中庸”之道。所谓“中”者,天下之正道,所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是孔门心法之要诀。中庸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道不远人”意即此“中庸之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正心、诚意、修身而成此道,旨在鼓励人努力向“正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
《中庸》还进一步提供了正心诚意修身得道的基本方法: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诗经·伐柯》)”这句话指出了儒家之道需向自身求的道理,所以,人们只要“以人治人”,就能接近甚至修习得到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传承的 “王阳明心学”就是这种理向自身求,“以人治人”的典型例子。《中庸》还从方法论角度指出“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意思是说,人只要能做到忠恕,就离得道不远了,所谓忠恕,简言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商业企业经营的正道在于获得与投入和风险程度相匹配的收益。营利是企业诞生和存续的根本使命和正道。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追求利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否则就背离了企业的基本属性,中庸之道中的“庸”(不易)之所谓也;二是不要幻想获得超额收益和回报,任何利润的获取都应与投入、管理和风险状况相匹配,中庸之道中的“中”(不偏)之所谓也。任何组织体系如果不能持续在这两个方面加强修炼,失败乃至毁灭的命运也就不远了。例如,逆经济周期的高杠杆高负债扩张经营就是企业经营的邪路;无差别无条件与经营层签署短期经营对赌协议可能导致掏空企业发展的根基;中大型企业缺乏成熟配套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迷信“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投机型经营思路,将会悄悄把企业推入崩溃的深渊。
道不远人的第二层含义在于:能使儒家天地人伦之道得以弘扬的是人,切不可醉心于道之本身,而忽略了人之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意义。北宋著名大儒吕大临在《礼记解·中庸》解释说:“此章言治己治人之常道也。茍非其人,道不虚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道虽本于天,行之者在人而已。妙道精义,常存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不离乎交际、酬酢、应对之末,皆人心之所同然,未有不出于天者也。若绝乎人伦,外乎世务,穷其所不可知,议其所不可及,则又天人之分、内外之别,非所谓大而无外,一以贯之,安在其为道也与?柄,斧之柄也,而求柯于木,其尺度之则,固不远矣。然柯犹在外,睨而视之,始得其则。若夫治己治人之道,于己取之,不必睨视之劳,而自得于此矣。故君子推是心也,其治众人也,以众人之道而已,以众人之所及知责其所知,以众人之所能责其所行,改而后止,不厚望也。”
这段解释中的若干重要观点非常重要,专门摘要出来:一是“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道虽本于天,行之者在人而已”,意思是说道之推行,需要依靠人;二是“若夫治己治人之道,于己取之,不必睨视之劳,而自得于此矣”,意思是说推己及人,大致就可以明白治己治人之道;三是“君子推是心也,其治众人也,以众人之道而已,以众人之所及知责其所知,以众人之所能责其所行,改而后止,不厚望也”,意思是说治理之道就在众人身边,就在众人所及、所责之处。
商业企业经营的基点就是人,与此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专业技术知识的出发点也是人。社会大众的各种需求、特征和倾向就是企业经营的支撑。企业的营利之道都脱离不开人这一基本要素。从外部市场来看,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的基本生理、心理和物质需求决定了“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决定了市场供给的渠道和分布。从企业内部市场来看,人在作为企业构造要素时的价值及其估值高低和实现方式,已经成为挑战当前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甚至影响未来公司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违背基本人性和人类基本需求的行为不仅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甚至导致失败的例子越来越多,例如,企业产品损害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宣传伤害消费者的普遍道德情感和民族感情、企业经营损害特定社会和群体的公共福祉而为社群所抵制反对甚至打击、企业内部制度和机制缺乏对员工的基本人格尊重、缺乏对员工价值贡献的回报和补偿机制导致人员结构性流失和人力资源水平的结构性弱化等,均将对企业经营带来伤害,甚至导致企业失败。人能弘道,亦能毁灭邪道,企业经营的本质就在于不断调适人与人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道不远人可谓企业经营的精髓了。
道不远人的第三层含义在于:道率人之性,因人之理,所以它并不脱离人们平实的生活,而是日用间人人皆能知能行并易知易行的道理,如果专务高远难行之事,那就不是正道了。南宋大儒朱熹注解《中庸》此段时说:“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於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能否在人之触手可及处悟道,或许成了圣人与常人的主要差别。
世间自有道,道在生活中,道在日用间,关于此理解,儒家和道家思想高度一致。庄子甚至认为“道在瓦甓,道在屎溺”。离生活而觅道,无道可寻;于生活而悟道,天机盎然;寻求超越常人的更高标准或要求,就会偏离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在日常之中,但常常“人自不察”,甚至舍近求远,舍易求难,骑牛找牛,其结果往往是远者不达,难者不成。所以孔子说:“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即平常的言行多有不足,所以平时不得不勤勉努力,如履深渊,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惧乎其所不睹,以求临事从容,临危不乱。施行中庸之道,应该是很切近的,犹如拿着斧柄来砍伐斧柄,它的模式就在我们的手里,不必远求。
商业企业经营成败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自身,这与所谓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哲学观是一致的。企业经营成功之道,根本上不能脱离“道不远人,理不外事”的基本规律。经营不善或出现困难的企业家往往容易埋怨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整体营商环境不好”“当前这批消费者不行”“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太狡猾,太不讲义气”“公司缺乏有用的人才、缺乏领军人物、缺乏专业骨干”等。但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其实通行中外。仔细分析企业经营失败的表面现象背后,起根本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企业或企业家自身某个或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魔鬼往往隐藏在日常细节之中”,“人不自察”或不愿意自我反思往往是阻碍改正错误、重新上路的“绊脚石”。例如:本来企业有高精尖人才但没有有效利用起来,却抱怨员工素质和能力不够;平常对商业合作伙伴刻薄寡恩,又怎么能够期待他们在关键时刻给予强力支持呢;责怪消费者不好和市场不成熟的企业从根子上就不明白何为“道不远人”,就没有必要开展企业经营了;埋怨宏观经济形势和整体营商环境不好,多数是自身经营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出现了重大偏差或本身就能力不足。
道不远人思想中的重视常规、重视日常、重视自我、重视普罗大众的思想,固然有其独有的社会意义和智识启示,比附于商业企业经营领域同样如此。然而,一味向自身修炼、向身边人事、向普罗大众、向常规标准寻求正道的话,又该如何评价关键时刻关键人物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呢?于企业组织体而言,如何看待企业家在特定情况下所发挥的关键性领导价值,如何看待技术人员在关键节点和领域所实现的革命性技术突破的意义呢?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了道不远人原则才能够指出“正道”,还是获得“正道”本身也可以超越道不远人的基本规律呢?我好像更愿意相信是前者:任何突出性贡献和成就的获得,可能都是长期坚持道不远人原则的结果,是该原则应用并产生实践结果的集中体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