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墨画家田黎明先生的艺术面貌

2019-10-08 03:49朱艳
大观 2019年7期

朱艳

摘 要:田黎明是一位崇尚生命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主义画家。他认为:“绘画是人性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他的作品画面丰富,色彩典雅,给人以清新、淡雅和恬静的美感,具有现代田园诗歌的意境。文章试从时代背景切入,探究田黎明在引西润中的过程中,如何开创自身的艺术面貌。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没骨法;田黎明

一、田黎明艺术创作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是特殊的一个年代在这个时期,绘画方面出现了以革命精神为中心思想的红、光、亮系列,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像男人一般健壮,精神抖擞,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在继承传统与不断探索创新的基础上,田黎明成功地把绘画艺术创造出了专属自己的味道,让我们进行研究与学习。

二、西方现代艺术的熏陶

姜寿田在《中国书画》中曾提到:“田黎明他以后印象派融合传统文人画与写实主义的价值趋附既显示出他国画创作的现代性诉求,也体现出其传统与现代的两难。”田黎明受西方后印象派的熏陶。后印象派的画家在进行绘画语言表达时是以感性意识为基础的,根据画面整体需要,和画家所看到的以及心中触景而生的情感相结合,创作出符合画家艺术情感的作品。塞尚、高更的绘画创作出于一种纯粹的原创精神,是为了表达出画家的主观情感。凡高对色彩的热爱是他对大自然感知的一种升华,并希望把这种热情传达给人类。他们的创作基于自然之上,所呈现出来的绘画作品比自然外表更加深刻。田黎明的绘画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水墨画的继承,进而延伸创造出一种“围墨法”(详述如下),人物是画面的主题,和煦的阳光和纯净的空气与画面的人物融为一体,把他那种人心灵的纯净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底蕴

中国画中的“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意识”部分,是画家对自然界中事物的感知,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以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意”是赋着于画面内在涵养上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画家感情经过主观处理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传统中国绘画的观察方法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以自然为本。田黎明绘画过程体现了与生命、与周围的物象发生关系,有了心灵上的交流与碰撞,经过大脑主观情感的操控,与其他物象产生联系的过程,从中可寻觅到画家所要寄托的情感。

在传统中国绘画中,画家受人文精神的影响,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主要还是以墨为主,很少去考虑色彩构成因素,但现代水墨绘画开始讲究色彩在绘画构成中的作用,去考虑画面的关系以及主观意象的传达。墨与色的巧妙结合在清朝中期以来得到的发展,宋代的画是画在绢上的,在这个时期水墨与色发展比较辉煌,立足唐人物画,造型严谨和谐,颜色的渲染也是围绕造型而进行的。没骨法在花鸟画中发展起来是有难度的。苏辙在《栾城集》的《王诜都尉宝绘堂词》注中说徐崇嗣“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可见现代中国绘画中的没骨法便在此借鉴而来进行弘扬与发展的。没骨技法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朝杨升用“没骨法”去绘画山水,成为没骨山水。梁楷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泼墨仙人图》,通过品读他的绘画,可以感受到画家并没有在画面上施加繁琐的笔触,却把仙人那种微醺的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中没有严谨细腻的线条轮廓,呈现出来的豪放与洒脱,与以往的中国绘画形成对比,并对没骨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家田黎明先生是没骨人物画的典型代表,他在传统中国画的没骨法中汲取营养,做到墨与色之间相互呼应的同时,把色彩元素带入到现代中国绘画中。在近现代美术中,艺术家对色彩进行探索,田黎明先生认同“中国画革新的突破口就在于色彩方面”,这使得中国画在以往以墨为主的传统观念上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他的绘画中充分运用了色彩与墨与水的相互交融,画面充满了传统中国画雅致气韵再加上色彩进行渲染,水墨与色彩的比例要把握得当,做到既不失去传统水墨的气韵又伴有创新性的元素加入,使得墨与色和谐存在。

四、田黎明的绘画风格探究

田黎明先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交融影响的画家,他的绘画是中国写意绘画,但我们从他的绘画中所感受到的,更多是心灵的净化。画家在描绘建筑和人物时,阳光、空气、阴影、水等便成了他创作的第一灵感,他的人物画都具有专属于他自己味道的意境,强烈的空气感与阳光的光斑,使得那种恬静以及人们骨子里的那种朴实、温暖、阳光,直击人心。他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基础之上,运用他对水墨独特的见解,把西方对于自然光的运用方法到水墨领域中来。

田黎明先生在绘画创作中,根据要创作的场景去决定要用的墨色程度,正如他的代表《都市少女》(图1)等都市题材系列的绘画,是按照都市本身的色彩去进行描绘的。《汽车时代》(图2)画的是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女孩,女孩的形态与画面背景中飞驰穿梭的车辆相结合,画家对女孩的头部、脸颊,以及手臂和背景所呈现的光影进行主观处理,略加修饰的发型与女孩朴素、简约的穿衣风格形成呼应,把都市生活非喧嚣的那种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透过他的绘画,更多是品读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那种淡泊名利、人性美的品质。田黎明先生的都市题材系列作品,创作主人公是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对象,大都市的通勤者,或路人或现代女孩。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从田黎明先生的绘画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于传统水墨的继承、推陈出新以及与时俱进,他把他的这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融入到绘画中去,把西方传统艺术中那种光线带来了斑斓变化通过水墨的绘画方式去弘扬与发展。

中国画颜料的精妙之处是即使它的颜色一层一层稀释、淡却,在宣纸上都会沉淀下去,这一点是水粉颜料达不到的,这也是宣纸的魅力所在。东方人绘画的观察方法是以自然为本的,自然景观中蕴含着人们的情感,蕴含着人们的真善美的品质,寓情感于景物之中,而西方人的绘画更倾向于以人为本。田黎明先生正是由此不同。想到了东西方绘画大师都有一个共通的气息,那就是清新的空气,空气变得清新,人们的性格也会变得开朗,心灵上会得到一种解放,田黎明先生在绘画中加入“空气”这一元素,人们可以尽情呼吸,更是赋予画面明朗通透的视觉效果。

同样是水墨绘画,田黎明先生并没有选择用那样豪放的笔触去进行诠释,通过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活动的结果,给画面增添生机与活力。他注重对于物象内在美的把握,不論是环卫工人辛勤工作时的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是游泳系列中,阳光、空气、水等因素影响下的人们,与繁华都市相对比,人们安逸、舒适的生活状态,以及军人在部队严于律己的状态下内心思念家乡的情绪的把握,都是那么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中的活力。

田黎明先生在传统没骨法的基础之上,探究出来新的艺术方法有三:融染法、连体法、围墨法。分述如下:第一,融染法。融染法是一种带有水分的墨与色交融的绘画方式,以色块的形式对画面人物进行渲染。画面给人一种平涂绘画的视觉感,并以传统水墨的方式绘画人物,墨与色的巧妙结合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第二,连体法。连体法是指先落淡墨再落浓墨,两种墨色重叠交错所压出来的水痕线,为画面绘制主体外形所服务,改变了以往用具体的轮廓线的绘画方式。第三,围墨法。围墨法即在画面上蘸水点个点,再从点的周围点一点墨,如此在画面上形成斑驳、阳光的效果,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不再是那样沉静的存在。他所加入的阳光元素不仅是生活画面必需元素的阳光,更是人们内心阳光的写照,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仿佛可以看到田黎明先生绘制作品的样子。

五、结语

田黎明先生立足于中国绘画传统,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他赋予绘画简单的思想,他是一位通过水墨去传达生命的美好,去传达热爱生活的真谛的画家。

参考文献:

[1]何辉.田黎明“阳光·空气·水”中国画展览在佛罗伦萨举行[J].美术观察,2015(9).

[2]孟繁玮,缑梦媛.专访田黎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画[J].美术观察,2018(12).

[3]樊枫,梅繁,谭频璇.田黎明访谈从“当下”开始[J].美术文献,2015(5).

[4]蒋明辉.林风眠和田黎明彩墨人物画绘画艺术比较[D].云南艺术学院,2013.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