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惠 单晓伟*
有计划、连续和系统地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内容之一[1,2]。为及时掌握沙市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及《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我们在全区血吸虫病疫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开展人畜查治病、查灭钉螺等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监测工作。现将2015~2018年沙市区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监测点分布 以行政村为单位,在沙市区岑河镇、观音垱镇、锣场镇、关沮镇等4个镇各设立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主要流行类别为湖沼型—垸内亚型。
二、常规监测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卫疾控发〔2005〕263号)要求开展工作。
三、监测点监测
1.本地人群监测 每年10~11月份,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监测点6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吸虫病筛查并测定抗体效价,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片)[3]开展病原学平行检查。血清学阳性者接受病原学检查的受检率要求不低于95%。
2.流动人群监测 全年对监测点所在县的高危流动人群开展血吸虫病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调查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片)开展病原学平行检查。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的受检率不低于95%。
3.家畜监测 每年10~11月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同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以监测点的家畜为监测对象,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每个监测点随机抽查牛、羊、猪、马属、狗等家畜共不少于100头(不足或没有时计实数),填写《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家畜监测调查表》。
4.钉螺监测 每年春季,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监测点的历史有螺区、历史有螺区与无螺区的交界地带、钉螺输入风险较大的环境开展钉螺调查,用手持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仪(GPS)测定有螺环境的经纬度。对捡获的钉螺进行死活鉴别,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活螺感染情况,有条件的同时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核酸。
5.野粪监测 在牛、羊、猪、马属、狗等家畜或人群经常活动的野外环境以及钉螺监测的区域,每年春季捡获监测范围视野所见的野粪,记录野粪种类,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检测血吸虫毛蚴。
四、风险监测 根据《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方案(2015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方案(2017年版)》要求,对监测结果划分为3个级别。Ⅰ级风险:查出感染性钉螺或阳性野粪的环境;Ⅱ级风险:查出活螺平均密度大于1只/0.11 m2,或钉螺死亡率小于80%(药物灭螺后),且无感染性钉螺或野粪阳性的环境;Ⅲ级风险:查出活螺平均密度小于1只/0.11 m2,或钉螺死亡率大于80%,且无感染性钉螺或野粪阳性的环境。针对风险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现场快速处置工作。
五、数据分析 监测点数据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居民感染率(%)=(粪检阳性人数/IHA检查阳性人数中实际粪检人数)×(IHA检查阳性人数/IHA实际检查人数)×100%;钉螺感染率(%)=(钉螺阳性只数/调查钉螺数)×100%。
一、常规监测
2015~2018年,沙市区共报告血吸虫病终审病例457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447例,确诊病例10例,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表1)。
表1 2015~2018年沙市区常规监测结果
二、监测点监测
1.人群病情调查 2015~2018年,监测点累计人群查病9 156人次,血检阳性890人次,2015年查出粪检阳性4人。血检阳性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16.88%下降至2018年的5.11%,;居民感染率也呈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0.18%下降至2018年的0。2015~2018年间,均未发生急感病例(表2)。血检阳性者中,职业以民工居多,其次是工人和农民。
2.流动人口病情 2015~2018年,监测点累计开展流动人口查病1 133人次,查出血检阳性28人次,粪检阳性0人。血检阳性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3.48%下降至2018年的2.40%,降幅31.03%(表3)。
表2 2015~2018年沙市区监测点居民查病结果
表3 2015~2018年沙市区监测点流动人口查病结果
表4 2015~2018年沙市区监测点钉螺调查结果
3.耕牛病情调查 2015~2018年,监测点无存栏耕牛。
4.钉螺调查 2015~2018年,监测点累计钉螺调查面积8 230 518 m2,有螺面积2 201 304 m2,感染螺面积0。累计调查框数91 613框,有螺框数24 912框,捕获活螺69 671只,未查到阳性螺。活螺平均密度由2015年的0.92只/0.11 m2下降到2018年的0.51只/0.11 m2,降幅44.57%。有螺框出现率由2015年的24.14%上升到2018年的24.40%,涨幅1.08%(表4)。环境植被情况以杂草为主。
5.野粪监测 2015~2018年,监测环境8处,仅2015年检获野粪12份,均为牛粪,未查到阳性粪便。
三、风险监测
2015~2018年,累计对506处有螺环境开展风险监测。共发现Ⅰ级风险环境0处,Ⅱ级风险环境43处,Ⅲ级风险环境463处(表5)。
表5 2015~2018年沙市区风险监测结果
2015~2018年情监测结果显示,连续4年未查到血吸虫感染者,也未查到感染性钉螺;风险监测也未发现Ⅰ级风险。这主要是由于2015年以来沙市区全面启动传播阻断达标升级行动,进一步加大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控力度,血吸虫病疫情降到历年最低水平,通过了省级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验收工作[4]。随着新型农村劳动力转型,居民流动性越来越大,这些流动村民成为了监测工作的“盲区”,虽设立了哨所医院,但由于经费不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流动人群监测工作举步维艰。建议出台相关的文件,建立人群病情监测档案动态管理机制,并调整居民的健康教育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从而强化人群血防意识[5~7]。
2015~2016年,沙市区遭受了暴雨洪涝灾害,导致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数出现率有所上升,后通过实施小型环改灭螺,降低了钉螺密度,压缩了有螺面积。但巩固达标成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监测经费投入不足,劳动力用工费用逐年增加;二是灭螺效果难巩固,灭螺之时正是杂草茂盛,不除草仅反复灭螺无法有效的降低钉螺密度;三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环境得不到改善,螺情都相对较重。因此建议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对有螺环境进行环境改造,重点环境除草灭螺,从而降低钉螺密度,减少钉螺面积[8,9]。
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连续的工作,是制定和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做好该项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队伍[10]。当前该区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结构老化,在建立、健全敏感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上还尚不完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血防信息网络,规范开展疫情监测和统计信息管理,确保监测工作质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