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音
摘要:建立以管理审计为主线的内部审计体系对于企业成功经营的意义重大。2018 年 1 月,审计署公布了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中增加了“建议”的职能,将审计的范围拓宽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同时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为“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这些均表明了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国家层面上正逐步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型。管理审计作为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手段,是由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战略目标及经营管理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抵御风险、改善经营效益,实现了监督、评价和服务的并重。本文的选题,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对管理审计的重视并为企业实施管理审计提供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管理审计实践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与评价,需要企业内部管理审计。我国的内部管理审计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风险使得内部管理审计越来越得到企业治理者和管理者的重视。部分企业正不断尝试提高内部审计的定位,积极推进审计深入企业内部管理的全方面。但由于内部管理审计在实践方面经验欠缺,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完善、人才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一良好的管理手段在企业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 研究企业内部管理审计课题 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基础
20世纪30年代,管理审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著名的管理学家T.G.Ross在《管理审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管理审计的概念。T.G.Ross(1932)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内部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职责部门,并应用管理审计来评价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实施程序,促进企业成功經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变革,管理审计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一些国家已经采取试探性措施来扩大传统的财务审计。Martindell(1962)对管理审计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管理审计是对公司或者公共机构的组织架构、运行计划、战略目标、经营方式以及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Lawrence Sawyer(1988)提出,管理审计的核心是审计师以企业管理层视角,利用审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去检查和评估运营中的管理和战略决策。管理审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审计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审计的思维角度和审计范围。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做出全方位、系统性的评价,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内管理审计自 20 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学者们不断对管理审计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在《管理审计理论》中,王光远(1996)系统地分析了管理审计的发展历程,搭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审计研究的发展。后续十几年间,他仍旧不断地研究管理审计,探讨了推动管理审计产生的原因,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管理审计的特征、假设、准则、报告等方面。王以宝(2004)指出,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虽然仍以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以合规性、真实性作为审计目标,但是一些企业也开始进行实施管理审计的初步尝试。例如,企业引入管理审计理念、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和经营效益审计等。但从大体上来看,目前企业对于实施管理审计在认识和实践上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并呈现出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的特点。王宝庆、王宏明(2006)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为例梳理了企业管理审计的框架结构,包括内部审计的定位、核心能力、机制、范围和方法。在我国进入WTO关键时期的大背景下,他们认为管理审计的创新刻不容缓,要推进实现管理审计四个化——“观念的转化、制度的进化、内容的深化、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他们将内部审计定位为增价值、提效率、消舞弊、防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审计。此定位表明了内部审计将走向新的阶段,转型为更加科学、全面的管理审计。
二、国内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实践分析
从国内内部审计规章及条例的发展角度分析看,作为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管理审计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了巨大的作用。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内部审计仍旧以财务审计为主,以真实性、公允性作为主要目的。近年来,国家对审计的宣传和重视也推动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企业管理层也依据国家关于内部审计的政策规定努力适应新形势,建设内部审计。
2003 年,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内部审计肩负了更高的使命,其发展也不断迈进步伐。近年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和定位在不断提高。
在2018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长着重强调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同时督促审计机关单位和内部审计协会发挥好对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作用。之后,审计长签署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 11 号令)。该令的颁布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内部审计更加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审计署第 11 号令的颁布蕴含了内部审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内部审计的目标从加强经济管理转变为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手段,不应局限于经济管理,而应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第 11 号令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对所属单位的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点活动、领导干部履职等都应实施审计。
2.提高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第 11 号令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内部审计领导干部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在战略制定、业务经营、内控完善、风险防范等方面充当着重要角色。为了适应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大,审计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审计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同时拓宽知识面,熟悉管理活动和业务流程,勤于思考和探究。第 11 号令中也明确规定各单位进行内部审计人员招聘时可设置准入门槛,以保证录用人员的质量。
3.加强内部审计的结果运用。内部审计要创造价值必须通过审计结果的运用。在第 11 号令中,内部审计的结果运用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11号令指出了通过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整改问题的机制以及与多方力量配合审计工作来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并将审计结果及后续整改程度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针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应当深入探究原因,相应地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 2018 年颁布的审计署第 11 号令的内容来看,国家对于内部审计的要求和定位已经向管理审计转型,管理审计将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万丰奥特集团以先进的制造业为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集团主营业务范围集中于汽车部件、航空工业、机械装备、金融投资等领域。集团经营始终坚守“永恒提升价值、不断奉献社会”的宗旨,并凭借着全面战略规划以及高效的内部管理,打造了铝轮毂行业、镁合金行业以及涂覆行业的领军地位。10年来,管理审计始终为万丰奥特经营发展保驾护航。因为管理审计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审计结果采纳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因实施管理审计而降低的成本达上亿元。同时,管理审计也是实现奖惩分明、有效激励的一个可靠手段,通过管理审计对管理者进行经济责任审查得出其实际绩效情况,以此作为集团实施业绩考核和激励政策的依据。万丰奥特通过管理审计发现存在重大违规而被惩罚的管理者有10位,并且对通过管理审计甄选出业绩优良的员工委以重任,促进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分析
在内部审计实践和探索中,万丰奥特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内部审计理念:审计是保护干部、创造价值、促进企业目标实现,不是要我抓审计,而是我要抓审计(郭旭,2008)。这一审计定位充分体现了万丰奥特开展管理审计的目标以及管理层对管理审计的接纳和重视。管理审计作为独立自主的管理利器,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审计制度体系。万丰奥特参照国家审计制度体系、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总结集团的实际情况以及成功经验,将内部管理审计制度体系分成三个层次:包括通则、办法及指南(冯锦, 陈传良,2016)。通则是以公司法为依据,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了内部管理审计的定义、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审计范围等,也是制定具体办法和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通则之下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办法,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实施日常审计业务中需要遵循的总体措施。实务指南是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以及注意事项。从总体引导方向到具体项目的实践应用指南,完整严密的审计制度体系为万丰奥特开展管理审计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为了推进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型,万丰奥特不断提升审计部门的地位及独立性。2000 年 10 月,万丰奥特初步建立审计科,归属于总裁办,负责集团内部审计业务。2002 年,万丰奥特单独设立了一级部门——审计办归属于监事会,并接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双重领导。至 2005 年,集团董事长陈爱莲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内部审计近年来的探索中,意识到集团内部及各子公司由于财务核算不规范产生的损失远不及由管理失效、决策失误或资源浪费等产生的损失。因此,企业内部实施管理审计比实施财务收支审计更加重要。随后,万丰奥特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及财力建设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发展不断加快,审计重点也从原先单一的财务查错防弊扩展到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经济效益以及经济责任等,审计的触角已延伸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至 2009 年,万丰奥特已经完全走出了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建立了系统化的管理审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抵御经营风险、创造价值增值。万丰奥特的管理审计发展已经走在行业前列,但其仍旧与时俱进。2015 年,审计部门更名为审计中心,着重推进审计工作的创新、加强审计项目信息化建设,从而应对集团不断面临的新问题。
四、研究启示与建议
目前,管理审计的实践在我国初步起航,并没有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水平,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探索管理审计的实际运用任重道远。管理审计也不能够一蹴而就,企业要循序渐进,边审计边发展,不断根据企业发展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未来管理审计必定会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有力武器。
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的效益评价应作为各单位计划完成程度的重要指标和相关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实施奖惩依据;管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得出的关于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生产活动、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结论应作为企业未来制定发展计划、完善内部管理、改进业务流程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2015(02):73-78.
[2]孙乃娟.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的最佳主体[J].中国内部审计,2016(0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