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
别的火车站都把嘈杂的混响传入城市,只有轻井泽的火车站把静气吸进来。普通的站台悄悄的,好像一个搭在马路上的阳台,你一探头就已成为阳光的主人。
到轻井泽是为走访学校,当晚返回东京的路上我留了笔记:一个多小时车程带你从东京来到轻井泽町,像是在水下憋气几分钟后突然将头顶出水面,你的神经解放了,就像气泡解散了……
一日时光短暂到不必写,描述只会添累赘。淡淡的水洼,青青的树林,素净的好天气、好房子。走出车站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个更好的谦虚的人儿。如果城市是谦虚的,人又何苦骄傲呢?车继续开,山路盘啊盘,每一个转弯不止于惊喜。这里的小溪、红叶连贯悠长,就算深处藏着美丽的温泉和茶汤,和小溪、红叶又有什么区别呢?
车钻进森林,才来到要参观的日本轻井泽世界联合学院(isAK),整体设计融于美感,现代而简致。森林发出固有的声音,让学校的存在自然得如那树上的鸟巢一般。深棕色的房子与大地接壤,通向校舍入口需踩着厚厚的落叶前往,需向森林更深的角度好奇。接着,踏上竹阶打开小小的门,里面霍地出现落地窗、阳光、原木桌椅和老师学生们亲切的模样。
半年后的一天,我看到 isAK学生拍的一张照片——十一月初雪:教室里,坐在课桌前的孩子们一个个抬头望向落地窗外。银白的雪飘落,临近房子的树还支着明黄色的叶子,一下子缀上雪。我被这照片触动,仿佛自己也是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中的一个,心里生出一种热烈的、雪白的盼望。雪和孩子一样深切。
晚上在川上庵吃了一碗荞麦面,趁入夜前坐上了回东京的快线。短暂的行程中,我没有去著名景点或酒店,也没有进行任何度假项目。然而我对轻井泽的理解与喜爱是在离开后一日一日累加的。我逐渐懂得:一个人不再需要走遍所有的位置,不再要求最好的吃住,不再顺应特色的条目和选项,可以通过氛围、情绪、目的直接理解一个地方。而这样的感受正是轻井泽的赐予,它直接给你全部,你就不需要旁的。
如果把人进入一个领域比作浸入和渗透两种态势的话,这是极不同的两种。浸入是被领域入侵;滲透是抵达,进而成为一体。
我直接掉进了轻井泽隐匿的第二层、第三层肌肤,这里的一切和表层一致:小溪、红叶。我心无杂念地礼赞: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