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宁
【摘 要】初中化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之余,贴近生活,与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相联系,并为将来高中甚至更高层次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避免课本脱离生活这一情况,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具体方法。
【关键词】化学;创新;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刚入初中的学生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时,由于充满了好奇,看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做化学实验,都对化学充满了兴趣。但当他们真正开始翻开书本,看到的会是一个个陌生的化学方程式,亦或是一些专有名词,这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抽象难懂,学习兴致无法提升。要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生自己要克服困难之外,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很重要。教师除了要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应该创新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化学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必须熟记元素周期表序号1至27的元素熟悉其写法,这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便是一个开篇难题,为了让学生深刻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小卡片,小组之间互相考察。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把元素周期表编成曲调或其他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再如,教师在讲解碳酸钙时,可以问学生: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什么?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进而将学生带入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专题讲解,多加练习
教师给学生讲授知识时,往往先讲解理论知识,这个过程要避重就轻,应针对学生的疑点、难点,放慢节奏,耐心讲解;其次,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时,一定要“精”,不要只是告诉学生完成哪几道题,要创造思维情境,由浅入深,再结合难度,层层递进,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练要练在点子上,教师要对容易产生错解和混淆的地方,让学生多加练习和区别,让学生多多动手练习精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再与讲过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和辨别类似的知识。
比如,在学习碳元素时,首先给学生讲授碳的分子结构及性质,让学生了解碳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这两个性质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的知识点,所以我们除了要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外,更需要给学生准备精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回顾所学知识,并且在题与题之间作对比得出异同,这样能使学生对指点掌握得更透彻。
三、归纳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元素的结构、性质、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原理。拿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来说,如果我们只讲元素的结构或性质,会让学生听得很吃力,并且学生需要掌握的元素有20多种,这就更容易造成记忆和理解上的困难。但若教师秉承“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将结构与性质合二为一地讲,并将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元素归类在一起讲,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采用归纳整理的方法,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让学生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区别总结。化学是一门涉及物质种类比较广泛的学科,定期归纳总结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比如,在学习完气体这一章节时,可将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进行归纳总结。从三种气体的性质、制取方程式、气体的检验方法、收集方式及用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再如,在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时,可将试管、烧杯、量筒等器皿进行对比学习,总结什么是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仪器,什么是不可以的,操作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需要注意等。这样定期的归纳总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验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更是这样。各种元素的发现、化合物的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证明无一不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知识,更应该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多学生多多动手做实验,一方面可以规范实验操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比如,在学习制作蒸馏水这一实验时,如果仅通过课本上的图画或文字,学生无法学习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便可学会各类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实验的具体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如观察量筒时视线是否与液体保持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过程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增强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策略,多带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在动手的过程中回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多方面发展奠定基础。
【參考文献】
[1]白丽杰.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读与写,2014,11(3):153
[2]韩文升.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J].未来英才,2015(24):105
(甘肃岷县寺沟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