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梅
摘 要:铜盏是楚系文化圈中常见的器物,其命名与识别在不断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完善。安徽馆藏的铜盏极少,将一件器物置于楚系铜盏的类型学中进行分析,可以对其所处年代及演变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铜盏;型式;断代;功用
铜盏是目前青铜器中发现较少的一类器物,出土和著录的铜盏数量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出土于楚文化或受楚文化影响的地域范围内。传世王子申盏是一件民国时期器盖的拓片,器身形状不明,无法知道自铭为盏的器物是青铜器中哪一类形制的器物,或认为是盂、敦一类的器物。河南潢川蔡墓内出土的盏在简报中即定名为敦。郑伯墓铜盏①在以往的出版中就有“鼎”“锜”“簋”的命名,到现在很多展览中也不乏“敦”“鼎”等名称。1976年,湖北随州义地岗出土一件铜盏[1],器盖内与器腹内均有相同的“貯于之行盏”六字铭文,这件铜盏的出土与发表廓清了此类器物的定名。1980年,湖北岳阳凤嘴山一号墓出土自铭为“盏盂”的铜盏[2]②。襄阳徐庄铜盏自铭为“毓鼎”[3]。因为自铭器物多出于楚国范围内,故有学者认为“盏”可能为楚国方言。
鑒定所见皖西博物馆馆藏铜盏一件,是20世纪90年代六安九里沟窑场群众掘得,后经皖西博物馆征集为藏品。该器隆盖带捉手,微束颈,直腹,壁较直,下部内收成圜底,双龙耳,之间有两个环钮,三矮兽蹄足。捉手为四个对称镂空式,盖面上四个对称环钮,捉手及盖面为绳纹间饰蟠螭纹,四个小环钮饰菱形、三角形、十字形等几何纹,盖沿有三个小卡扣与口沿相扣。颈部饰一周蟠螭纹、三角云纹与绳纹,腹部为一周蟠螭纹、绳纹与垂叶纹。双浮雕龙耳跨于颈部与腹部,腹部环耳纹饰同盖钮。三兽足,足跟部为兽首形[4]。本文试将该器置于铜盏发展序列中,考察其时代风格与功用。
目前所见的铜盏,依据盏盖、足部及耳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型。
A型,镂空捉手式盖,腹部较直或微鼓,圜底或平底,足较矮。A类根据局部的变化又可分为三式。
Ⅰ式,镂空捉手式盖,腹部较直或微鼓,腹部为四环钮,足为小兽蹄足。以下寺M7∶8为例[5],覆碗式镂空捉手盖,直口,方唇外折,束颈,微鼓腹,环耳,平底,蹄足。握手内圈饰重环纹,外圈至盖沿饰蟠虺纹带两周,间饰变形蝉纹一周。口沿下饰蟠虺纹一周。肩上饰凸起的绳索纹,腹部饰两周蟠虺纹和一周蝉纹。环耳上饰绳索纹。蹄足较矮,上部浮雕兽首。通高18.3厘米,口径21厘米,足高3.7厘米。下寺M7时代报告中定为春秋中期后段。襄阳徐庄铜盏、江陵岳山铜盏、潢川蔡国铜盏同属此类,但襄阳徐庄铜盏仅有两环耳,且纹饰带中有垂鳞纹和波曲纹,在时代上比其他几器早,可能在春秋早期晚段至春秋中期早段。江陵岳山铜盏的形制和纹饰与此相似。潢川蔡国铜盏,圜底,短柱足,除盖顶饰蟠虺纹外,器身素面无纹饰,报告中判定时代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之际。可见该式铜盏的年代当在春秋中期,至春秋战国之际仍然存有此类。
Ⅱ式,腹部为两兽耳间二环钮。以当阳赵家湖金家山M9∶11为例[6],隆盖,镂空喇叭形捉手,四周有四个环状钮,盖缘有四个三角形小垂钮卡扣,直口,方唇,束颈,圆腹腹壁较直,腹两侧一对兽首耳,另两侧有一对环钮,平底,下附三个小兽蹄足。盖饰三道绳索状凸弦纹,弦纹中间有蟠虺纹,内外饰蕉叶纹。盖顶中部饰蟠虺纹,捉手为九条盘蛇共衔一环,环面有一道绳索状凸弦纹,颈饰蟠虺纹和内填卷云的三角纹,腹饰两道绳索状凸弦纹,弦纹间饰蟠虺纹,下部饰蕉叶纹,腹两侧附透空兽首形耳,另两侧环钮上饰云蕾纹,足饰蟠蛇纹。通高19.8厘米,口径21.3厘米,腹径22厘米,足高3.5厘米。形制同此的还有赵家塝M8铜盏。当阳赵家湖金家山M9与赵家塝M8的时代报告均定为春秋中期晚段。郑伯墓铜盏,器盖捉手镂空式,盖外援四个环钮。器侈口,束颈,直腹,圜底,腹部铸两个小环钮,原器腹两侧所附之耳和底部之三足并脱失,推测应与上面器同。郑伯墓因非科学发掘,断代多种说法,但现在基本认为应在春秋中期偏晚。
Ⅲ式,与前两式形制类似,只是握手、双耳、三足皆有盘曲的螭纹缠绕而成的兽首形。以下寺M1∶48为例[7],喇叭形捉手盖,直口,束颈,微鼓腹,圜底,三足。盖正中有平环握手,握手由八组对称的蟠螭纹盘绕而成,握手外有绹索纹、蟠虺纹和蟠螭纹组成的纹饰带两周。盖肩有四环钮,盖沿饰锯齿纹一周,沿下三个兽首状卡扣,器身饰绹索纹、蟠虺纹带各两周及锯齿纹一周。器腹有对称的环耳和龙首环耳各一对。龙首环耳由两对螭纹卷曲盘绕而成,三足亦由多条蟠螭纹卷曲盘绕而成兽首状。通高19厘米,口径23.3厘米,腹径23.5厘米,足高3.6厘米。时代为春秋晚期前段。当阳赵家湖郑家洼子铜盏、湖南岳阳凤嘴山M1铜盏同属此类,当阳赵家湖郑家洼子铜盏为平底,湖南岳阳凤嘴山M1铜盏圜底近平,时代为春秋中期偏晚或春秋中晚期之交。
B型,环钮式盖,腹部较直或微鼓,腹部为四环钮,足为兽蹄足。
该型盏的盖不再是覆碗式,盖顶的镂空握手简化为小环钮,圜底,足有变高的趋势。如随州义地岗自铭铜盏,盖上有对称的四个环钮,盖的口缘有四个相互对称的卡扣,钮与卡扣均素面。器身也有四个相互对称的环耳,素面。圜底,蹄足,腿上端有浮雕兽面纹,盖上有三圈同心绹纹围一十字绹,十字绹纹的中心交叉处与四端联接内圈处各有一个圆圈纹,共五个。十字绹纹的四限内各有一条形状相同的游龙纹[8]。颈部与上腹部有二周浅刻的蟠螭纹。通高11.5厘米,口径13.2厘米,足高3.6厘米。
该型盏的器盖变化较大,变为环钮式盖,足也较前几类略高一些,外撇明显,且纹饰也与上三类风格不同,尤其器盖的变化与铜鼎一致,应为春秋晚期器。属于此类的还有洛阳中州路M4铜盏、宜城楚皇城遗址出土铜盏。另有故宫传世品,足较短直,盖钮为三小足式或柱式捉手。
C型,镂空捉手式盖,斜腹,腹部为四环钮,足为曲条状。腹部相对前几类较斜,铜盏常见的束颈消失,仅见曾侯乙墓金盏[9]。镂空平环握手式盖,环耳,斜腹内收,平底,三足为曲条形外撇,呈倒置的凤首状。盖上有环钮,盖沿三个卡扣。盖面围绕环钮逐圈饰蟠螭纹、绳索纹和云雷纹,口沿下饰一圈蟠螭纹。通高11厘米,口径15.1厘米,足高1.7厘米。虽然该类仍有捉手式盖,但束颈处变为纹饰带,其腹部的变化明显,斜腹圜底,与铜敦的腹部一样。曾侯乙墓的时代报告中定为上限不早于公元前433年,下限不晚于公元前400年,定为战国早期阶段。
纹饰布局方面,A型盏纹饰华丽,工艺精巧,纹饰布局基本遵循如下原则:以凸绹索纹间饰蟠虺纹,纹饰布局呈条带状,纹饰底部以三角纹或蕉叶纹(变形蝉纹)收底。钮部或环耳多饰以三角几何纹、云雷纹、绹索纹。3个或4个卡扣,以4个为多。双耳为浮雕兽首形耳,捉手纹饰多样,有蕉叶纹(如江陵岳山铜盏),有重环纹、蟠螭纹(如M7∶8)。商末周初盛行的蕉叶纹在此仍然流行,但西周中晚期经常饰于器物主要部位的重环纹则置于捉手内侧,主纹代之以蟠虺纹。
B型随州义地岗自铭盏纹饰与A型有所差异,如盖上为三圈绹纹,盖顶有一十字形绹纹,将顶面分割为四组,每组有一游龙纹,与A型绹纹间饰蟠螭纹有较大改变,腹部两周蟠螭纹,底部没有以蕉叶纹收底。但以绹纹间隔紋饰和腹部条带状蟠螭纹的布局原则与A型相类。除此盏外,B型盏多素面无纹。C型绕钮饰蟠螭纹、绳索纹、云雷纹,口沿下一圈蟠螭纹,与上两式相比纹饰简单不再繁缛。总的看来,盏的纹饰变化由繁缛细致到省略简单乃至素面无纹,这与同时段其他铜器的演变是一致的。
综上,A型捉手式盖铜盏的出现早于B型环钮式盖铜盏,两者在春秋晚期及以后并行,即A型Ⅰ式铜盏的出现最早,B型铜盏在春秋中晚期出现后与A型铜盏一起存在,C型铜盏的时代最晚,在捉手式盖方面仍有保持,但是在腹部及纹饰变化方面已经出现新的特征。足则由矮兽足变得稍长,圜底盏相对时代要晚一些,但是这三部分的变化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因为除了兽足的长短变化外,类型的多样化也是一个方面,这主要体现在A型盏的几个式别上。
鉴定所见皖西博物馆馆藏铜盏,考察其形制纹饰,应属于A型Ⅱ式,时代也当在春秋中晚期。只是底部为圜底。安徽地区发现的楚墓数量较少,时代主要集中在战国中晚期。六安市周围的楚墓是近年来发掘最多的,分布也很集中。铜盏出土地九里沟是楚墓分布比较集中的主要地点之一。该墓群以前曾发现过春秋时期的铜器和墓葬[10],该铜盏印证了存在更为早期的墓葬的可能性,且这些墓葬的楚文化性质和内涵明确。当然,也可能这是一件流传已久的铜盏,随葬于稍后的墓葬中,因为该处所发掘的墓葬绝大多数属于战国时期的。
盏的功用一般被认为是食器,考其出土情形,淅川下寺M7∶8铜盏,与鼎、簋、盘、匜、缶、勺在一起;M1∶48铜盏与簋同出;M3∶17铜盏与簠、鉴同出;当阳赵家湖金家山M9∶11、赵家塝M8∶15出土时组合为鼎、簋、盏、舟;郑家洼子M23∶3为鼎、盏、舟组合。铜盏应为饮食器具。有学者根据其造型源流将盏分为鼎式盏与敦式盏,并指出其功用与鼎、敦密切相关,即存在炊煮温食与盛饭食两种饮食功能[11]。
从铜盏的演变来看,盏演变为敦,在楚幽王墓内出土一件大府盏,在敦的口沿上有此器名,且指出在包山楚墓和岳山楚墓竹简遗册与器物比对也可证明敦自铭为盏。而在齐地及其相近地区则出土的器形与盏相似的则自铭为敦。故敦与盏即存在延承关系,也有地方方言的区分。
参考文献
[1][8]程欣人,刘彬徽.古盏小议[J].江汉考古,1983(1):74-76.
[2]岳阳市文物工作队.湖南省岳阳县凤形嘴山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1):4-5.
[3]张昌平.襄阳新发现一件铜盏[J].江汉考古,1993(10):42-44.
[4]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安徽文物鉴定40年[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25.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5.
[6]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系.当阳赵家湖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22-123.
[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75.
[9]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90.
[10]程蓓.安徽楚文化概述[M]//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长沙:岳麓书社,2007:344-347.
[11]黄锦前.说“盏盂”——兼论楚系盏盂的形态与功能[J].湖南考古辑刊,2015(0):26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