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燕
【摘 要】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中,其第六条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信息技术”作为初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的教学研究,探索本课程对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尤其是“能动”性学习的巨大作用,并构建范式课堂,以期能够实现指向关键能力的课堂教学转型,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关键能力;计算思维;范式课堂
1.研究的提出及其目的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扶持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智能终端、先进传感器等作为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重点。
“少年强,则国强”,发展信息技术,首要发展的必定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所以,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程,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深入落实课程在培养新时代学生信息素养、锻炼新时代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教学任务。
2.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关键能力的理解
对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具体标注为:“培养认知能力、培养合作能、培养创新能力。”
本人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总结,认为: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能动”,即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3.从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课堂上探索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对学生要求的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必须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就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提升工作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初中信息技术的主要学习方式。“能动”的前提是“疑问”,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主动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程序设计课堂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练兵场”。
(1)如何使学生在程序设计课堂上从“被动”到“能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自主发展”,而“自主发展”的前提就是“学会学习”。所以,课堂教学的精髓在于教会学生“自我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当下高精尖技术的代表,其深度和难度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程序设计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教授一直是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程序设计基本理论包括编程规则、逻辑语句等,其本身非常重要,必须准确阐述;另一方面,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理解难度高,比较枯燥,讲解过程必须考虑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否则极易陷入干巴巴的“填鸭式”教育窘境。
游戏对学生来说具备诱惑力,很受学生的欢迎,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教师应将游戏和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石头剪刀布”是大家经常玩的一个游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觉又熟悉、又真实、又简单。笔者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修改游戏、编写游戏,以此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这样一来,一方面,学习变得轻松;另一方面,游戏结合理论,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了相关教学内容。
(2)合理引導,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在程序设计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玩A版本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学生发现他们总是输,然后又让学生玩B版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反而总是赢。这两个游戏版本的界面是一模一样的,玩法也是一模一样的,这个时候台下的学生就产生了疑惑:为什么玩A版总是输,玩B版总是赢?
这个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推上了一个高度,他们十分渴望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我通过和学生相互讨论、一步一步地提醒,慢慢揭晓游戏本质就是程序。这时学生又问:怎么做才能让游戏程序的结果总是输或总是赢呢?然后我拿出A、B两个版本游戏的程序代码,和学生一起分析,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输赢的奥秘是因为程序语句编写的差异,接着让学生自行修改游戏代码,将之前总是输的游戏改成总是赢的游戏,这下子,所有人都很开心,因为通过自己亲手实践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当然,疑惑还没有全部解决完,学生的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石头剪刀布”游戏结果是固定的吗?然后大家一起分析演示,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团队合作将产生固定游戏结果的“半成品”程序,改成可以产生随机结果的游戏代码。
(3)化难为易,培育学生“能动”学习
对于初中学生这样的程序设计初学者来说,大堆的专业术语和大串的程序代码很容易使他们感到恐惧、望而却步。我认为可以另辟蹊径,化难为易。对于程序设计的术语和代码适当蜻蜓点水,适可而止。基础教育阶段的程序设计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产生较好的体验和了解,并不是让他们写出复杂高深的代码。程序设计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像钓鱼一样,必须有全局思维,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用合适的“鱼饵”一步步诱导,才能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所以,在课堂上,我将专业术语和代码进行简化处理,尽可能地减少专业术语的出现,尽可能地使用结构简单的代码语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学生通过玩界面相同但结果不同的游戏,知道了游戏的本质是程序代码。学生简单修改程序代码,就达到了修改游戏结果的目的,最后通过团队合作、小组比赛,完善随机版的游戏来深入体验程序设计。整堂课完全没有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灌输,也没有大篇幅枯燥的代码讲解,只有贯穿始终的游戏,层层递进的问题及解答。学生在整堂课上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激情,探究欲望及合作意识强烈,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课堂小结时,有学生告诉我:原来程序并不神秘!也有学生说,修改程序很简的,他已经学会了。还有学生说,想要用学到的程序知识,自己动手做一个小游戏。学生的表现足以说明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
4.总结与反思
本文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程序设计课进行了教学研究,探索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作用,并构建了范式课堂,以期能够实现指向关键能力的课堂教学转型,提升教学质量。
在此次研究中我深有体会,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教学设计,更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更新教育观念:我们应该主动、快速地转变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加强学习实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爆发式发展,智能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生活的信息化真正得以实现,我们感受着信息时代给我们的高效、便捷与舒适,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随时学习先进的实践信息技术。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学习。
教学问题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学习当下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等,都离不开科学的自我反思。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基础教学理论的学习,还应对教学实际情境和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分析与反思。做一名具备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师,完成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孙鲁波.初中信息技术基于素养立意教学策略研究[J].信息技术,2018(08):7-8
[2]张晓佳,赵建华.信息技术支持的深度学习研究综述[J].教育信息技术,2015(09):44-46
[3]男国农.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教师素养的形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