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打造活跃 高中英语新课堂

2019-09-30 14:12荣娜
关键词:合一陶行知教学内容

荣娜

英语作为高中一门主要学科,是高考的重点学科,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能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但由于英语语法与学生母语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多以消极态度应对,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沉闷且乏味,如何才能够构建起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探讨的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指事情要如何做就应当如何学,如何学就应当如何教,教与学均能够紧密围绕“做”这一中心。

1. “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教学做合一”主要是指将“做”设定为教、学的中心,在“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取。该观点与科学认识论一致,因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进行教,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进行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体现,形成从感性层面上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上的认识,从而促使教学过程性得到更好的展现。

2. 基于“教学做合一”打造高中英语活力课堂

因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通常是以“短语、单词、语法、句型”为主,反反复复地操练,各种繁琐复杂的语句词汇填充了整个课堂,让学生无法借助课堂获得直接的经验。尽管不断强化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但长期的高压和繁琐的内容,必然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行体验和感受。

2.1灵活与变化,创新中绽放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中,其所倡导的教学做实际上是讲求以灵活的方式合理运用教、学、做,对事情而言是做,对自己而言则是学,对他人而言则是教。根据新课程标准,其明确指出了“借助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的合理理念,为此,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期间,笔者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多样化的丰富教学活动,不断尝试性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变化”。

(1) 灵活变化源于生活

在高中英语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背景,对一些生活场景进行模拟,鼓励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当尽可能地贴近真实的环境,借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相关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有价值、实用性的学习。

(2) 多方设法求创新

陶行知先生曾经表示即表示是处在同一个社会,部分人始终向前迈进着生活,而部分人却始终或者落后的生活。通过不断向前迈进的生活来对落后生活进行引导,促使学生一起不断向前迈进,接受前进的教育。

2.2教学围绕做,课堂求创新

“教学做合一”理念中,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是基于做来开展教与学,并表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相较于以往的高中英语教材,新编的课本实现了多方面的提升,具体包括:(1)教材设计版面与高中学生的特点更加相符,题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各环节设计对学生也更优吸引力;(2)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作为中心,教材实现了整体、系统性设计,使得各种琐碎的知识得以整合,避免了学生学习过程因缺乏联系而遭遇障碍;例如:在Module 2 My New Teachers 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的短文阅读中,其主要是基于My?New Teachers作为话题中心来开展学习,笔者结合教材的整改内容,对该课程的课时目标进行了分析,围绕“做”这个主题,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规划,提出了“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校园生活”,分别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为:Lead-in(Brainstorming)、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Homework,各个环节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来进行活动内容的细化,让学生能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积极参与,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3. 结论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理论,是其为后人留下的非常宝贵的教育理论,同时也是他毕生经验积累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高中英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以往的观念进行转变,创造性地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消除沉闷、乏味的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丰富、精彩、有趣的英语知识,让课堂真正被激活。

[1] 杨超. 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探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2] 谷令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探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7(13)

[3] 郭丽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3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十七中)

猜你喜欢
合一陶行知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三线合一”用法多
人剑合一
陶行知夜归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