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婧媛
摘要:古琴曾东传日本数次,江户时期最为繁盛,涌现出数位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琴人,村井琴山就是其中一位,他著有《琴山琴录》一书。本文将从其生平、琴事活动及琴乐思想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述。
关键词:村井琴山;琴事活动;琴乐思想
我国古琴东传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对应我国正是盛唐时期,现今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琴;到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日本上层贵族中还有抚琴的记载;但至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由于战乱的原因,琴乐一度消失;直到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随着东皋心越禅师、万宗竺菴、朱舜水等明人、清人的东渡,加之江户时代以儒学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加以推行,使得琴乐在日本的儒士和文人墨客中流行起来,日本琴乐得以复兴并终于扎下根来。
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大琴传门派,其中以东渡日本的明僧——东皋心越禅师所传一派影响最广,门客众多。延享之际,清僧万宗东渡日本,京师喜琴之士,多授其传。村井琴山却并不愿受二僧氏所传,他在其所著琴谱《琴山琴录》中说道:“琴者圣人大器,而为乐之统,则如何其受浮屠氏之传乎?”又言“二僧氏安知雅俗之分乎?”这恐怕是对僧人弹琴最犀利的看法了。
一、村井琴山简介
村井琴山,邨井杶,名椿,字大年,号琴山,日本肥后(今熊本)人。生于享保十八年(1732年),卒于文化十二年三月(1815年),年八十三岁。琴山先生并不是职业琴人,他是日本江户时期古方派的代表医师,医术师从日本古方派中最具盛名的吉益东洞。古方派即尊崇仲景古方,反对后世派医学,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琴山先生忠实继承了其师吉益东洞的医学学术思想,主张复古。吉益东洞曾评价村井琴山道:“游我门之士,不下数百人。虽然有传方之人,而无传道之人也,吾子其勉旃。”可见对其评价之高,琴山先生受此夸赞,更为尊崇师道,刻苦钻研,他一生行医,医名颇盛。
二、村井琴山与琴
《琴山琴录》是琴山先生一生在古琴领域的重要著作,囊括了其琴事活动的方方面面。琴录共有三卷,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序、上卷、中卷、下卷及跋。上卷由《琴传记》和其所藏之琴的介绍及琴图两方面;中卷记有传自安东省菴的九支曲谱;下卷录有其从《琴谱大全》《仪礼经传通解》中自学琴曲九首。下面以此为依据,略述其学琴之师、所藏之琴及所弹琴曲三方面的內容。
(一)学琴之师
琴山先生中年始爱弹七弦琴,关于村井琴山的琴艺之师,现有两种说法,一是据《琴山琴录》中琴山先生的自述,认为是受清儒潘渭川的直接教授。天明五年(1785年)琴山先生在长崎邂逅清儒潘渭川先生,潘渭川是北京落第之士,偶乘商船来游长崎,并非久居。二人谈及琴事,琴道相和,村井琴山请潘渭川授己抚琴手势,又授《南风》《沧浪》及操缦矣。潘渭川先生也感慨道:“不思海外千里得知音者矣”。所以,一般认为,琴山先生琴艺师从清儒潘渭川。也有一部分研究中提到村井琴山的授业之师是潘渭川与张斐二人。张斐,字非文,初名宗升,号霞池,浙江余姚人,与度日琴人朱舜水是同乡。约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之后(具体年月不详)。张斐周游天下,四处结交遗民志士,曾自言“才卑而志远”,他曾为反清复明大业两度赴日乞师,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其遗作《莽苍园稿》以及《东国纪行》一诗中记录了其赴日的行历,据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刘玉才教授的研究,张斐乘船赴日的时间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同行者中还有东皋心越禅师的胞兄蒋尚卿。张斐东渡日本乞师的结果最终是没能成功的,但却无心插柳与日本数位儒臣结为挚友,其中与朱舜水的门人安东守约(号省庵)、安东守直父子虽从未谋面但却有过书信之交,二人互赠著作,品评诗文,成为挚友。安东守约十分敬佩张斐先生,欲拜其为师,成为一段佳话。据此看来,无论从张斐的生卒年份,还是其赴日行历都与村井琴山先生并无交集,张斐与安东省庵有过文教交流,也有谈及琴乐上的讨教,《琴山琴录》中卷所记九曲标注了是张斐传至省庵先生的,琴山先生拜请抄看省庵先生的琴谱,但仍以渭川先生手法弹之。按如此分析,张斐先生也只能算作是间接传授了。
(二)所藏之琴
1、续尾琴
此琴是筑柳川潘安东先生赠予琴山先生的。《琴山琴录》中附有安东省庵的《琴铭(并序)》,详细记述了续尾琴的来历,安东省庵受武冈素轩惠赠益王琴,十分珍藏,恰巧琴友吉村正定兄有斲琴之技艺,便对照这把益王琴打造了这张续尾琴。安东后裔如今把这张续尾琴赠给琴山先生,先生胜惜之。
2、蕉雪琴
此琴是琴山先生之友橘春晖拜请京师斲琴师鸣凤子模仿源子云的雷琴所制的一张琴,琴徽用蚌珠饰之,极为珍贵,故取名“焦雪”,琴山先生将其书斋也题此名。
3、兰思琴
此琴是安永元年(1772年)琴工村渊充房模仿藏于京师诗仙堂中的石川丈山先生所弹之琴斲制的,石川丈山这张琴是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先生的遗物,后流转到日本。村井琴山自觉仿制的这张琴有君子幽兰之思,故命名为“兰思”,藏于其琴室之中,是琴山先生常弹之琴。
4、玄响琴
此琴是琴山先生之友橘春晖得源子云遗物赠之,源子云得雷氏琴法,斲制此琴。琴腹龙池处有源子云的手书曰:“大和国法隆寺所藏开元琴之制,天明四年甲辰(1784年)之秋平安源龙造之”,琴山先生授友赠此宝琴,欢喜非常。拨弄琴弦,幽玄遗响,思绪万千,怀想亡人。故命名为“玄响”,将其置于琴山小隐琴室之中,并题室扁也为“玄响”。
5、古雁琴
此琴是琴山先生之友牧柴子斲制的,牧柴子得南郡雁回山之百年古桐良材,故斲之取名为“古雁”。琴山先生还附铭曰:维斯老桐,南山之岑,龙蛇护之,下临万寻,雷震其上,霹雳焚林,卓尔不烬,伐留雅琴,美合九德,徽修五音,水弦高张,清韵惜惜,雁回惊响,鱼聪不沉,秘弄互发,养君子心,兄弟制之,长助厥吟,既翕且谌,乐而不淫。
6、孝思琴
此琴是琴山先生享和二年(1802年)游于长崎时,其友市正后藤所赠的一张明琴,这张明琴的琴囊上记录了琴的来历,是明人钱氏(钱发喜、钱喜仝兄弟二人)孝养其母许氏制以此琴。故琴山先生命此琴名为“孝思”。
(三)所弹琴曲
《琴山琴录》中所收录十八支琴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为中卷中收录的传自省庵先生琴谱中的九支琴曲,分别为《调弦入弄》《秋风辞》《沧浪歌》《长相思》《瑶芳引》《离别难》《忆别》《霹雳引》及《子夜吴歌》。此九曲与东皋心越禅师《东皋琴谱》大同小异,村井琴山认为“九谱之内,沧浪之外,皆是俗传,其辞亦不雅训者多矣”。因而他将这些曲谱按潘渭川传授之法一一有过改动,并传给了其门徒曾士功。第二部分是收在琴录下卷中的自学琴曲九首,分别是《南风》《关雎》《鹿鸣》《五常》《越天》《初和》《大和》《小和》及《操缦》。这些曲谱都经琴山先生协音校订,独成一派。
三、崇雅贬俗的琴乐思想
村井琴山的琴乐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其所撰的《琴山琴录》中,其医学上尊崇复古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其琴乐思想的形成。无论从其选择老师、改订琴谱还是他对古琴功能的理解都无不体现出其崇雅贬俗的思想特征。
其一,琴山先生在选择老师方面,认为“二僧氏之所传皆为俗间之法……安知雅俗之分乎?”故为“尊雅”而选择了偶乘商船来到长崎的清代儒士潘渭川。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确视华夏之音为雅正之乐,反对胡夷之乐的侵入,古琴作为文人音乐的代表,古琴美学深受文人轻视胡夷之乐思想的影响,所以自古就有反对僧人弹琴的现象,如明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乐不妄传论”中就有排斥僧人弹琴的记载,认为佛曲是胡夷之乐,古琴应要传给文雅有德之人,村井琴山也是如此,认为“琴者圣人大器,而为乐之统矣,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潘渭川先生是中华之人、圣人之民,我与渭川先生“道同,则礼乐刑政固可相谋”,而二僧氏“浮屠氏之教,所奉者酉竺寂蔑之道也,道不同则礼乐刑政不可相谋也”。其实佛教早有“以琴说法”的修行方式,从古琴文献来看,对古琴美学思想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禅宗的顿悟说,琴乐与佛教也绝不应对立,琴僧是琴学和佛学两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不过琴山先生这种想法固然太过偏激,确也反映出其极度崇雅,复古的思想特征。
其二,琴山先生对琴谱的协音校订中可以看出他反对用繫音烦手,主张大雅至简,大音希声。他认为观朱子《仪礼经传通解》之诗谱中皆为一声叶一字,而今明清之谱,虽辞用古诗古曲,但手法则绰注吟猱,发拉泛罨太多,感慨道“岂取之君子者雅正之声乎哉?”除此之外,琴山先生还认为散、实之音才称得上中正平和,泛音空灵优美,用的过多便是郑卫靡靡之音了,可见其崇雅的极致了。
其三,《琴山琴录》的最后是其友所撰的跋文,提到琴山先生尊崇中正平和的雅正之音,一直将琴作为其修身养性的常御之器,秉承“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的理念,直至晚年身心平和而行方直,这便是其弹古琴的乐趣所在了。
四、结语
篇幅局限,仅从以上几点介绍日本江户琴士村井琴山的琴事活动,以反思音乐的雅俗之辨及中日两国文化的传播与变容。
参考文献
[1]琴山琴士.琴山琴录[M].剑阁山房,1806.
[2]武藤厳男.稿本肥後先哲遺蹟巻三[M].普及舎,1894.
[3]嚴晓星.高罗佩所记朱舜水琴事辨正[N].文汇报,2019-08-23(W10).
[4]岸边成雄,袁静芳.东皋琴师的琴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4(01):77-80.
[5]岸边成雄,罗传开.七弦琴—日本的琴学与琴士[J].音乐艺术,1989(01):48-54.
[6]岸边成雄,杨桂香.江户琴士探源(摘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04):10-12.
[7]曾小红.中国古琴在日本的传播情况[J].海外华文教育,2018(03):137-144.
[8]刘玉才.清初渡海遗民与中日文化认知——以《张斐笔语》《霞池省庵手简》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0,47(04):107-115.
[9]吴昌国.日本古方派医家村井椿学术思想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