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祖国越来越繁荣强盛,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由物质方面开始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城市不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本文分析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等美学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关于城市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城市的建设要更多地融入适合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增强城市的美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幸福感的结论。
关键词: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的发展,城市将不仅仅是人们单纯的居住场所,更是一种生活水平的象征和生活目标的追求,它象征的是这一区域的人民所追求的,这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追求的目标将不再是以前单纯的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的现代化场所,所以我们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环境艺术设计美,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近代以来城市迅速兴起,虽然有大量新城市的产生,城市的建筑也都有相似之处,但是每一个城市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城市通过不同的建筑方式或风格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你会发现城市的建筑即使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也会通过河流的分布,街道的样式设计,公园的布局,广场的建筑来表现自己独有的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于美感追求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动态功能,它能在人、艺术、科技之间引起情感的共鸣,好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迅速提升城市的时尚感和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的优美,能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它对城市的装饰感,可以让人们对某一座城市的印象好感迅速提升,让人们能够对这座城市产生亲切感和好奇心,进而引起人们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文化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来突出这座城市的人文特点,根据人们所喜欢的元素追求,设计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的形象代表,使城市更加丰富,更具有生命活力。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从表面到内在的展现出这座城市的中心思想和向往,更可以用来点缀原本孤单落寞的自然建筑。
三、历史人文系列
每座城市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它承载的不仅是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象征,更是一种历史的承载,他们是历史事件存在的证明。所以这种性质除了本身代表的文化形象,还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载体。城市现代化进程如经济发展一样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历史建筑会被进行重建,但那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往往能够成为这一座城市建筑的中心代表,我们应当尽力保留这种带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来对后人们进行展示,所以当一座城市具有浓厚的历史特色,城市的建筑设计者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把城市的建筑尽量地设计成符合历史建筑的特色,比如外墻的颜色设计的比较古朴素雅,建筑的屋顶可以采用传统的拱形,这样可以比较明显的展现出想表达的历史文化。当然,因为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追求和弘扬历史文化建筑当然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与周围的新建筑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把历史文化要素与当代的时尚建筑相结合,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
四、人工环境设计系列
关于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可以在建筑本身进行美观上的设计,还可以在城市的内部,比如花园内部设计,池塘布局,公路分布,公园等的布局进行设计。比如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办公楼前都可以安装一个特定的,只属于这个城市的代表物,也可以把这个城市的公园或者是池塘都设计成统一的特有的风格。
五、自然环境系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了众多建筑设计师灵感,许多城市都是依山而建依建设的,看中的就是独特又珍贵的自然环境。人工设计或许可以很时尚,但自然环境条件永远都是最养心养情的。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设计师要善于发掘,最大程度地展现出自然环境的独特和优势。
六、城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很多城市为了追求时尚,崇拜其他城市的风格,一味地模仿,一味地从众,导致失去了本来独有的特色而杂乱无章,没有代表性和美感。一些城市没有中心思想,一味依靠设计师的灵感进行施工,没有注重群众的喜好,没有可以用来长期珍藏和沉淀的闪光点,使城市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城市居民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设计师要综合各方面条件进行设计。
七、结束语
国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层次的追求越来越高,城市应该是心灵的港湾,养育一方人,也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环境特色,通过良好的环境艺术设计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命活力。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城市的特色,根据市民的总体意见,结合城市文化底蕴,进行科学的设计。相信在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努力下,智能的环境条件设计将为城市带来新的感动。
参考文献:
[1]朱力.基于艺术设计美学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探
讨[J].时代教育,2018(09):159.
[2]陈国雄.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审思[J].社会科学
家,2016(07):28-31+46.
作者简介:杨超群,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