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忙

2019-09-28 09:23王立群张潇
山东画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辅导班补习班吉他

王立群 张潇

在济南某艺术培训学校里,赵伟博一边咳嗽着一边认真地练习着吉他,两天后他就要跟随父母开始一场6000公里的西藏游,而等他回来的却是返程后的吉他等级考试。

同样在练琴的亚亚,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这个暑假她也要比往年忙碌得多。

愉快、轻松的暑期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了“加班加点”的代名词,每天穿梭在各大辅导机构的孩子们成了当今社会上“最忙碌”的群体之一。

提到即将开启的西部之旅,10岁的赵伟博微微皱起眉头,他说:“旅行完回来第二天就得考试了,可我还没有练习好,接着就得开始参加英语和篮球的培训了。”本来假期能和父母一同出去游玩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旅行结束后的吉他考试还有即将参加的暑期辅导让他的旅程显得并不轻松。而12岁的亚亚,原本能过一个轻松无作业的暑假,却被八门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仅要提前学习中学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还要趁假期培养对游泳、舞蹈、美术、音乐的兴趣。

培训学校门口有三五个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他们的聊天内容离不开“给孩子报了什么班”这样的话题。当问及原因时,一位家长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不趁假期補课,以后就赶不上了。不多学点技能在身上,以后怎么拿出一张有分量的简历。”

对于辛苦学习一学期的孩子来说,假期本是放松、娱乐的自由时间,但整天“泡在辅导班”,从事着比“996”工作制还要高强度的“工作”,幼小的身心是如何承受住这样的高压的,我们不得而知。也有孩子说,有些时候父母给报的辅导班太多,以至于他们并不期待放暑假,因为放假意味着自己换个地方继续上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假期为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成了教育界的大势所趋,孩子穿梭于各个辅导机构之间,也成了城市里的一种常见现象。

暑期补习对于父母而言,是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初衷,既能够保证孩子假期不懈怠,将来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又能够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同时找到一种照看孩子的方式。这样两全的方法,没有家长会拒绝,或许各大辅导机构就是抓住了家长这样的心理,开设了各种打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隔壁学霸都报名”的旗号进行招生的课程。

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占据着孩子课外的生活,经过平时一天的课堂学习后,还要像“赶场子”一样穿梭在一个又一个补习班之间。据《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其余62%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可见报名辅导班已是普遍现象。课内课外学习负担的加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情况,调查中显示,仅有23.99%的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而由闹钟或他人叫醒的学生比例高达76.01%,更严重的是,还有29.26%的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就被闹钟或他人叫醒。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许多家长在表示心疼孩子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当前竞争压力的无奈。

等候在培训机构门口的一位父亲说到:“假期给孩子报名了数学、乒乓球、高尔夫球、吉他4门课程,为了赶上班里的学习进度,必须得报名数学辅导课,况且孩子的同班同学都趁假期补习,我们也不能落下。课余时间打打球、练练吉他既能培养兴趣,又能学个一技之长,虽然苦点累点,但也是为了他好。”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逃脱不了“别人家孩子的”魔咒,当孩子委屈巴巴地跟父母商量能不能不参加这么多辅导班时,家长的苦口婆心和攀比心更胜一筹,孩子只得乖乖地背着书包穿梭在不同的培训机构里。孩子的忙碌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学校,当课堂上有八成以上的学生在补习班里提前学过教学内容,教师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时,那些没有上过补习班的孩子,只能被动地报名补习班学习自己没跟上进度的课程。慢慢地,教师、家长、孩子都习惯了这样的课下“加班”模式。

课外提前学习,让整个教学进度变得超前,这就是今天教育成功学的普遍核心。有的孩子在一出生,就被父母贴上“距离高考还有6574天”的标签,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发智力的早教课、培养兴趣的培训班、提前学习的辅导班,成了伴随孩子成长的“加油站”。但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童年是漫漫人生路的开端,没有哪一个马拉松冠军是赢在起跑线上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发展的,孩子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合适的时间选择适合的课程,将有益于孩子一生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之路还有很长,何不为他们留出自己的时间,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呢?

(编辑/李潇雨)

猜你喜欢
辅导班补习班吉他
我的吉他之路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自己做吉他
充实的双休日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自己做吉他
韩辅导班老师优于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