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冰
转眼,2019年已经过半。这半年来,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持续显现,但中国对外贸易仍然表现出很强的韧性,继续保持了较为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及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下,比邻而居的中国与东盟,其双边贸易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呈现出合作日益密切、活跃之势。
进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从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随着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企业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研发、自主品牌打造和产品质量提升,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品牌”升级。在这过程中,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迎来发展新契机,成为中国出口主打产品,占中国出口总值近6成。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生产和生活需求,中国对原油和煤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增加。
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相关情况,2019年以来,主要贸易伙伴持续分化,是中国外贸发展的一大特点。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对美贸易持续下滑,对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2019上半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为2918.5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5%,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向东盟出口达1645.2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7.9%;中国从东盟进口达1273.3亿美元,下降0.2%。
越南繼续保持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排名中,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位居前三位。其中,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中越双边关系的推动,近年来中越两国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双边贸易蓬勃发展,2019年上半年,越南仍保持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中越双边贸易额为699.3亿美元。而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东盟国家与中国开展双边贸易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互补优势,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仅排在中国—越南之后,分别为573.5亿美元、429.4亿美元。
睦邻友好关系助力双边贸易发展
从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比较来看,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在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表现依旧活跃。而越南、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进出口、进口、出口贸易额均在东盟10国中位居前三位。
而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政府高层的推动,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这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一带一路”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的助推,双边贸易发展有了广阔空间和众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