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
【摘 要】:目的:分析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和干预对策。方法:选择132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输液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优质输液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输液中的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皮肤完好患者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输液大厅老年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人性化和规范化的优质输液护理方法可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门诊是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主要场所,输液的过程中,老年患者会存在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老年患者的皮肤不够紧致,血管硬化现象较为明显,故而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着较大风险。针对输液风险,做好风险干预尤其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门诊收治的132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35例,男性患者31例,患者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72.8±3.7)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32例,患者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72.8±4.1)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且需持续输液250ml。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规范化和人性化的优质输液护理模式。
首先,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服务前,门诊的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老年患者在输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其了解输液中的注意事项。这里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规范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在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仔细核对老年患者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内容,在输液的过程中保证无菌配药,且药物即配即用,提高输液的有效性。
其次,在输液服务中,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血管情,科学选择穿刺的血管,从而减轻穿刺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与疼痛感。且门诊的医护人员还需协助老年患者调整患者的体位,在患者输液时重视巡视工作,检查患者的回血情况,防止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
最后,若老年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或出现皮肤红肿和输液速度明显减慢,则需及时拔除输液管。拔出时门诊护士应使用左手拇指向下按压患者进针部位的皮肤,同时将食指按于粘贴皮肤穿刺部位的胶布上,拔出针头,在拔出针头时严格控制拔出的速度,并帮助患者按揉扎针的位置,按压时尽量避开针眼位置。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穿刺皮肤概况。利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的穿刺情况,满意度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5.0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工作,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39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21例患者表示满意,6例患者表示一般,护理满意度为90.9%;对照组患者中19例表示非常满意,30例表示满意,11例表示一般,6例表示不满意,满意度为74.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皮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皮肤完好的患者为62例,皮肤完好率为93.9%;对照组患者中皮肤完好的患者为53例,皮肤完好率为80.3%。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完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过往的诸多研究当中,对门诊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合理融入健康教育知识十分重要,其能够积极地引导门诊护士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并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和总结老年患者在门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护士一方面要为老年患者提供输液服务,另一方面还需为老年患者普及输液的作用及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期缓解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内心的恐惧感,降低患者输液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从而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护士的护理效率也可得到显著提升。
在本次研究当中,采取人性化和规范化优质护理的老年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皮肤情况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既可让患者在护理工作前全面接受输液治疗的教育,也可让护理人员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干预对策,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提高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呈现衰弱的趋势,老年患者的皮肤更加松弛,且血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硬化问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服务的过程中,药液外渗和皮肤肿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穿刺部位容易出现淤青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在输液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和规范化的输液护理方式,明确老年患者在输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再者,采用该护理方式时,注射可处于完全无菌的环境当中,而且也可使护理人员更加关注巡视工作,严格执行老年患者输液交接班制度,第一时间发现老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解决对策,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输液服务,减轻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次研究中充分证明了采取全程的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策,能够十分显著地提高老年患者门诊大厅输液的满意度,同时也可减轻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现如今的门诊护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必要采取全程人性化和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有效强化护理治疗效果,帮助老年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王少区.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5).
海棠.护理干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故障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