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早干预!

2019-09-28 02:48陈霞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血压高血压

陈霞明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高血压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数人却并不重视其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是缺乏高血压病症的有关知识,再加上高血压的前期症状不明显,使得患者很难发现已经患上高血压。最近我国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近期发布的多数试验也证实了,高血压前期已成为当今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领域,成为预防前移的重中之重。为了避免高血压给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患者不仅应该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也应对早期的高血压病症进行提前干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主要的干预方式有两种,一是药物干预,二是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的方式是一旦发现自身有早期高血压的症状,立即服用降压的药物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1]。但这种方式的应用有着较大的弊处,一是患者并不知晓高血压的前期症状,因此不能准确判断,往往都是在症状表现的较为明显的高血压中期才开始进行治疗,但这时药物的早期干预已经失去了效果。另一个原因是无论什么药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没有完全确定自身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仅仅根据自身的判断胡乱吃药,不仅不会起到对应的效果,还可能因为药物服用混乱带来新的问题;第二种方式是非药物治疗,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方式以及食物疗法的干预过程。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治疗优势是比较大的,即使没有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对高血压起到预防作用。当然,这种方式对于高血压的前期症状也有着较好的干预效果。

一 高血压的概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血压升高是高血压的主要特征,高血压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也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发症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心、脑、肾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一种带有损害性质的临床综合征。由于高血压治愈难、发病时期长,因此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正常人来说,其血压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升高,血压值也在逐渐升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们的收缩压数值的变化。这种情况在五十岁以后会逐渐改变,舒张压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是脉压的升高。通过对高血压病症的不断研究,人们对人体的各个脏器器官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这就使得治疗高血压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相对应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更新。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即使是在同一水平上的高血压患者,对身体造成的危险也是不同的。针对这一情况,引入了高血压分层的概念,这种概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逐渐成为了主要的判断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点。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医生不仅需要参考既有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发病时间、具体表现及用药类型等情况,这样才能判断出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也方便了后续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的制定。在用药方面,应遵循4项原则,(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2)优先选择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每天给药1次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从而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3)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4)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物有效性和耐受性,兼顾患者经济条件及个人意愿,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二 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患病时间不同,表现出来的高血压症状也是不同的。在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早期,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太多的症状,部分人会出现头晕、疲劳以及四肢无力等。人们对于这种情况并不会在意,也不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认为自己只是休息不够,但实际上这时高血压已经开始影响到身體内的脏器器官。在病情进展的中期,情绪波动以及精神紧张等都会引起血压升高,并逐渐会出现各种明显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甚至晕厥等。这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若是患有急进型高血压,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不同程度的损害,中风、心梗以及肾衰竭等都是常见的由急进型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干预高血压前期的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和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生活方式干预应连续贯穿高血压治疗全过程。那么,如何干预前期高血压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增加钾摄入

众所周知,盐的量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影响是极大的,长期的食用过咸的食物,会导致高血压压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同时也会加重已患有高血压患者的病情[2]。因此,应减少盐的摄入量,不能以“口重”为理由“肆无忌惮”的摄入盐分,其中过量的钠会使患者出现多种高血压并发症,极大的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资料,正常人一天摄入盐的量不能超过六克,这也是一个用盐的界限,而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盐量的摄入。不仅仅是一日三餐,也要对平常的零食等进行控制,确保一天食用的总盐量不超过六克。在这一点上,很多病人怕麻烦或是找不准盐的量,就凭着感觉,但这样一来盐的多与少根本就不能够控制。六克的盐大约只是平常的啤酒瓶的一瓶盖量,在使用时可以用瓶盖衡量每天摄入的食用盐的量。

增加膳食中钾摄入可降低血压。主要措施为(1)、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2)、肾功能好者可用低钠富钾盐。

(二)合理膳食的摄入

合理膳食可降低人群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

(三)减轻体重控制热量的摄入

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和行为干预。在膳食平衡基础上减少每日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高热量的摄入(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类等)的摄入。因此,病人在平常的饮食中也需要注意进食的卡路里数,每天不应超过两千四百千卡。尤其是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更低,保证在一千八百千卡的量就足够了。

(四)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压水干平,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死亡风险。高血压的病人,尤其是早期的患者,应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并不是盲目的,首先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大小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建议非高血压人群或高血压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一7天,每天累计30一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另外,也需要保证体育锻炼的长久性,最忌的就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不坚持是主要的体育锻炼问题。高血压病人应自我约束,针对年龄偏大的高血压病人更要在家人的监护下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避免发生危险。

(五)禁烟限酒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和其他致癌物质,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加重病情的元凶。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吸烟会使血压有明显的升高现象,这一点应作为基本的医学常识向患者普及。同时,要督促病人改掉吸烟的坏习惯,避免病情的恶化。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

(六)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精神压力的增加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態心理。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减轻精神压力,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

参考文献

宋世春.中老年患者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19,(14):204.

蒲瑶.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J].特别健康,2019,(16):183.

金娇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特别健康,2019,(14):185-186.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血压高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Hold住,你的血压!
最怕啥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高血压界定范围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