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 焦贞皓 何庆
【摘 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10月到2019年2月本院收诊的58例脑梗塞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9例(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对照组29例(氯吡格雷),比较2组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法可有效提高脑梗塞患者预后质量及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前言:临床上,脑梗塞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特点的内科多发病及常见病[1]。近年来脑梗塞发病率随着民众生活压力、工作节奏、饮食习惯变化而相应增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疾病症状,目前以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居多,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血栓、抗氧化、抗感染、抗炎等相关作用提升患者治疗效果[2]。本文为系统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如下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7.10.04-2019.02.17期间本院收诊的脑梗塞患者,总计58例,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中,女14例,男15例;年龄42-81岁,平均为(58.72±6.24)岁;对照组中,女13例,男16例;年龄44-82岁,平均为(58.94±6.19)岁。比较上述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纳入标准】⑴精神正常、神志清楚,均符合脑梗塞病况。⑵58例研究对象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⑴近期手术外伤史、药物过敏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⑵行为障碍、言语障碍或视听障碍者。
1.2 方法
医疗人员首先应根据患者疾病状况予以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改善循环等基础针对性治疗。
1.2.1 对照组
氯吡格雷,方法:予以患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批准文号:H20123115;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每日一次,单次剂量为75毫克。疗程14天。
1.2.2 观察组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批准文号:H20051408;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口服治疗,每日睡前一次,单次剂量为40毫克。疗程14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2组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有效率指标数据。于患者晨起后对其抽取约5毫升的肘静脉血,离心完成后,超敏C反应蛋白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作相应检测。疗效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区间在0-20%之间,视为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区间在21%-49%之间,视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区间在50%-89%之间,视为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大于89%,视为基本治愈。治疗有效率=(基本治愈+好转+进步)n/29*100%。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上,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用“”的方式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脑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
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如表1。
2.2 比较2组脑梗塞患者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9.31%)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详如表2。
3 讨论
脑梗塞病因常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临床表现多为呕吐、恶心、肢体无力、亚急性起病、吞咽困难、轻度偏瘫等症状,严重时亦有急性昏迷、四肢瘫痪、死亡的风险,对患者心理健康、生存状态均有极大影响。以往采用氯吡格雷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物是一种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可抑制患者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且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但单一用药效果不显。随着医疗理念进步,现如今常以阿托伐他汀对该病患者作联合治疗,该药物是一种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炎、调脂作用的A还原酶抑制剂(羟甲基戊二酰辅酶),可有效逆转患者颈动脉斑块,减少患者炎症反应,抑制患者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氯吡格雷联用下可有效稳定患者斑块,减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效果显著。如文中表1、2所示,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比较亦可证明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单一氯吡格雷的用药效果更佳。此与杨蔚,赵婕青,丁小英学者[3]一文中结论基本一致,该文中将100例脑梗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以及联合组,前者采用氯吡格雷,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氯吡格雷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疗法,可有效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李爽,陈娟,刘科.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07):807-810.
马志刚,闫立荣,唐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hs-CRP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03):398-402.
杨蔚,赵婕青,丁小英.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03):409-4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