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村

2019-09-28 02:46李宇博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荷锄吊脚楼黄狗

李宇博

沿着蜿蜒绵长的江水,穿过遮天蔽日的山林,抵达资源——一座绵延着丹霞地貌的广西边城。

向南,与世人俱赞的国际旅游明珠桂林比邻;向北,与游人如织的国家5A景区湖南崀山接壤,略无阙处。静卧于资水源头,护一世质朴与恬淡,美得宁静。群山深处,幽幽村落,远离红尘喧嚣,遗忘纸醉金迷,用油灯照亮深邃的夜空。

车沿着原始的泥路,一摇一晃,艰难前行。清晨从县城出发,行百里山路,直到正午,太阳攀过头顶,我们终于越进深山,挺入一片幽静的小村落。

这里,精致的吊脚楼,星星点点,嵌入油油的绿色中;偶然落单的飞鸟,掠过山涧,啼声袅袅,和着流水潺潺,嘤嘤成韵;河畔小滩支着几根渔竿,标动鱼起,人乐犬欢;漫步于青石铺垫的小径,穿枝拂叶,柔和的秋风携着幽幽的清香,迎面吹拂;抬头,湛蓝的天,悠悠的云,牵着远处的山,将这份恬静轻轻环抱。水绕着山,山围着水,人如画中游。

穿过幽径,拨开最后一丛枝叶,一座小亭悠踞径旁,老乡颈披白巾,身着黑青侗布衫,三三两两,席地而坐,音轻笑浅,一腔乡音话家常。亭前小草坪,三五牧童,赤膊光脚,穿一小裤衩,手持细竹条,你追我赶,嘻嘻哈哈,笑声不断。旁边几头黄牛,肚子挺得圆圆鼓鼓,扑扇着双耳,轻甩着尾巴,时而埋头啃草,轻声低哞,时而望望牧童,昂首高吭。

夕阳慢慢坠下,吐出金色残阳,将悠然的白云镶上金边。最后一缕光,透过丛林,撒于溪水之上,熠熠生辉,晚霞从山坡上徐徐滑落,映照着村庄。

伴着落日的余晖,小牧童們挥舞着手中的竹鞭,骑上各家的黄牛,将嬉闹抛在山间。乡民们或荷锄,或背篓,带着一天的辛劳,悠悠地走回自己的小屋,将油灯点亮。

暮色已浓,雾霭从山谷中晕染开来,将村庄笼上一层轻纱,袅袅炊烟冒出,向空中升腾,与雾霭交织,如梦似幻,朦胧了整个村野。鸟鸣悄然隐退,蛙声和着虫鸣渐渐响起。

我们应邀住进乡里人家,踏进吊脚楼,洁净的木板在脚下“咔咔”作响,一条黄狗向我们走来,旁边跟着一只小花猫。主人摸摸黄狗的头,耳语几句,黄狗变得温顺友好,朝我们摇摇尾巴,转身开始跟猫嬉戏。

借着如豆的油灯光,主人已准备了晚餐,满盆黄焖土鸡,再加大盘青菜,一壶米酒香甜醉人。大人们一边小口抿酒,一边话家常里短,并不时往我们碗里夹来大块鸡肉,憨憨地微笑,示意我们多吃。

饭后,端一杯清茶,倚于吊脚楼檐下。转朱阁,低绮户,点点灯光从门缝中渗出,与月光交融,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正起舞弄着清影,星辉透过朦胧清影,伴着细碎虫鸣,渐渐揉碎在静谧的夜里。微风徐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芳草的气息,沁人心脾。

远处,一个火把撩拨着淡淡的月色,若隐若现。接着,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黄狗低头,“咕噜噜”地哼唱,摇摆着尾巴朝火把奔去,屋内传出几声孩子的啼哭,夜归人迎着浅笑钻进家的怀抱。

夜深,油灯渐灭,一幅无须雕琢的画卷,在星月的看护下渐渐沉睡。

我揽月入梦——青山绿水间,汽车沿着蜿蜒的水泥路面,驶出大山。身后响起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雅致别趣的吊脚楼被电灯照得通彻明亮。

点评:

作者独辟蹊径,避开众人瞩目、人山人海的名胜古迹,游历广西资源一个僻远的小村庄,以恬静温婉的笔调,从大山深处发掘人性的单纯善良——钓鱼荷锄、设酒杀鸡作食,如桃源者,怡然自乐。与此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和简单的乡里生活,乡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苦一天,晚上归家点亮油灯,悠闲自得,让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的繁华喧嚣、霓虹闪烁。结尾,以梦托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偏远乡村既脱贫致富,又保持原始清新的自然环境的信心和愿望。

猜你喜欢
荷锄吊脚楼黄狗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黄狗和红公鸡
春日乡间即景
山城吊脚楼
植树节(1)
清明种树
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
小黄狗
说与做
吊脚楼“直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