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跃于近代中国政坛的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抗战胜利后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即通过改良的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中间路线。国共内战爆发后,中间势力对中间路线的认识产生巨大的分歧,继而围绕中间路线的实质与前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论战是近代中国民主人士对国内外时局认识相异的产物,最终因国民党政府的高压政策而噤声,因此论战双方并未讨论出实质性的结果,但这一结局促使了中间派认清现实并进而向中国共产党靠拢,推动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关键词]中间路线;中间势力;民主党派
[作者简介]彭瑞康(1995-),男,汉族,安徽亳州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 K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9-0018-03
中间路线又称中间道路,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产生于国民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之外的民主党派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索。各界民主人士及其组成的政党、团体被称为“中间派”“中间势力”或“第三方面”,他们一方面呼吁实现民主和宪政,一方面调和国共两党冲突,希望以和平的改良方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局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恢复谈判,中间势力再度活跃起来,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中间势力产生分化并展开了一场关于中间路线的大讨论。论战双方依据各自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认识,围绕中间势力、中间路线及政协路线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作为一种改良性质的政治主张,中间路线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近代中国注定行不通,但这次中间路线大讨论却表现出知识分子对和平与进步的渴望及对祖国美好前途命运的向往。
(一)何谓中间路线大讨论
中间路线大讨论是一场关于中国战后建国问题的论战。
1946年5月22日,张东荪正式提出了“中间性的政治路线”这一概念,主张建立一种介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制度,即在政治上倾向于英美式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经济上倾向于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随后施复亮发表《何谓中间派?》《中间派的政治路线》等文进行声援,阐釋了中间势力的概念、社会基础及中间路线的核心内容。自此,中间路线思想形成理论体系。各民主党派纷纷通过宣言、声明或决议等对中间路线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
随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和平建国的设想宣告破产,中间势力产生分化:一部分人主张坚持中间路线,意图拉拢国共两党重回谈判;一部分人认清现实,逐渐加强与共产党的联合,为人民民主革命助力;另有青年党和民社党,完全倒向国民党。1946年12月22日,上海《文汇报》的一篇社论率先对中间路线的立场提出质疑,引发很大的社会反响,关于中间路线该何去何从的大讨论便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1947年下半年,国共内战的攻守形势出现根本转折。国民党政府战局不利,对民主人士的言论不再容忍,而是以政治手段否定中间路线。关于中间路线的讨论随之偃旗息鼓,其后虽又有人再度扯出中间势力的大旗,但已难成气候。
(二)论战双方的观点
1946年7月,施复亮在《何谓中间派?》中对中间势力的阶级基础、手段和目标等进行了论述,代表了中间势力关于建国问题的思想成果。在阶级基础上,指出中间势力既非中立派,也非调和派,而是中间阶层的代表,“中间阶层占着全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民族企业家、手工业者、工商业从业人员、知识分子、小地主、富农、中农等,都是今天的中间阶层”①,所以“中间派的立场是大多数人民的立场,中间派的主张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②。在手段和目标上,指出中间路线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改良的、不赞成暴力的革命的行动”来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绝不能为少数特权阶级所操纵”的政治目标、“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目标和“自由主义”的思想目标。于是,中间路线成为中间势力的政治纲领,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兼亲苏美”的外交政策为核心的中间路线理论。在国共内战胶着之际,施复亮进一步发展其中间路线思想,提出政协路线在本质上就是中间路线。而在“代表官僚买办资本家和大地主的右翼党派所走的反动的政治路线;代表工人贫农的左翼党派所走的革命的政治路线;代表中间阶层的中间党派或中间派所要走的改良的政治路线”③等三条政治路线中,只有中间路线才是“代表全国人民共同要求和整个国家真实利益”的政治路线。另外,施复亮提议使民盟成为“一切‘第三方面协力推动民主运动的公共组织”④,以形成在政治上“强大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发挥独立的政治作用”⑤,并呼吁国共双方停止内战,恢复和平,回到政协路线上来。
民主阵营内部对中间路线的态度不尽相同。张东荪、石父、公孙求等人支持中间路线,而马叙伦、李平心和伍丹戈等人对中间路线表示质疑,其中关于“第三方面”能否存在以及政协路线是否就是中间路线成为中间路线大讨论的焦点。马叙伦认为“现在是民主和反民主的斗争尖锐化了,所以只有反民主的政府和民主的民众两方面,不能有第三方面”⑥,否定了“第三方面”及其中间路线存在的必要性。李平心在马叙伦观点的基础上对施复亮“政协路线就是中间路线”的说法进行反驳,强调政协路线“不是中间派的路线,而是为要求民主、和平、独立、统一、进步的各种社会力量所共同接受的路线”⑦,符合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要求,而不仅仅是施复亮口中“中间阶层”的利益要求。李平心还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形势以及中间势力自身的情况,分析认为中间路线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民主建国会的伍丹戈同样赞同马叙伦的观点,指出政治路线只有左右两条,施复亮所言“第三条路线”在本质上也是属于民主阵线的一部分,因此不必单独作为“第三方面”而存在,以免对民主阵线形成阻碍。此外,思想界还有一批文章围绕中间路线的现实基础、前途命运等开展论战。
(三)论战的结果
1947年10月5日,施复亮以《“中间路线没有现实的根据”吗?》一文回应他人对中间路线的种种质疑,认为马叙伦、伍丹戈等人的观点是在断章取义,坚持第三方面的存在是“铁的事实”,同時表明对自己政治主张的坚持⑧。此时,关于中间路线的论战已进行到白热化,国内形势也出现转折,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方面则由于战事失利,不再容许这种不利于“凝聚力量”的声音继续存在,加紧了对民主人士的迫害。1947年底,国民党政府宣布作为各民主党派代表的民盟为非法团体,予以强行解散,之后其他民主党派的活动也相继转入地下。于是,中间路线失去了现实基础,中间势力希望和平改良的愿望破灭了,关于中间路线的讨论无法进行下去,只能宣告破产。这场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论战并没有形成实际的结论和成果,事实上,由国民党政府对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的政策也能看出,走中间路线的想法只能停留在想法上而已。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恢复组织、与共产党公开合作并对过去“中间”的说法进行批判,表示放弃中间路线。在中共中央提出召开新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后,民建、民革、民进、致公党、民促等民主党派也纷纷左转,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此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会在国民党的支持下打出“新的第三势力”的旗号,企图再次挑起关于在中国实行中间路线的讨论,以延缓共产党统一中国的步伐。与前不同,在这次讨论中各民主党派均对所谓“新的第三势力”进行反击并揭露了其政治阴谋,在论战中取得了势如破竹的胜利。这次论战成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舆论先声。
(一)国内民主派人士对局势把握相迥异的结果
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使得中国社会遭受巨大的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战后人心思定,民众普遍憧憬和平。此时国共实力相对均衡,均无法在军事上轻易消灭对方。1945年8月底,中国共产党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要求“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⑨,民主人士大受鼓舞。随后,政协会议的召开及政协协定的达成,更是使得民众看到了和平建国的曙光。基于以上社会背景及对时局的把握,部分民主人士认为,以和平的方式建立联合政府是人心所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至于即使在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他们依然希望双方重回政协路线。事实上,他们对国民党假民主、真独裁的面目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寄希望于国民党也正是他们政治上幼稚的表现。
在民主派中的另一部分人看来,第三方面“飘忽性多于稳定性,矛盾性多于统一性,情感超越于经验,实践落后于理论,妥协性有时损害斗争性,复杂性有时削弱锐利性,空想色彩有时掩蔽政治利益”⑩。尤其是在国共内战爆发后,和平建国的愿望已经破灭,为了实现民主与自由,所谓的第三方面便应该站到共产党的一边,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做坚决斗争。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及社会现实认知的差异,夹在国共之间的民主党派对中间道路的理解背道而驰,论战便不可避免的开展起来。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关注与影响的结果
中间势力在战后的发展以及其后中间路线大讨论的展开与国际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出于战后世界格局的考虑,美国希望中国能够“结束一党专政……容纳国内其他政治党派……推进中国的和平、团结和民主的改革”?。1945年12月的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对以上观点表示了肯定。另外,美使马歇尔在华期间也曾表示“少数党必须团结与组织一个自由主义分子的集团,使他们能够在两大党之间,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平衡力量”?。与此同时,主张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在英法两国得到了社会认同与政治实践,如英国工党的上台组阁及法国的“第三大党”社会党得以与共产党、共和党两大党的联合执政。以上国际因素都给中国的中间势力以极大的鼓舞。
美苏的支持和英法的榜样作用促进了中间势力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中间势力的内部分化。因为,各党派民主人士对于国际形势和国外经验的看法不尽相同。如傅斯年就曾表示“希望英美能做一个新榜样,即自由与社会主义之融合”?。同为民主人士的杜明却认为不论是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还是法国内阁中的各党,都不过是一丘之貉,没有本质区别。中间势力内部对于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国外经验的认识有着较大的分歧,他们均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各持己见,希望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道路,便因此展开关于中间路线的论战。
(一)中间路线大讨论在整体上是积极的
这场民主党派之间关于中间路线的大讨论虽然并未引领着近代中国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从整体上看它的积极因素依然占据主要方面。首先,从论战的出发点来看,论战双方都是希望中国能够走向和平、民主、自由、富强,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能代表绝大部分中国人民的愿望的,且中间路线的支持者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目标也基本吻合,甚至论战双方也都认同将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其次,从论战过程中的理论方法来看,论战双方尤其是施复亮能够熟练运用阶级分析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探究中国的社会情况以及中间势力的社会基础等,是比较难能可贵的,这对于推动知识分子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共产党靠拢是有大裨益的。最后,从论战的结果来看,通过中间路线大讨论,各党派各界人士最终认识到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根本行不通的,中间势力只能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进行选择,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合理性也在此期间彰显无遗,这就为他们在国共战争的关键时刻认清是非,实现与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合作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二)中间路线大讨论在实践中存在消极影响
在这场论战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两面性暴露无遗,同时,中间势力在政坛上活跃一时乃至于聒噪喧嚣,并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支持民主的进步力量以迅速实现国家统一。中间势力在国家道路问题上只是寄希望于国民党政府能够采纳他们的意见,进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而不敢去争取自己把握方向和命运。施复亮在论战期间便声明自己“不曾梦想过要争取什么领导权,就是整个中间阶层和所有中间党派似乎也还没有人具有这种企图”?。且这种讨论在客观上分化了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其无法团结一致,取得革命的胜利。之后国民党又暗中支持所谓“新的第三方势力”来倡导践行中间道路,便是希望再次挑起中间路线的讨论,以拖延共产党胜利的步伐。
①②施复亮.何谓中间派?[A].俞祖华.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第2版现代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41-344.
③施复亮.中间派的政治路线[A].魏宏远.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56-166.
④⑤施复亮.第三方面的组织问题[A].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史教研室:批判中国资产阶级中间路线参考资料第四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196-199.
⑥马叙伦.论第三方面与民主阵线[J].群众,1946(10):16-30.
⑦李平心.政协路线是中间派的政治路线么?[A].罗竹风.平心文集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566.
⑧张丽丽.施复亮中间路线思想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4.
⑨徐辰.宪制道路与中国命运中国近代宪法文献选编1840-1949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91-292.
⑩李平心.论“第三方面”与民主运动——兼与施复亮先生商榷“中间派的政治路线”问题[A].中国往何处去——时与文周刊政论选辑[M].上海:时代文化出版社,1949:14-38.
?彭卓毅.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185.
?彭卓毅.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260.
?傅斯年.评英国大选[N].大公报,1945-7-30(2).
?施复亮.“中间路线没有实现的根据”吗?[J].时代批评,1947(9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