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文言文教学似乎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顽疾。文言文教学,是重“文”还是重“言”?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应有怎样的突破?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视“言”,即重视语言点的学习,但是这样做会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把握文章的精华所在,也使文言文阅读成为“鸡肋”。“言”与“文”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优秀传统。学生理解了文字也是为了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情感、文章的魅力,因此不能只让学生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掌握上,而应该深入文章,感情悟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这是语文教学之旨归。
清华附中赵谦翔老师提出所谓“绿色文言教学”,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在于“熟读精思”。而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实验中学的韦学军老师在他的文章《文言教学“趣”中求》中提出了“导入激趣”“竞赛生趣”“编演剧本”等有趣的方法。这些观点对笔者颇有启发。
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鸿门宴》这篇课文为例,探讨如何在“言”的基础上扬其“文”,使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一、情境导入,初识英雄
列夫·托尔斯泰曾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强烈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笔者在《鸿门宴》中是这样导入的:
(PPT展示)“彼可取而代之!”“嗟乎!大丈夫当如此!”
师:面对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出巡的车马仪仗队伍,项羽和刘邦脱口而出,分别说了这两句话。请大家结合自己对项羽和刘邦的了解,猜一猜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呢?
生1:“彼可取而代之”应该是项羽所说。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轻时志向便极为远大。在项羽看来,项家的没落是“拜秦始皇所赐”。这个与生俱来的结,在秦始皇威风豪华的车队的刺激下,会更加激发出项羽内心的野性,所以话中带着咬牙切齿的恨。而泗水亭长刘邦,身为秦朝的一个地方小吏,吃着秦始皇给的俸禄,用着秦始皇给的权力,跟秦始皇没有仇恨,只有对更加富足和更大权势的向往,所以只会说出羡慕的话。
生2:刘邦比项羽大24岁,他在各方面都要比项羽成熟老道,而且日子过得悠闲,不像项羽那般压力大,所以他会基于美妙幻想,而说出“当如此”这样轻松的话。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荣格曾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和刘邦的不同性格在鸿门宴中可见一斑。那么鸿门宴到底是一次怎样的宴会?项羽在宴会上又呈现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下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精读文本,初品英雄
欣赏文学作品,往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件,捕捉关键词语,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后,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品读,合作讨论,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的解读和赏鉴。
师:在鸿门宴前、宴中、宴后,项羽到底有何表现呢?
生:1.项羽接到曹无伤密报。2.项羽设宴招待刘邦。3.项羽赞扬赏识樊哙。4.项羽默然接受玉璧。
问题一:项羽接到曹无伤密报,作何反应?这可以见出什么端倪?
学生讨论后发言:项羽“大怒”,因为当时项羽兵力四十万,刘邦兵力十万,力量悬殊。加之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出身又高贵,怎能容忍一个混迹市井之人王关中呢?由此可见,项羽不仅性情火爆,而且心性很高!
这一举动无疑暴露了项羽英勇有余、智谋不足、独断专行、缺乏政治远见的性格。作为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面对军情密报,本应与重要谋士、将领细商策略,他却一人独断,目中无人,逞匹夫之勇。
问题二:在宴会上,项羽为何如此安排座位?
教师提示:古代座次尊卑有序,君臣相对时,君主南面,臣下北面;宾主相对时,则宾东向,主西向:长幼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按此理推断,宴席座位,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位次最下。
生:在鸿门宴上,作为东道主的项羽和项伯东向而坐,居最上位,而作为宾客的刘邦却北向而坐,位次还不及项羽的谋士范增,而虽是谋士却也是宾客的张良则西向坐,位次最下。项羽自高自大的性格于此显露无疑。
问题三:项羽“留沛公与饮”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生:不能认为这是项羽精心策划的阴谋。席间,范增一再以玉珏暗示项羽,要他借机除掉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由此可见项羽并未作此打算。
问题四:如何看待项羽对范增举玦、项伯出面保护的“默然”?
生:在杀刘邦的绝好机会面前,项羽本该当机立断,但他却不予理会。项庄舞剑,项伯出面保护,而项羽亦不做表态,说明他对自己的叔父不能觉察,任人唯亲,从而错失了良机。由此可见项羽不仅不善于用人,而且优柔寡断。
师:对于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加责怪,反而大加赞赏,他当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生:项羽大概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唯恐留下“不义”之名,而损其“威”,伤其“信”。
问题五: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如何,为何会有不同?
生:项羽接受白璧,置之于坐上;范增则是受而置之,并用剑撞而破之,还说了一番气话。可见项羽对刘邦借故逃脱尚未醒悟,因为他太相信自己的实力了;而范增深知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谏言未被采纳而恼羞成怒。
问题六:如何理解项羽的“义”?
生: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可恰恰是这个“义”,导致了他的悲劇结局。古人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见,只要行为恰当,就可称为“义”。但是,“义”也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从报恩的角度,项伯向张良通风报信,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可称为“义”,但此举却纵虎归山,又可谓之不“义”。
两军对峙,项羽不忍杀刘邦,终使他逃脱,最后却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因此,对敌人的“义”,就是对自己的不“义”。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造成他悲剧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问题七:鸿门宴一节被公认为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部分,它预示着项羽由成功逐渐转向了失败。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种变化的趋势,或者说是项羽悲剧结局的预兆?
生:项羽在绝对优势下,有勇而无谋,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刘邦在劣势下,知人善任,忍辱负重,随机应变。项羽姑息养奸,又自絕敌营内应;而刘邦有奸必肃,能屈身讨好敌营的人,使之为己效力。
三、融会贯通,解读英雄
在司马迁笔下,项羽的形象不仅立体而且丰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自身的矛盾性格。在鸿门宴中,有些人认为项羽看起来是妇人之仁,但在巨鹿之战、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时,项羽又呈现出不一样的姿态。
为此,笔者向学生提供巨鹿之战和项羽之死的原文材料。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事件的推演过程,而且通过合作赏鉴,使学生对项羽所呈现出的多面性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通过咀嚼品味,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凯旋时的不可一世;在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时的铁汉柔情;为诸君快战时“必三胜之”的自负和尚未醒悟;虽身陷重围,却临大敌而不乱,从容指挥的镇定和勇武;“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执迷不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的知耻重义……
师: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大多时候是怒,而很少笑。在拒渡乌江时,项王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人们常说“好汉不哭,英雄难笑”,那么作为一个 “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何在此一笑呢?
生:这人生最后一笑,活现出项羽当时的神态—高傲、自负。为了尊严, 他下定决心拒渡乌江,为的是守住自己的尊严、人格和血性。当然,项羽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天要亡他,这个笑含有歉意。
师:有一种英雄,即使受到挫折和苦难甚至在死亡面前,都不能夺走他的骄傲和从容。项羽用他的武功和战绩,在本可以逃脱的时候,却很潇洒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人格的不屈与悲壮!正所谓一个人的生命不允许被别人取走,却任凭自己处置—这就是项羽—司马迁笔下的悲剧英雄!
四、合作探究,领会英雄
师: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投影)《史记·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司马迁的观点,使学生对项羽有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再通过小组讨论来评价项羽。
学生评价得头头是道:
“在太史公眼里,项羽是一个英雄。他极力描写项羽的个人勇猛,能征善战,有以一敌百之勇。然而,项羽始终只能是个英雄,而成就不了称王称霸的帝王。这与他的性格和处事能力有关系。”
“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除去辉煌的战功,项羽本身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哪怕在他英雄末路之时。他虽然自傲,但也确实傲到了骨子里,他宁可痛快战死也不要回到家乡靠同情而称王。他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不同凡响。”
“项羽只能是一个有情有义、有勇无谋、有霸王之力而无霸王之志的英雄,他成不了一个深谋远虑、心怀天下、知人善用的帝王。他连自己失败的原因都搞不清楚,这样的人可以打天下,却做不成帝王。”
……
此外,笔者还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使学生深入其中,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更好、更深入地探究学习。笔者课后还向学生推荐视频《国史演义:盖世英雄项羽》,这个视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使学生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感受项羽的人格魅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文言文教学“道阻且长”,必须做到“文”“言”并重,通过搭建桥梁,以课文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或导入,或赏鉴……实现阅得广,思得深,探寻“文”之魅力,如此方能使学生爱学文言、乐学文言,达到“文”“言”相长的目的!
(本文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Z17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