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亮,郭丹萍,徐鹏飞 ,沈芝莹 ,王海波
(1.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5,2.安徽华邦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 235000)
城市水源受到工厂、养殖污水排放等影响,河道水质较差,严重影响到居民在城市中的生活体验。河道生物稀少,鱼类死亡率较高。经过统计河道污染来源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该市共辖五个区,黑臭河道共73条,排污口数量较多,造成了城市河道水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因此,为了对水环境加以改善,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生态修复迫在眉睫[1-3]。
表1 污水来源调查
通过对城市河道现状进行分析,河道的治理必须融合各种技术,才能达到经济、长期、高效的水环境修复方案[4-6]。经过分析,采用生物制剂+纳污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人工增氧的方案进行河道治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对城市黑臭水河道水面垃圾进行清理,并保持河面干净整洁。
(2)对水面的浮萍进行清理,增加水体透光度。
(3)使用生物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式进一步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和维护,改善河水水质;生物治理主要作用是减少水体污染的负荷,控制河道水体中的藻类数量,从而对河道水体生态系统进行重建,有效提升河道景观效果,改善水体水质。生态工程主要包含纳污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和人工增氧措施,构建河道生态系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环境条件。
城市水环境较为复杂,生物酶制剂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仅仅一种制剂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在该城河道治理时,采用多种酶制剂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进行处理。选取的生物制剂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选用生物制剂
该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工程主要包含:纳污生态浮岛、人工水下森林和人工增氧。各工程具体结构如下:
(1)纳污生态浮岛。浮岛框架采用纤维强化塑料管,框架内置密度小于水的浮力材料,单个单元宽为2 m,长为4 m,组合而成的浮岛面积为50 m2,各个单个单元之间使用绳索进行固定。浮岛框架使用拉杆浮力装置,是用高分子网状纤维对植物进行固定,结构轻便,易于装卸及搬运,同时可以满足坚固和耐久性要求。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应该选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增强对城市黑臭水的纳污能力。
(2)人工水下森林。人工水下森林是对生物膜技术的应用,是一个为参与到水体污染物净化的微生物、原生动物等生物提供的可以附着的生活环境的设施[7-8]。
人工水下森林采用高分子树脂制作,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是一种模仿水草结构组成的人造“挺水植物”群落。经过高分子设计的人工水下森林原材料成为丝状滤膜,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具备了比其他结构更强的纳污能力。同时在进行膜合成工艺时,可以加入大量的活性基团和强极性基团,可以将微生物制剂和酶制剂牢牢固定,成为微生物的固化载体,从而达到最佳的反应速率。
(3)人工增氧。使用河道曝气技术进行突发性河道污染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是根据河道在受到污染后,水体内将会缺氧的情况,在人工作用下向水体中人为增加空气(氧气),从而加快水体中氧气的恢复速率,恢复水体内部喜氧生物的活性,从而达到改善河道水质,净化水体内部污染物的目的。
(1)城市黑臭水水环境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生物制剂进行水环境修复。
(2)提出使用“纳污浮岛+人工水下森林+人工增氧”生态治理工程措施,对城市河道黑臭水进行治理,结合生物制剂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