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谭 晔 段国东 袁 枫
扎根青海高原的吴永国,奋战在柴达木找油找气最前沿。
●扎根高原盆地,吴永国为国找油攻坚克难,永不停步。摄影/袁 枫
6月底,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花土沟,东方物探青海物探处承担的青海油田重点勘探项目——干柴沟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在作业现场,一位脸庞黝黑、身板结实、目光坚毅的技术人员正和项目人员一起研究勘探技术问题。他就是这个处物探方法研究所副所长吴永国。
吴永国,39岁,水族,物探在读博士,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在被喻为“人类生命的禁区”的柴达木盆地从事野外地震采集工作,他的强项是破解勘探技术难题,他的用武之地是雪域高原柴达木,英雄岭是他展示才华、为国找油找气的主战场。
1980年6月,他出生在贵州荔波贫困山区的一个农村水族家庭,父母过早离世让他从小就学会自立。200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成都理工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2007年,他从物探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签约到东方物探,被派到柴达木盆地实习。
从贵州到青海,从鸟语花香的天府之国来到不毛之地的柴达木盆地,从海拔-100米的地方,来到了海拔3000米的地方,蓝色的天空、黄色的戈壁、黑色的石油,构成了盆地的三原色,也充斥了吴永国的全部视野。
柴达木的冬季特别寒冷,一天早上,他出去检查放线。当时刚下过大雪,气温零下30摄氏度。没走多一会儿,他的胡须、眉毛花白,手脚冻得发抖。晚上回到驻地,他开始发烧,做噩梦。
艰苦的环境曾一度让他困惑:少年时代的梦想是走出大山,现在却又走进更大、更荒凉的大山,我该怎么办?地震队工作环境与期望反差太大。
实习结束后,他有两个选择:留在青海,或者到国际项目上支持。青海物探处总工程师对他说:“小吴,留下来吧,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一个人的品质,柴达木盆地虽然艰苦,但却是一个能够实现石油物探人价值的地方。”
没想到,这一留就是12年。12年来,吴永国跑遍了柴达木盆地的山山水水,亲身参与并亲眼见证了东坪国内最大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发现、英雄岭百万吨产能的建成投产、三湖地区纵横波联合采集的勘探突破。这一路充满了艰辛汗水,但也收获满满。
英雄岭地区高寒缺氧、地形复杂,构造破碎,地震攻关历经“五上五下”,久攻不克,是世界级地震勘探难题。2011年,吴永国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现场项目《英雄岭复杂山地地震采集试验攻关》。
吴永国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他负责项目开题设计、野外现场试验、技术研究及报告编写工作。项目运作进入到中期,英雄岭勘探攻关到了最较劲的时候,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如果不调整方案,攻关工作可能会前功尽弃。
攻关区域海拔将近3800米,气压和含氧量都只相当于东部平原的70%,头晕脑胀、胸闷气短、鼻血不止,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就会做各种各样的怪梦,随即惊醒,但他始终坚持,没有倒下。
短短一周的时间,针对技术难题,吴永国拿出了3套方案,进行了11轮次论证,最终,确定项目技术方案,解决措施得到了中石油股份公司、青海油田公司领导专家的认可。炮道密度达到普通山地三维的5倍,横纵比提高60%,原始资料信噪比提高了2倍以上,为取得高品质地震资料奠定了基础。吴永国结合这次攻关撰写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国际同行大咖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吴永国说: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我们追求更高,攻克世界级难题,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柴达木盆地地表条件十分复杂,为提高资料品质,突破盆地勘探技术瓶颈,2012年,东方物探在柴达木盆地平台三维项目首次采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效采集技术。此前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吴永国作为技术实施第一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
他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同时,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精心做好工程设计方案,全面做好该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支持,结果三维资料品质大幅度提高,采集日效高达7040炮,创下当时国内陆上勘探采集日效最高纪录。
近年来,吴永国作为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了国家重大专项《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配套技术》、中石油集团公司重大现场项目《G3i地震仪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试验》和《低频可控震源及配套处理技术现场试验》等多个重大项目,为这些重大项目成功运作并获得技术成果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吴永国先后主持完成10个三维、9个二维重点项目,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均达到并高于甲方合同要求,地震采集项目一次性通过甲方验收率均达到100%。冷东三维项目是盆地首个采用低频可控震源施工项目,针对低频可控震源激发单炮能量弱和干扰比较大,他通过进行详细试验分析并优化野外施工参数,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确保了采集质量。
2017年,柴达木盆地首个施工面积最大和炮数最多的尖顶山三维项目实施,吴永国作为现场技术支持负责人,开展详细可控震源关键参数试验并合理优化可控震源六大指标,实现了国内首个可控震源动态滑动扫描高效采集技术规模化生产应用。通过项目研究形成柴达木盆地复杂区“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系列,使可控震源应用由43%提高到96%,新采集地震资料品质大幅度提升,为发现和落实东坪和牛东大气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永国常说:“我之所以选择留在柴达木,就是想用我学的专业知识,实实在在练真本事、干实事,为找油找气贡献一份力量。”
●2018年,吴永国(左五)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参与柴达木盆地横波试验。这是他和东方物探横波技术攻关团队在作业现场。 摄影/袁 枫 蔡星星
横波勘探号称是地球物理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解决气区成像的勘探利器,但受制于装备、技术等多种因素,这么多年来,全世界始终没有大的突破。2017年青海油田公司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部署了800千米的多波二维地震勘探工作,东方物探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了3台横波可控震源,开展多波勘探技术攻关工作,吴永国作为多波勘探现场技术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
此前,横波震源在全球从未大规模应用过,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更是与常规勘探有着天壤之别,吴永国感到巨大压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技术突破的重大责任。在项目启动试验阶段,吴永国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咨询了很多专家,但是得到的试验剖面,还是“光板”一张,项目在等着改进技术方案施工,吴永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时,专家团队远在河北涿州。为了快速解决技术难题,吴永国的生活进入了“线上+线下模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与专家线上沟通,寻求解决方案;线下频繁往返于工地与营地之间,到现场查看资料。工区的地形属于硬碱壳地,在上面行车如同坐着高频过山车,短短30公里的道路得跑上2个小时,第一天把胃里的酸水都吐出来了。后来也有了经验,去工地前索性就不吃饭了。吴永国拟定了一套又一套施工方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桌面推演,终于在最短时间里拿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获得全球首次宽频高品质横波资料。
在第88届美国国际地球物理会议上,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伊尔玛兹教授对吴永国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横波资料,BGP非常厉害!”接着,他连续向吴永国提出4个技术问题,吴永国均顺畅回答,尹尔玛兹教授连连点头称赞,与会专家学者报以热烈掌声。
扎根高原12年,吴永国针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采集技术难点刻苦攻关,锲而不舍,取得了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先后发表技术论文3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编写技术标准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2018年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同时入选中国石油集团科技英才培养人计划。
眼下,吴永国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他继续结合高原盆地勘探难点、热点技术难题,攻关不止,并在紧张的科研生产中攻读博士,立志扎根高原盆地,永做勘探先锋,在科技创新中践行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