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英雄传奇与英雄词作

2019-09-27 02:57湖北王兆鹏
名作欣赏 2019年31期
关键词:辛弃疾英雄

湖北 王兆鹏

时间:

2019 年8 月17 日

地点:

友谊会堂

主持人: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曾经介绍过,有人在网上做过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把唐宋时代的诗人、文人的生平足迹记录下来。这不是诗词爱好者做的,而是王兆鹏先生带领他的团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今天的主讲人就是王兆鹏老师。“七天七堂课”我们请的每位学者,都是薪尽火传的代表人,他们是大师级的教授,他们的导师也都是大师级的,莫砺锋教授的老师是程千帆教授,陈尚君教授的老师是朱东润教授,王老师的老师是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王老师不仅是唐代文学学会的理事,也是宋代文学研究的权威,是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的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今天王老师专门挑选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大词人辛弃疾来讲,希望通过他的讲述能增加我们对古代词人和词作的理解。接下来把时间交给王兆鹏老师。

王兆鹏:

谢谢骆新先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所喜欢的宋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辛弃疾。宋代词史上有三位英雄人物,有两位大家很熟悉,一位是岳飞,还有一位是文天祥,这两位和辛弃疾一样,都是英雄人物,但是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岳飞是从小想当英雄,最终成了英雄。文天祥是压根没想当英雄,他是一个高富帅,年轻的时候是一个Playboy,但是最终成了英雄。辛弃疾是从小想当英雄,却始终没当成政治上军事上的英雄,但成了词坛上的英雄。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辛弃疾。

辛弃疾一直以英雄自许,他的英雄意识非常强烈,他有一首词说:“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词中说,少年时,我想当国防部长,当将军,立了功,配上帅印,再找一位美女佳人陪伴。事业爱情双丰收,那才叫爽。等到我的理想实现了,一定要饮上一千杯酒来庆贺。

三十五岁,青壮年的时候,他在南京写了一首词。当时他从北方回到南方已经十多年了,但一统天下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想辞职回去闲居,又怕被天下英雄耻笑,很郁闷,于是写了一首词《水龙吟》,词里说:“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到老年,有词说:“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尊”是使动用法,“尊中国”就是使中国受人尊敬。用现在的话说,如果重用我,我会让中国雄起。我虽然胸中有万卷书,但沉沦民间,没有人顾念我。

辛弃疾自诩为英雄,那他有没有英雄的特质呢?接下来,我们要问,什么样的人物算英雄?汉末应劭《人物志》里面,有对英雄的定义:“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原意是,英是精粹优秀的草,雄是卓越不群的野兽。因此,人们把智慧和武力两方面都非常卓越的人称为英雄。英雄有什么特质呢?“聪能谋始,明能见机”。从字面上说,英雄是有智慧的人,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能够做出规划,能够预见事情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英雄是战略家,深谋远虑,有远见卓识,而不只是看到眼前。“明能见机”,是善于把握机会。光是有战略规划,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抓住战略机遇付诸实施,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这就是“聪能谋始,明能见机”。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对未来有规划,而且能够把握机会,但还要有胆量决断。“气力过人”,强调个人的力量。“勇能行之”,是说有勇气把战略思想付诸实践,有强大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智足断事”,是说智慧足以决断,看透事物的本质,然后做出决定,付诸实践。汉代张良和韩信就是这样的英雄。辛弃疾是否具有“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气力过人,勇能行之,知足断事”这样的英雄气质呢?

辛弃疾天生一副英雄长相。文天祥是白富美、高富帅,是美男子。而辛弃疾天生是一个武将,身高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一瞪会电死你,眼光里透着一股特别的威严。精神壮健如虎,武功非常高强。

接下来讲辛弃疾的几件传奇故事,看看他的英雄行为。

他二十二岁的时候,率众起义。南宋是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是金人占领区,淮河以南是南宋的领土。辛弃疾出生在金人占领区的山东济南,他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因此,自小就立志统一天下,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找到了机会。1161 年,金主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军队南下侵宋,行前预收老百姓五年的税赋,弄得民不聊生,于是中原百姓纷纷起来造反。辛弃疾也召集了两千人起义,隶属于义军将领耿京部下,任掌书记,相当于秘书、参谋。他率众起义,不是为了当绿林好汉,而是想借助耿京的力量,共同完成恢复大业。不久,他们就招募了到二十五万人,开始时耿京的部队只有一两万人。

这件事情,体现了辛弃疾什么样的特质呢?辛弃疾为什么不早不晚,要在1161 年率众起义呢?这体现了他的“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这一年金主完颜亮率众南侵,中原民怨沸腾,军队南下后北方相对空虚,起义的军队能够发展壮大。辛弃疾趁着这个机会带领两千人起义,正当其时。那辛弃疾为什么不自己单干,而要投奔耿京呢?这可以看出他的深谋远虑。辛弃疾两千人的队伍容易被官军剿灭,所以要投奔耿京。他为什么不是一个人而是带领两千人投奔耿京部下呢?有两千兵力的投名状,能壮大耿京的队伍,容易获得耿京的信任。果然,一到耿京那里,就担任了主帅的秘书参谋,可以参与决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辛弃疾善于谋划,也善于把握时机。

辛弃疾到了耿京部下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之前他认识一个和尚叫义端,义端手下也有几千人反抗金人的统治。辛弃疾就说服他加盟到耿京的部队。但没想到这个家伙是个投机分子,没几天就把辛弃疾掌握的帅印给偷走了。耿京非常愤怒,说你推荐了个什么人,把帅印偷走了,这要军法处置——杀头的。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如果我抓不到义端夺不回帅印,我自己提头来见,不用你杀我。辛弃疾预料义端投奔了金人,判断他会走小路逃到金兵营地。于是,抄小路截住了义端。义端一看辛弃疾来了,吓得要死,说,我会看相,你前身是犀牛,力大无比,求你不要杀我。辛弃疾毫不犹豫,手起刀落,当即结果了义端的性命,夺回了帅印。从此耿京更加信任辛弃疾。

遇到突发状况,辛弃疾单枪匹马去解决,可以看出他的勇气。义端可以召集几千人的队伍,也不是等闲之辈,但见到辛弃疾追来,吓得要死,只能求饶。这从侧面可以看出辛弃疾有过人的武功。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辛弃疾武功有多么高强,但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能够想象得出辛弃疾的武功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我特别敬佩辛弃疾。他书读得那么好,武功还那么高强,哪来的时间呢?我们现在光读书都嫌时间不够用,小朋友玩都不让玩,一天到晚读书做作业。可辛弃疾又读书又习武,文武双全。

第三件事情,是决策南向。什么叫决策南向呢?耿京召集了二十五万人的军队以后,辛弃疾向他建议,把这支军队拉到南宋以求发展,这就叫“南向”。这件事情,在《宋史·辛弃疾传》里只有一句话,说“劝耿京决策南向”。我们要追问的是,辛弃疾为什么要劝耿京决策南下,投奔南宋呢?

原来这支起义军队面临着生存危机。什么危机呢?刚刚说过,金主完颜亮带着一百万军队南下,气势汹汹地打到长江边上,在采石矶,遇到南宋军队英勇抵抗,渡江的金兵被击退。完颜亮命令第二天继续渡江,如有临阵脱逃着,格杀勿论,士兵逃跑就杀班长,班长逃跑就杀排长连长,这样人人自危。当晚发生军变,部下把完颜亮给杀了。群龙无首的金兵撤回了北方。与此同时,金朝的新皇帝世宗继位登基。金世宗即位后,下了一道大赦令:“在山为寇,下山为民。”意思是义兵只要放下武器,回到家乡,一切不问,如果不投降,就要当作寇盗剿灭。这样,很多义兵纷纷解甲归田。其他的义军部队全部解散,耿京、辛弃疾这支军队也就独木难支。金朝几十万的正规军回到北方之后,要平灭耿京这支义军是很容易的。正因为如此,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看到了军队的危机,于是说服耿京把这支军队拉回南宋发展。这也体现出辛弃疾的“聪能谋始,明能见机,智足断事”。危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他就预感到危机,并为部队谋划出路,以摆脱危机。

第四件事情,是生擒叛将。这件事情更有传奇色彩。辛弃疾说服耿京投奔南宋之后,耿京派他的副手贾瑞和辛弃疾等十一人,到南宋的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面见南宋高宗皇帝。宋高宗听说一夜之间南宋就可以增加二十五万人的军队,非常高兴,立马封耿京为天平节度使,相当于军区司令员,辛弃疾也被封了官。辛弃疾一行兴冲冲地返回山东。刚到海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连云港市,接到情报,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二十五万的部队全部溃散。

面对这样的危机,辛弃疾会怎么办?他是满心欢喜想率领二十五万军队回到南宋,结果这二十五万军队烟消云散,怎么跟南宋交代?那个时候没有视频,没有照片,没有二十五万军队的凭证。现在首领耿京被杀,辛弃疾怎么向朝廷证明说耿京实有其人。在这危急关头,辛弃疾做出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冒险决定,活捉叛徒张安国,带回南宋,交给朝廷审讯。他带领着五十人马,潜回到山东,到有五万金兵驻守的军营里,看到张安国正在和金兵将领喝酒。辛弃疾如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酒席上把张安国抓起,快速用绳子捆绑,单手擒上马,飞奔而去。

有人怀疑这可能吗?当时没有现代化的飞机运输设备,辛弃疾怎么可能快速从金兵营地离开?先别急。我们来看看辛弃疾的战略思想。辛弃疾在《美芹十论》和《九议》说到过他的战略战术:“臣闻天下无难能不可为之事,而有能为必可成之人。”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要有能做而且一定能克服困难做成功的人。言下之意,我辛弃疾就是这种“能为必可成之人”。

辛弃疾十一岁的时候,就跟随他的爷爷深入金人的后方去侦察敌情,了解情报。所以辛弃疾有强烈的情报意识,所谓“知敌之情而为之处者,绰绰乎其有余矣”。这在那个时代很难得。想来辛弃疾回到山东之后,肯定是先派人侦察敌情,了解金兵什么时候比较松懈,好趁机去抓人。“事有操纵在我,而谋之已审,则一举而可以遂成。”是说了解敌情以后,做好周密的战略部署,就可以成功,因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是谓至计”。辛弃疾又说:“今之论兵者,不知虚实之势、缓急之序。而是以力搏力,以首争首。寸攘尺取以觊下,譬之驱羊以当饿虎之冲,其败可立待也。”今天谈兵的,不了解敌我双方的虚实,只管硬打硬拼,无异于把羊群赶到老虎阵里,白白送死。辛弃疾应该是经过缜密侦察,充分掌握敌情后,做了周密的准备和部署,事先埋伏在金兵营地,再出其不意地突然出现在金兵酒席宴会上,快速把叛徒张安国绑起来飞奔而去。等到金兵将领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消失在夜幕当中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一定会被刷屏,成为网络热点,成为网红中的网红。

辛弃疾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巨大的生命危险去生擒张安国,而不是就地暗杀了完事?为什么要奔波几千里把叛徒送到临安?这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人生战略规划。

辛弃疾原想带着二十五万军队回到南宋,做一个投名状,作为日后在官场晋升的资本。二十五万军队没了,他要做一件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活捉张安国,既可以做人质,张安国可以证明二十五万军队的存在,也可以向南宋君臣展示自己非凡的智慧、盖世的武功和超人的胆略。

辛弃疾是战略家。他三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1172 年,预料到金朝六十年后一定会亡国,结果到了1232 年,金朝统治下的汴京被蒙古人占领,金朝的末代皇帝逃出汴京,金朝垮台。辛弃疾预料得一年都不差。作为战略家,不是瞎猜,他曾经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阐述金朝为什么一定会灭亡。

辛弃疾既能预料到金朝的灭亡,自然也会为自己的人生出路做出规划和战略安排。果然,生擒张安国之后,辛弃疾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南宋作家谢枋得就称赞他“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闵八陵之不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俘馘。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亦大矣!”宋孝宗知道这件事后,也很欣赏辛弃疾的才干。洪迈《稼轩记》里说,辛弃疾“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简深知,是说皇帝对臣下的信任和重用。辛弃疾回到南宋后,仕途升迁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我们比较一下与辛弃疾同时的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张孝祥是状元出身,升迁最快,十年就到了安抚使,也就是省军区司令员这个级别。辛弃疾花了多少年的时间呢?花了十五年的时间。范成大后来做到了副宰相,在四人之中官是做得最大的。但他到省军区司令员这个级别,用了十七年的时间。陆游一辈子都没到这个级别。比较而言,辛弃疾的仁途还是比较顺利的,只是由于他归正人的特殊身份,加之傲岸的个性,不善于与人合作,每任官职都做不长,经常受到长官和同僚的排挤。所以,他在官场上,干得不如意、不开心。

下面再说一件事情。淳熙二年,在湖北湖南的交界处常德,发生了一场茶商叛乱。茶商因为政府收税太重,无法生存,于是就武装反抗朝廷。首领赖文政纠集了四百人,从湖南的常德很快打到湖北,最后打到江西和广东。朝廷派了两万正规军去镇压,都没有搞定;调换了三任提刑,相当于现在省公安厅厅长,也无济于事。最后派辛弃疾去,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辛弃疾就彻底平息了茶商的武装叛乱。因为这次平定茶商叛乱的功劳,两年之后,辛弃疾就升迁做了湖北安抚使。

辛弃疾武功高强,智略过人,但只是牛刀小试了几回,没能在战场上大展身手,建立不世功勋,是一个悲剧英雄。不过,词人的不幸却成就了词坛的大幸!他没有成为政治上军事上的英雄,却成为词史上开疆拓土的英雄。下面我们来欣赏他的几首英雄词。

《一枝花·醉中戏作》写道:“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他有擎天的千丈巨手,可以扭转乾坤;胸中有万卷书,可以济世安邦。希望功成名就之后,腰挂黄金印,像英雄一样在大街上被人簇拥着前行,尽显威风和气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应老朋友陈亮的请求而创作的一首壮词。唐宋词,大多是柔婉的小夜曲,而辛弃疾的词,却多是激昂雄壮的进行曲。《破阵子》是英雄辛弃疾壮词的杰出代表。词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酒后,他把灯芯挑亮,拿起寒光闪闪的宝剑,感叹宝剑长期闲置无用。恍惚之间,他梦回年轻时点兵沙场的情景:军营里,将士们斗志昂扬,磨刀霍霍,人人都在做出兵前的战斗准备。有的在大块吃牛肉,有的弹奏着进行曲,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如果直说将士们吃牛肉听音乐,就太通俗、太直白,没有诗意韵味。于是,词人用“八百里”和“五十弦”两个典故来表现。我们熟悉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知道这五十弦是指弦乐器,泛指乐曲。“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就是塞外演奏着乐曲声,歌声琴声笛声响彻云天。

这“八百里”是什么意思呢?这“八百里”啊,原来是一头牛的名字。《世说新语》里记载,大土豪王恺,家里养有一头很珍贵的宠物牛叫八百里驳,这头牛一天可以跑八百里,像骏马一样,王恺非常喜爱。有一天,他的朋友王济带着人来到他家,说,哥们,你平时箭术高明,今天咱俩比试比试,如果我射中了,你就把八百里驳送给我。王恺自恃箭术高明,就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让王济先射。没想到王济一箭中的,赢了,得意地对手下人说:赶快把牛杀了,取牛心来下酒。不一会儿,牛被烤熟,王济取了一块牛排扬长而去。这个故事原来是说两个土豪赌牛。这“八百里”的字面,让我们想象到连营八百里战场的雄壮场面,知道八百里是一头牛的名字,就可以理解“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麾下战士,分食牛肉。而这牛肉非同一般,是上品牛肉,是名贵的牛肉,以表现将士出征前的豪迈。就像唐人王翰《凉州词》里写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样的乐观豪迈。“八百里分麾下炙”,如果用日常语句表达,是“麾下分八百里炙”,但写成“八百里分麾下炙”,句法挺异,富有陌生化效应。七言的常规句式都是“二二三”式,“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这种句式。而“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三一三”句式,读来就有一种特别的劲道。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写出兵时的场景、出兵后与敌人作战的场面,很富有镜头感。匹匹战马像的卢,风驰电掣。的卢,也是用典。《三国志》记载,刘备在襄阳,骑着的卢马逃命时,不小心掉进檀溪水中,的卢马一跃三丈,从溪中飞腾上岸,最终使刘备脱险。这个典故,不仅写出战马的名贵,也写出匹匹战马英勇飞驰的场面态势。战斗的场面十分激烈,双方对垒激战,箭如雨下,弓箭的响声如同电闪雷鸣响彻云霄。这样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战争情景,在词史上前所未见,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了却君王天下事”,意思是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收复北方失地,使南北一统。“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说完成统一天下的社会责任后,个人生前立功,身后留名青史。词的最后一句,突然转折,说“可怜白发生”,可惜人老了,头发白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还没实现,不免让辛弃疾焦虑郁闷。

这首词是倾斜式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对称式结构。双调也就是两阕的词,一般来说,上片写一层意思,下片写另一层意思,上下两片平衡对称。而这首词,直到下片的最后一句才陡转。结构的不平,体现出内心的失衡不平。词的表面极为雄壮,但深层里是极度的悲凉。

另一首《鹧鸪天·有客概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鬓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既是一首英雄赞歌,也是一首英雄悲歌。年轻时那么英气勃发,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与敌人拼死搏斗。至老来,英雄无用武之地。胸中的万卷兵书,却变成了隔壁农民用的种树书。一世英雄,成了种树的专业户。历史颠倒错位,造化弄人呀!

辛弃疾是英雄人,写的是英雄词。他在军事上没有建功立业,但在文学上屡建奇功,成了词坛的大帅、词派的宗主。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老师用如此慷慨的语气和语调跟我们分享了辛弃疾。今天请来的是两位中学生,一位是来自文来中学,我到文来中学讲课,就是用了您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我专门提到这就是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先生作的。我们请了文来中学非常著名的学生,在上海诗词比赛当中获得第一名,也是中国诗词大赛的参赛选手,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钱子昂。还有一位也是文来中学的,现在已经保送七宝中学了,叫侯尤雯。先说说你们听完的感受,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王老师。

侯尤雯:

今天很荣幸听王老师的讲座,全程听得热血沸腾,之前只了解辛弃疾的词作,对他的生平没有这么深的理解。今天是拓宽了眼界,对辛弃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钱子昂:

我之前一直比较喜欢辛弃疾词作的,这次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他的英雄气概,我曾拜读过王兆鹏老师关于辛弃疾的著作,真的是大开眼界。王老师对辛弃疾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

王兆鹏:

谢谢你们的鼓励。

主持人:

两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可以和王老师进行交流。

侯尤雯:

我想问一下王老师刚才讲了一些辛弃疾的词,包括他的经历,着重于体现辛弃疾的英雄气概,但是我们知道辛弃疾还有一些婉约词和晚年不做官之后的闲适词,王老师对于这些词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王兆鹏:

辛弃疾四十三岁罢官以后在江西上饶住了很多年,写了很多闲适词。辛弃疾写英雄词,是激情似火,但写起爱情来,可以说是柔情似水。他在平定茶商武装叛乱后,给太太写了一首词《菩萨蛮》,其中有两句写的是“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想象妻子登楼遥望自己的情景,很温馨。唐宋词中很多爱情作品,是婚外恋情。像辛弃疾这样写词怀念妻子的很少见。他还有一首《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请问是谁说丰年?

钱子昂:

是蛙声说丰年。

王兆鹏:

你太有才了。理解非常正确。如果是乡间老农说丰年,就很平常,蛙声说丰年,就有味道。连没有情感的青蛙都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将要到来的丰收,那人的喜悦就可想而知了。

钱子昂:

我听说辛弃疾还写过大量的给其岳母祝寿的词,可惜今天您没能讲到。

王兆鹏:

是的。我在“喜马拉雅”有四讲,其中一讲专门讲辛弃疾的闲适词,还有山水词,最后一讲是艺术成就。每讲二十多分钟,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听听。

钱子昂:

我对辛弃疾写闺中少妇思念的词有一些看法,他把君王之间的关系比作爱情。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王兆鹏: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他平定茶商武装之后在江西赣州写的。平定茶商武装以后,他的期望值非常高,觉得这次朝廷肯定要给他一个重要的职位,没想到是安排他去湖北襄阳做一个文职官员:京西路转运判官。他非常失落,“西北望长安”就是望临安,望都城,望朝廷。他知道宋孝宗非常信任他,可是旁边的大臣有很多人不太喜欢他,老是压制他,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表达他的一种对时间流逝、不可逆转的焦虑。水流得那么快,山是遮不住的。时间流逝得那么快,也是无法逆转的,体现了一种生命焦虑。他回到南宋已经十几年,自己也四十多岁了,可还是一事无成,什么时候能够“了却君王天下事”?他很茫然,很焦虑。

侯尤雯:

刚刚王老师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慨。但是在好多古诗词选本的注解里说,是表达了当时南宋百姓、北方沦陷区的百姓想要恢复统一的愿望是阻挡不住的。您是什么看法?

王兆鹏:

这是传统的看法。因为原来人们不太了解这首词是什么时候写的,只是一种经验化的解释,有些想当然。我专门写过一篇论文来考证作者这首词的创作年代和创作心理。我们读词要身临其境,要知人论事,要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上,才能对这个作品做出准确的解释,而不是泛泛的理解。

主持人:

我来问三位一个问题,辛弃疾写的词作很多,有很多词好用典故,但是有两种评价,一种是王国维,非常喜欢辛弃疾不着痕迹的用典,说“几于神者”。但也有人说辛弃疾用典太多了,很难读懂。李清照的词为什么流传得比辛弃疾要广,就是因为李清照不太用典。三位怎么看待辛弃疾的用典,对诗词传播是好事还是有负面影响?

钱子昂:

首先有人说辛弃疾用典太多了,用典不着痕迹,辛弃疾的那首非常著名的《贺新郎·赋琵琶》,给人感觉非常自然,不像江西诗派中的一些人有刻意卖弄之嫌,而且用典有更多的感染力,我支持他用典。

王兆鹏:

创作有技术难度的问题,写诗词,也要有技术含量。辛弃疾词用典特别多,有的用得特别好,比如《西江月》写酒醉:“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以手推松曰去”,有动作,有神态,有对话,好像是脱口而出,天然生成。其实是用《汉书·龚胜传》里“以手推常曰去”的典故,辛弃疾只改变了原典的一个字。用得多么巧妙!用典也是一种传承,中国诗词和书法,都讲究传承,要有来历。书法,不能光看你写得好看不好看,还要看每一笔是从哪学来的,从哪变来的,是从王羲之哪个字来的,还是从颜真卿哪个字来的。无一笔无来处,这样写的才是正宗。诗词也一样,如果仅仅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用典故,没有来历,就淡薄如水,淡乎寡味,也显示不出学养水平。比如“的卢飞快”,如果说骏马飞快,就空泛,只有一层意思,而说“的卢飞快”,就多了一层艺术想象的空间,让我们联想到刘备骑的卢马飞越檀溪脱险的故事。这一句,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用了典故,就把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现实人物事件和历史人物事件糅合在了一起,蕴含非常丰富。用典,还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法。有些意思不好直说,就通过典故来曲折表现,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在今天,用典过多,确实会增加阅读的难度。但古人写作,本来是写给有文化、有文学修养的人阅读的,是写给内行人看的。普通读者读多了就会懂,由读不懂慢慢地变成读得懂,可以享受成长进步的乐趣。

主持人:

最后请三位挑一首你们特别喜欢的宋词。

侯尤雯:

宋代我最喜欢的词是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词,因为他本身心情的原因,本身志向雄壮,但是经历比较悲剧,注定了词中会有两重状态。像辛弃疾的《破阵子》,满怀报国的豪情,但是他在南宋安顿下来了,没有去南方,到了晚年在南方创作出大量的闲适词,晚年看到繁华的景象,又看到村居的美好生活,有没有可能晚年会想,我这么一直北伐,会不会破坏了南宋的和平景象,晚年他会不会被南宋的生活感动而产生一种矛盾的感觉。

钱子昂:

我最喜欢的是南宋姜夔的《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和辛弃疾有过一点交集,姜夔的词非常清空,其实他和辛弃疾有一些像,两个人仕途非常失意,后来辛弃疾当官了,姜夔却连官没得当,只是一个布衣百姓,但是他对南宋朝廷非常愤怒,流露出难以拯救的无奈之情,又被他化为非常淡雅的景象,表面平静,实际上暗流涌动。他对陆龟蒙很崇拜。

王兆鹏:

你们二人对宋词懂得真多啊,这表明上海中学生古典诗词的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我最喜欢的宋词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非常潇洒。苏轼看透了人生,觉得人生总是难免风风雨雨,难免挫折磨难。他的《水调歌头》不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吗?既然知道人生像自然界一样难免经历风雨,那么风雨来时就应该坦然面对,而不用悲观失望。有了蓑衣,就可以遮挡风雨,我们对人生的风雨有了精神准备,一旦风雨来临,就像有了蓑衣,可以从容应对人生的风雨,乐观地应对人生的挫折。经历了风雨,也就觉得风雨很平常。经历多了,人生也就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风不再是风,雨也不再是雨,风雨和晴天没有什么不同。经历过了人生的逆境,逆境和顺境也就变得一样,都可以从容面对。我们希望大家都记住苏轼的名句,也是他的人生宣言:“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潇洒洒、坦坦荡荡地过此一生。

主持人:

词里的语境是发生变化的,少年时读和经历一些坎坷再读这些词,意思是不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词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国维说的人生三重境界,就用了这首词的最后几句。我们一起高声朗读,来结束今天的讲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猜你喜欢
辛弃疾英雄
英雄犬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辛弃疾是一名剑客
辛弃疾也是“及时雨”
重走英雄路
辛弃疾作词限酒
绛红英雄谱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