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苑,郭璇,马捷,倪珂
(1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重庆虎溪炮校是重庆大学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在重庆大学城办校时间为1953—196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苏美冷战局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军事力量转移部署的军事院校之一。其核心力量为二野特科支队,1949年南京转移至重庆,1951年进驻重庆铜梁,1953年搬至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镇(时巴县区域),1962年与郑州炮兵学院合并。办校22年,为我军培养了近万名炮兵军官和技术骨干,是我军教育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1969年虎溪炮校旧址转让给国有企业虎溪电机厂,使用至今。
2.1.1 苏联式高校产生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在“中苏友好”的国际环境下,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学习苏联社会的建筑技术与思想,大范围邀请苏联专家到我国进行建设指导,参照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大学制度调控全国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构建文理科综合大学和单科院校并精简专业,建立与计划经济同构、与产品计划生产直接挂钩的教学制度,强调学习与生产相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中国实现了高等院校在全国范围内的调配,大多数院校具有自己特殊的专业功能,并由相对口的国家部委管理。因此,对军事院校学科设置与校园建设更加规范化[2]。
2.1.2 苏联式建筑特征
“第一代社会主义建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新古典主义、民族形式以及个人崇拜。具体的表现为平面规矩,集中式入口空间,立面呈严谨的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延伸,古典式柱廊高大,组成立面“三段式”结构,“三段”指的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3]。细部装饰上由中国传统建筑符号体现民族特色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立面上利用特有的符号或伟人雕像来加强建筑形象的可读性,并传递政治意义,如红色标志“红五星”、“党徽”等。
2.1.3 苏联式建筑设计思想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对我国教育、建筑的形象表达都有深刻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工业技术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当时国内高校教育强调学习苏联特色,注重技术因素,并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这些思想在炮校建筑布局中也体现出来[4]。
“中国固有式”大屋顶的复古形式在新中国刚成立、学习苏联的初期,因经济限制,自觉修正为现代简洁建筑形式,体现朴素、国际化、实用的要求,对应美学观念,用细节装饰建筑;随着学习苏联热潮的高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对“民族形式”的强调,官式大屋顶再次复兴;1956年后,因中苏分歧脱离学习苏联模式后又被摒弃,但仍尊崇古典建筑轴线对称、规范比例;到1959年,纪念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设计又恢复了民族特色的复古建筑思潮。
虎溪炮校营房的建设是在1952年,正处于全国学习苏联的初期阶段,因此虎溪炮校建筑形式相对简洁现代,具有经济适用性,造型朴素,未采用大屋顶形式,但仍具有古典建筑的对称空间与造型比例特点。
2.2.1 虎溪炮校旧址现存建筑要素
虎溪炮校历史上共占地1.5万km2,为砖木结构平房,依山地丘陵而建,现存占地面积约800亩,历史建筑类型丰富,但均为苏联式建筑风格。虎溪炮校现存历史格局较完整的是学员宿舍和校官宿舍区,电机厂在接收炮校后基本延续了原居住功能,并在炮校时期建筑的外围新建多层宿舍以满足居住功能。同时,还有实训操场、礼堂和服务类建筑如食堂、军人服务社、照相馆、理发店、游泳池等,以及营门门柱等构筑物与反映时代精神的标志、标语等。
2.2.2 集会型建筑——大礼堂
礼堂是校园典礼、大型集会、文艺演出的厅堂,类似于现在高校的多功能厅,是由近代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教堂建筑演化而来,属于教辅建筑。炮校大礼堂作为全校的标志性建筑,体量最大,设置在训练场轴线端头高出训练场2m的基座上,周边道路徐缓而下,气势宏大,在校园中占统领地位。建筑为砖木结构,能容纳1600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机厂时期,大礼堂功能置换为电影院,并加设了售票室、围墙、铁栅门等(图1)。长方形平面,山花坡屋面,中轴对称,四面开设门窗。因经济限制,壁柱、台阶、栏板、扶手等均采用最简单形式,并无苏联式的精致形象,然而集中式的山花入口、高大的壁柱、对称的立面格局,竖向玻璃长窗,轴线对称,构图严谨大气,神似西方古典建筑。在木质窗框上则采用了中式元素。东侧墙面上方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反映炮校时代精神。室内两排柱子将空间划分为中部高大的集会空间与两侧交通辅助空间,类似古典巴西利卡平面形式。利用天花突出舞台与观众席,观众席地面呈缓坡上升,舞台空间高大,声响效果好,便于当时的文艺演出和集合会议。室内色彩为红、黄、绿,象征社会主义理念的蓬勃希望。
图1 炮校旧址大礼堂
2.2.3 服务类建筑——食堂
炮校公共食堂均布于各宿舍片区之中,方便学员与教官的就餐,体量较大,在宿舍区占统领位置,有专人负责集体伙食、洗涤等内务工作,其他成员则可以全心投入到军事训练和生产工作中,反映了集体时代无差别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思想。
食堂选丘陵低矮处平整场地而建,周边道路略高于建筑地坪,可看到较为完整的屋顶形象。均为典型苏联式建筑,高耸的山花面为主入口,屋面中高两侧低,设置高侧窗以采光通风。平面形式有L型、T型等。一、二、三食堂外立面均为白色粉刷墙面,青砖收边,色调统一,屋檐下设八一军徽,写有标语,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集体时代精神。而马家院旧址食堂采用米色砖砌外墙,质感细腻,硬山收山,造型精致(图2)。
图2 炮校旧址食堂建筑
2.2.4 宿舍类建筑
炮校宿舍建筑整体历史格局保存较好,尤其是校官宿舍片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宿舍平面尺度不大,学员与校官均住在类似的住宅单元中,满足基本住宿需求,反映了消除阶级差别的思想(图3)。
图3 炮校旧址宿舍类建筑
52栋苏联专家楼为唯一一栋两层别墅,专家撤走后由学校政委居住,现虎溪电机厂老红军后代居住于此,曾有剧组在此取景。平面为长方形,东南立面主入口设柱式门廊,其上为二楼小阳台。一层布置客厅、警卫室、台球室;双跑楼梯上二楼为小客厅、套间式双卧室和卫生间,功能简洁,尺度精巧,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屋面为双坡L型,正立面设山花屋顶,青砖白墙的上中下三段式。窗户上方有铁制雨棚支架遗存。基础周边做明沟排水,墙角设有通风排气口以防水防潮。苏联专家楼是炮校旧址中质量最好的建筑,代表了当时的建筑水平。
校官及学员宿舍均为单层双坡屋顶,常在正立面设入口山花,有的设有砖砌柱廊。通常为4~6个等面积的房间呈一字形布置,门窗外开,造型简洁。部分宿舍为满足厨房、储藏等功能,则在前面或后面加设方形体块以增加使用面积。
部分校官宿舍外墙为鲜艳的红色与黄色墙身,反映社会主义苏式建筑朝气蓬勃的精神。
宿舍建筑山墙面一般都写有标语,如:“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等,充分反映了热火朝天的集体建设时代面貌。
2.2.5 标志物——虎溪炮校大营门
虎溪炮校东南西北各方大门入口都设有营门门柱和值班室,现只剩一个大营门门柱。
在炮校旧址的东北侧靠原胜利桥部分,是当时炮校进出的主要入口,两根营门柱体相对而立,其旁值班室已被拆掉,现存仅一根营门柱子,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造型。基座、墙身、檐口三段式,砖木结构,方形平面,下宽上窄,逐层收缩,层次鲜明。门柱中空,上有门洞与方形、圆形洞口,可作眺望守卫之用,体现了苏式建筑的纪念性与标志性,以及军事院校的防御性(图4 )。
图4 炮校大营门门柱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基本与西方世界隔绝,与苏联交好,因此单方面受苏联建筑与规划思想影响,强调国家意志、政治目的。规划注重“集中”、流动的空间结构,生动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强调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计划性与有序性。
虎溪炮校旧址规划布局整体上便体现出明确的功能分区与经济、效率下的“两圈五线”布局形态。围绕训练场建设校园主路,周边环以校园服务类功能:训练场北面、南面均为学员宿舍区;西面为专家与教官宿舍区,宿舍均为类似的单元,并设有食堂和校园营门;东面为校园大门和驯马场、奶牛场等;北侧外围则是打靶场和507库(图5)。
炮校南北西侧宿舍区整体格局保存完好,现多为电机厂老员工及家属居住。受当代房地产建设影响,周边现代住区与教育建筑从外围,尤其是从东北方向逐渐蚕食炮校旧址空间。东侧除去鱼塘、游泳池只少量宿舍保留,南侧子弟校被征收建为公立小学,北侧打靶场、507库等均被周边高校占用,整体格局逐年缩小(图6)。
图5 炮校原功能布局示意图
图6 虎溪炮校旧址现存空间格局
作为重庆大学城第一所真正的大学,炮校校园反映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军事背景下的高校空间格局,是国家战略层面应对苏美冷战世界格局而建设的专门化、规范化军事院校,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与军事价值。在学习苏联的热潮下建成的校园反映了当时社会建筑的科学艺术价值。作为大学城现存的最早校园,承载着对教育建设史与城市历史文脉进行传承的文化价值。
3.3.1 整体性动态保护策略
根据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与可逆性的保护原则,结合上层用地规划延续其居住功能,制定整体性保护策略,积极申请第八批国家保护单位——划定以大礼堂和周边校官宿舍片区为主的需严格控制与保护的核心保护区,以南侧质量较好的宿舍区及食堂为主的一类历史风貌片区,质量一般的北侧班长学院宿舍片区为二类历史风貌片区;串联主要的景观节点如食堂、礼堂、招待所、黄葛树等形成风貌较好的原炮校历史游线,和沿河边驯马场及鱼塘、菜地等为主的生态游线;与炮校南边的冯玉祥旧居、三圣宫组合为关联性历史文化游览线路;中心训练场响应上层规划为住宅建设用地(图7)。
图7 虎溪炮校旧址保护规划
3.3.2 社区参与的片区与重点建筑的保护利用
具体片区保护强调“动态活化”保护方式,保留社区肌理,展现生动的军事院校现存邻里关系与生活状态。制定历史建筑风貌导则,强调社区参与保护,适当植入新的功能,对社区功能进行“针灸”,注入活力,更新社区环境。
核心保护区的大礼堂和校官宿舍等已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修缮,延续旧有功能,保留历史环境空间尺度与田园风光,展示炮校当时高效简朴的训练及生活方式。
南侧一级保护片区,在不破坏整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改建利用,保留现存的电机厂时期现代建筑,延续居住功能或适当置换,结合轨道交通,打造活态的文化创意基地、影视基地及生态游线。
北侧二级保护片区,将已破败、价值较低的历史建筑适当改建或保留遗迹景观,修缮或改造利用质量较好的建筑,结合外侧高校设立校企合作基地或文化创意基地等,引入更多人流,激活片区活力。
3.3.3 历史要素的保护
通过文物修复表面技术恢复红五星、时代标语等装饰性元素;保留宿舍区外的一字排开的洗衣台与水龙头、水塔、食堂钢管水道等反映三线建设工业时代的构筑物,作为历史空间中的景观元素;修缮各大营门,并能区分出新建部分与历史遗存,保留其原真性与保护修复的可逆性;已被填埋的鱼塘、拆除的历史建筑等,可做历史遗迹标示,不再复原。
3.3.4 引入数字技术的展示利用方式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现存史料、历史信息、数据及口述史,全信息地重构动态的数字模型,再现虎溪炮校旧址的历史全貌,包括现存及已拆除的历史格局,结合互联网,使游客可以在异地观看炮校旧址的历史空间与军事活动场景;展示炮校转为电机厂之后的历史功能格局演化过程,体现其复合的空间结构与历时性特征;结合实地保护规划,打造线上的虚拟漫游线路,增加游客观览选择;设计对应的互动游戏,增强虚拟观览体验;甚至可设计对应的线下文旅产品,扩大炮校的文化影响力[5];对重点建筑,如大礼堂内部进行增强现实技术的场景搭建,再现我军当年热血壮观的建设与生活场景;增强对炮校文化价值传播的广度、深度和效度[6]。
虎溪炮校是重庆大学城“第一所大学”,整体历史空间格局保存较好,苏联式建筑风格特点鲜明,规划结合地理气候布局,有较好的历史、军事、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应从时代背景认知校园环境与单体建筑的风格与技艺,对整体历史环境进行保护规划,引入数字技术对其历时性场景进行展示,以达到适宜的保护与展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