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杰,韦光平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 九江 332000)
江西省上高县潢里铅锌矿预查项目为2015年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矿区地质条件与已成型的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等位于同一成矿地质单元内,且成矿地质条件较为相似。笔者通过在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解决了地表覆盖层厚、植被茂密难以通过地质填图发现矿化体的问题,能够快速圈定异常分布范围,缩小了找矿靶区;通过在铅锌异常浓集中心部位槽探验证,发现两条铜锌矿(化)体,为下步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
工作区位于江南台隆南缘,萍乡—乐平坳陷带中段,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北侧,隶属钦杭成矿带东段萍乡—乐平燕山期Cu、Pb、Zn、Au、Ag、Co等多金属成矿带七宝山矿集区内,与七宝山铅锌铜钴多金属矿和太子壁锡铜银多金属矿毗邻,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越。
区域地层发育,震旦系、泥盆系分布于区域北部上高七宝山一带,二叠系一般组成背斜轴部或翼部,中生代地层一般分布于向斜轴部。区域的蒙山复式岩体的岩石类型有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含斑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等。
工作区主要出露的地层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马平组,中统栖霞组、茅口组,上统乐平组、七宝山组,中生界三叠系下统青龙组、中统杨家组,侏罗系下统水北组及第四系其中,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侏罗系下统水北组分布广泛。
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主要发育有蒙山背斜和抗头向斜,其中蒙山背斜与区域成矿关系十分密切。蒙山背斜位于工作区的正南端,工作区南部二叠系马平组灰岩属蒙山近东西向背斜的东段核部。抗头向斜在工作区内呈北东-北北东向斜穿矿区中部,长约8公里,宽约4公里。核部由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下侏罗统中上部组成,两翼由三叠系中下统地层组成。
蒙山复式花岗岩体位于预查区南西端外缘,与围岩接触面均向外倾斜,工作区内地表岩浆岩不发育,仅在南部反修水库地段出露小面积的霏细斑岩脉与石英闪长玢岩,脉岩侵入于二叠系马平组灰岩中。
在工作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采样介质以B层粘土、粉砂土为主,分析Cu、Pb、Zn、Au、Ag、Sb、W、Sn、Mo、Co等共11个元素。
为查明勘查区内成矿作用过程中各元素间的迁移、富集特征及演化规律,将全区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用了以相关系数为基础的聚类分析来确定各元素间的亲疏程度。
由元素间的相关系数可看出,本区元素间基本可分两大类:即Au、Sb、As、W类和Pb、Zn、Sn类。在元素间的相关系数中,Au与Sb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4861;与As、W具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635、0.2054,而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不明显。Pb与Sn、Zn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5684、0.4295;Pb与Ag、Co、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1、0.2043、0.1553;Mo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不明显。
图1 工作区地质简图
表1 元素间相关系数值表
本次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7个,其中Cu异常4个,Pb异常4个,Zn异常2个,Au异常4个,Ag异常3个,As异常6个,Sb异常7个,W异常8个,Sn异常3个,Mo异常3个,Co异常3个。
将工作区其它元素异常套合到同一空间位置后,工作区多元素综合异常可划分以Au和Pb、Zn为主异常共5处,以Au为主的综合异常3处,以Pb、Zn为主的综合异常2处。
HT1号综合异常主要分布于蒙山乡的西北面,呈北东向不规则面状分布于二叠系茅口组与侏罗系水北组地层中,异常面积达0.4km2。综合异常的元素组合以Au为主,伴生As、Sb、W异常。异常以Au、Sb异常强度高、面积大、浓集中心明显,Au、Sb相互套合较好。主成矿元素Au异常面积约0.13Km2,异常最高含量113.34×10-9,平均17.09×10-9,Au浓度梯度较大,有三级浓度分带。
HT2号综合异常主要分布于水口圩的西南面,以Au为主,伴有As、Sb、W等多元素组合,呈北东向不规则面状分布于二叠系茅口组与侏罗系水北组地层中,异常面积为0.68km2。主成矿元素Au异常面积约0.4Km2,异常最高含量34.15×10-9,平均9.81×10-9,Au浓度梯度较大,有三级浓度分带。
HT3号综合异常位于小步村的东南面,以Au为主,伴有As、Sb、W等多元素组合,呈北东向不规则面状分布于二叠系茅口组地层中,异常面积为0.7km2。Au有2个异常,其中Au③异常位于小步村的正东面,异常强度平均值为8.56×10-9,最高含量36.79×10-9,具内、中、外带异常特征,浓集中心明显;Au④异常强度平均值为8.24×10-9,最高含量41.73×10-9,具外带异常特征。
其中HT4号综合异常位于勘查区的西南面,以Pb、Zn为主,伴有Cu、Au、Ag、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呈北东向不规则面状分布于二叠系茅口组与二叠系马平组地层中,异常面积0.2km2,异常向西、向南未封闭。
Pb有2个异常,Pb②异常强度平均值为218.8×10-6,最高含量641.26×10-6,具内、中、外带异常特征,浓集中心明显;Zn①异常强度平均值为207.66×10-6,最高含量334.23×10-6,具中、外带异常特征,浓集中心明显,与Pb②异常浓集中心吻合;Cu③异常强度平均值为69.92×10-6,最高含量144.25×10-6,具外带异常特征,异常分布范围与Pb②、Zn①异常浓集中心吻合。
HT5号号综合异常位于勘查区的西南面,以Pb、Zn为主,伴有Cu、Au、Ag等多元素组合,呈北北西向不规则面状分布于二叠系马平组地层与霏细斑岩接触部位,异常面积0.05km2,异常向东、向南未封闭。
Pb④异常强度平均值为207.85×10-6,最高含量1122.74×10-6,具内、中、外带异常特征,浓集中心明显;Zn②异常强度平均值为156.57×10-6,最高含量210.18×10-6,具外带异常特征,与Pb④异常浓集中心吻合;Cu④异常强度平均值为69.92×10-6,最高含量144.25×10-6,具中、外带异常特征,异常分布范围与Pb④、Zn②异常浓集中心吻合。
(1)重点对HT4综合异常进行了查证。通过地表异常查证,在HT4综合异常的南部发现St1矿化蚀变带和V1铜锌矿体。
St1矿化蚀变带总体产状为340°∠70°,带内岩石主要有铁帽(近地表)、大脉状褐铁矿化强硅化矽卡岩化带等,岩石呈褐黑色、土黄色、浅灰色等杂色。据TC3槽探刻槽取样分析,Cu平均品位0.14%,最高品位0.18%;Zn平均品位0.135%,最高品位0.17%;捡块样Pb含量为0.39%,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V1铜锌矿体所属地层为二叠系马平组,主要发育细网脉状角砾状碎裂岩化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大量的兰铜矿沿细网脉裂隙充填其中,岩层产状150°∠28°,原岩经长期风化氧化作用后,铜蓝发育、褐铁矿化较为明显,局部呈蜂窝状。采样分析结果显示,Cu含量高达21.31%,Zn含量2.87%,表明蚀变白云岩具有极强的铜锌矿化。
(2)在HT5综合异常中心部位施工了TC5槽探,取刻槽样12件,Cu最高含量0.0039%,Pb最高含量0.044%,Zn<0.01%。
综上所述,HT5综合异常主要分布于二叠系马平组地层中的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带,异常形态受岩体分布范围控制,说明此异常由岩体侵入二叠系马平组地层后接触交代的蚀变矿化引起。
下一步找矿方向
(1)在南方植被茂密山区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以解决地表植被茂密难以通过地质填图发现矿化体的问题,能够快速圈定异常,进一步缩小靶区。
(2)HT4综合异常经过异常查证,圈定了St1矿化蚀变带和V1铜锌矿体,建议对发现矿体进行深部钻探控制,查明矿体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