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报道/成蕊 车喜韵
《大夏石马介绍》
姓名:大夏石马
年龄:1595岁
职称:国宝级(一级甲等)
户籍登记时间:1954年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时间:大夏真兴六年(公元424年)
现住址: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戟门西侧的亭子里伫立着一匹石雕骏马——大夏石马。从1954年起,这匹石马就在这里驻足而立与唐景云钟“对望”,远看石马高大威猛,侧面曲线流畅,刻有精美的图案,马背上有铠甲,它昂首正视前方,静中带动,像是在悄悄地抖动后蹄随时准备奔跑,灵动感十足,它脖子上的鬃毛呈波浪状,顺滑地披向右边;腹下采用透雕雕琢,马腿则采用高浮雕的形式;两前腿与两后腿之间为保持稳固留有腿屏;石马后腿间的屏壁上,浮雕有山石状图案;虽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洗礼但前腿间的屏上“大夏真兴六年……大将军”的铭文隐约可见。由铭文可知,石马雕刻于大夏真兴六年(公元424年)五月,为“大将军”雕造。它也告知我们一个史实——匈奴并无自己的文字!
“大将军”便是赫连勃勃的长子赫连璝,就是他当年骑着这匹战马,跟随其父攻下了长安城。此后,他又以太子身份任“大将军”并镇守长安。真兴六年,是赫连璝镇守长安的第6年,也许是为了纪念自己曾领军攻克长安的赫赫战功,抑或是为了怀念陪伴自己征战南北的铁骑神骏,赫连璝令工匠雕刻了这匹石马,且在石马上镌刻下雕造年月和自己的官职姓名。石马雕成后,置于赫连璝的驻守之地——汉长安城的长乐宫前,直至大夏灭亡。朝代更迭,此石马始终不曾挪移。
1954年夏,著名美术史学家王子云、何正璜夫妇和西北历史博物馆同仁前往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考察时,在一片麦田中看到一匹石马。众人原本以为是汉代石马,当他们拭去尘土,惊喜地读到“真兴六年”等字样时,确定了它是1500多年前大夏国的遗物。这一次考察促成了伫立千年的大夏石马移步西安碑林。王子云曾记述这件石马,造型质朴、古拙,与西汉霍去病墓的几件石马,特别是“马踏匈奴”所表现的遒劲刚健的风格颇为接近。由于马腹下有一个空隙,雕刻者为了保持四腿的坚固,所以前后腿雕成两个屏壁。这种巧妙的安排,在当时说来,是很进步的。
这段对大夏石马艺术价值的评价,足以说明它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据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庆卫介绍:“大夏国如今遗存物不多,具有纪年性质的文物——大夏石马是其唯一代表。它静默千年,见证了大夏国曾经的辉煌。
近看石马可爱呆萌
石马侧面曲线流畅
马面刻有精美的图案,马背上刻有铠甲
前腿屏上的铭文
伫立在西安碑林的大夏石马
赫连夏被视为五胡十六国之一。赫连勃勃所属的铁弗部和北魏的拓跋部,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极为相似的步伐。二者均兴起于代北漠南之境,主体人群都是匈奴和鲜卑的混合体。在具体的位置上,赫连夏在南,定都统万城;拓跋魏在北,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他们都是在塞外完成政治体的孕育,建都也都是在传统的中原王朝的北境地带,具有浓厚的内亚北族色彩,最终由拓跋魏完成了统一北中国的进程。公元310年,铁弗匈奴从今山西北部出发,渡过水流湍急的黄河,迁居今内蒙古河套一带,相继依附众多汉主。
公元391年的一个冬夜,北魏突袭了铁弗匈奴首领刘卫辰的老窝代来城(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南)。刘卫辰在乱军中被杀,只有年方11岁的三子刘勃勃(后来的赫连勃勃)侥幸冲出重围投奔了后秦。赫连勃勃被赞美如“狼一般机警,虎一般雄壮,鹰一般敏捷”。后秦高平公莫奕于欣赏其才智,将女儿嫁给了他。谁曾想他忘恩负义袭杀了岳父,吞并了岳父的人马,随后找借口宣布独立。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大王、大单于。他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裔,故国号大夏。他还认为先人随汉朝公主姓刘是匈奴的一大耻辱,于是下诏:“帝王者,继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从此,刘勃勃改名赫连勃勃。 公元413年,他征发岭北各族人民10万人于朔方以北、黑水以南营筑都城,耗时6年建造了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统万城是中国历史上在沙漠中建造、匈奴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
统万城遗址
公元417年,赫连勃勃攻取长安,其国力达到极点。群臣劝其定都长安时,赫连勃勃说:“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相对于长安,赫连勃勃视统万城为北京,北魏在河东(故他称东魏)。这段话透露出赫连勃勃当年建造统万城选址之用意,在于阻止北魏军队进入河套。
王庆卫介绍,真兴六年,是大夏国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一年,赫连勃勃有了废太子之意。太子赫连璝出兵攻打弟弟赫连伦,开始了大夏皇子夺嫡的斗争。赫连璝成功攻杀赫连伦后,却在返回长安城途中遭弟弟赫连昌的刺杀。在长安城驻守多年、一直梦想接替皇位的赫连璝,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大夏国经此变故,从此迅速走向衰落。公元425年,曾经叱咤风云、血气方刚、成就霸业的赫连勃勃驾崩,时年只有45岁,其子赫连昌继位。而在同一时期,北魏却实现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年轻的拓跋焘继位,史称太武帝。拓跋焘5年间多次对大夏国用兵,先后攻克统万城和长安城,俘获了大夏皇帝赫连昌,奠定了北魏北方霸主的地位。
公元431年,大夏灭亡。因此,大夏石马也是赫连夏与拓跋魏之间攻守转变的“见证者”。王庆卫认为,五胡时代终亡的号角吹响于赫连夏,而完成于拓跋魏。
统万城作为大夏国的都城,曾经宏伟壮观,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最终沦为了废墟,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塞外风沙……
统万城形态与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