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仪式感”的阅读能长久吗?

2019-09-26 00:53张宏丽
杂文月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仪式感读书人讲究

●张宏丽

无须讳言,时代特有的泛功利化、信息化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实体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于是乎一些“精明”的商家抓住了一个叫做“仪式感”的卖点,不遗余力地通过所谓“高颜值”的诸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书店”,来营造所谓的阅读“仪式感”,去迎合讲究“仪式感”的“读书人”。据说效果不错,一时间“读书人”盈门爆棚,商家“钵满盆满”,大有“无仪式,非阅读”的势头。

势头虽猛,能长久乎?身边几位“爱读书”的朋友,坚持几夜“读书去、晚回家、晒照片”之后就再也不去了,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

说起来,阅读的确是个很私人的事儿,仅一个讲究阅读“仪式感”犯不着上纲上线。高颜值的“深夜书屋”也罢,“红袖添香”也罢,“净手正衣”也罢,“马上枕上厕上”也罢,“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负薪挂角”也罢,“纸质书”“电子书”也罢,谈不上孰是孰非。无非因了个人所处的环境、时间等条件,以及个人好恶习惯,而各有不同罢了。阅读的方式,与能不能“真读书”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来“真读书”的人似乎都不怎么在乎什么环境啊、“仪式感”啊。

《曾国藩家书》中关于读书有段话很有意思,说:“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好一个“自问立志之真不真”,曾国藩问得真狠!对时下一些“读书人”讲究“仪式感”来说,可谓“诛心之问”。

古代有一个“白日捕萤”的典故,说的是一书生以“囊萤夜读”闻名乡里,“粉丝”无数。一天早上有“粉丝”造访,书生顾不上接见而去忙着抓萤火虫,以备夜晚“囊萤”之需。这自然是对讲究“仪式感”的讽刺,类似的还有“夏天待雪”,也就是大夏天无所事事而非要等着冬季到来再“映雪苦读”。相比“捕萤待雪”的荒唐,“红袖添香”似乎更是荒诞不经,或许也可以编出一个“等红袖”的笑话——

“长夜漫漫,何不读书?”

“唉,那个,这位兄台有所不知啊,小弟独居。”

“纳尼?”

“子不闻‘红袖添香夜读书’乎?”

“#¥%……#@”

当然, 如果非要说阅读“仪式感”,也应该是那真心对书籍的珍重、对学问的敬畏,对光阴的珍惜,而不是去消费这样那样的“秀”。因为,所谓的“读书秀”,不过是“买椟还珠”式的愚妄。

以此类推,消费“仪式感”的阅读,焉能久乎?

而贩卖“仪式感”的阅读营销,又焉能久乎?

猜你喜欢
仪式感读书人讲究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健康吃饭有讲究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