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惠
[摘 要]自1989年初引进信息技术到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再次革新,我国智能化教育在短短30年内已开启了数次新的征程。当下人工智能教育转型已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剖析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转型在教育资源、助学设备、人文教育以及伦理意识等方面的挑战,揭示人工智能教育应着眼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加强教育学习类软件的改进,落实教、学助手之名;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使命;明确学生全人教育目标,实现创新性全面发展等,旨在明确教育育人的本质,使人工智能更加优化地为现代化教育服务。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转型 ;伦理意识;育人本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8-0008-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8.002
伴隨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迈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世界各国均把人工智能视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希冀通过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契机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这意味着新型科技引发的工业4.0革命背后是深刻的智能教育变革和全新的创新人才需求。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支持,需要通过开辟新的教育空间促进教育事业的革新发展。随着“互联网+”行动政策的逐步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育产业接轨,引发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等不断更新迭代,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潜在的育人问题需要跟进。然而,由新时代推动的智能教育变革切不可急功近利,定要与国情相结合,稳步推进教育领域的革新发展。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转型的新趋势
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出现不到50年,人工智能的出现仅十几年,智能设备进入实用阶段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智能化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促进了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各种新型智能技术的“互联网+教育”的确解决了一些传统教育无法攻克的难题,如 “互联网+教育”的多学科资源共享,使教育公平不再遥遥无期;“互联网+教育”的多种形态使教与学的方式不再枯燥无味,而是综合多样;“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培养使得培养模式不再单一低效,而是多元高效等。
(一)架构虚拟空间,加速教育资源共享
据“2019年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显示,其中“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议题最受期待,“互联网+教育”再一次被提上日程。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足以说明“互联网+”在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方面的巨大优势。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点,而提高教育公平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教育投入和建设师资队伍。尽管国家从政策上推出了类似城乡教师交流的制度,以弥补贫困偏远地区缺乏优质师资的现状,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之我国地域差异大、人口分配不均衡等特点,致使“减小优质师资流失速度,加快可持续性教育投入”的方针收效甚微。伴随“互联网+”的日益壮大和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也逐渐体现出其自身优势。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均可用在教育领域,虚拟空间的海量数据库均可供师生学习参考。新的教育资源配置促使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乡村、偏远山区的学校和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服务。如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建立教育共同体,组建校校联盟的教师学习工作室,开展跨地域研修项目或网络研讨会等,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加强了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了解与互助,实现了资源共享,缩小了师资、教资、学资之间的区域差距,整体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变革教学方式,造就多元教学模式
相比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教育有绝对优势——以互联网、数字化设备构建虚拟空间教学,只要有网络和设备,师生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教学活动,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
“互联网+教育”催生了MOOC、SPOC等在线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都能促使教师更加便捷地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从而实现高效教育的理想目标。再如原本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也不在局限于狭小的教室里,而是能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与线上空间互通,不仅有利于教师宏观地把控整堂课,也利于灵活设计教学,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对学生而言,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互联网+教育”学生能够在网上提前进行自学和预习,发现重难点,从而大大提高课上学习效率。“互联网+教育”的到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易于找到喜欢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转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社会的迅速发展亟需创新型人才的支持与推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1]。体现了我国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
“互联网+教育”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特征,成为当前教育深化与改革的战略手段,促使中小学开始实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那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的。熊丙奇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最核心的能力是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即“人工智能环境下未来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知识和破坏知识的能力”[2]。这就意味着学生不能囿于传统的被动接受、获取知识等状态;学校也不能局限于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设备;教师更不能执念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人工智能普及从娃娃抓起,创新型人才培养从小学抓起”的意识在国内兴起,数字化教育、“互联网+教育”也逐步深入人心。如上海嘉定实验小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鼓励学生自带设备加入数字化学习班,使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移动应用程序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探究,让教育真正面对现实的数字化生态环境,和他们一起直面挑战,收获成长[3]。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也采取了这种模式,让新一代人工智能走进学校,参与课程重构、课堂变革以及师生教与学的全过程。可见,创新与创造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转型的新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使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合二为一,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乡教育的鸿沟,开辟了个性化教育的新领域,利于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双管齐下。但这潜力无限的背后也逐渐浮现出了一些问题,处于弱人工智能下的“互联网+教育”易出现如教育资源的良莠混杂、学习设备的参差不齐、师生情感的弱化、教育功能的减化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一)教育资源的良莠混杂
互联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个体打开任何一个网页会收到各种信息。但信息的多且杂对于自控性有待提高的学生而言,易被低质量的信息资源所吸引,若不能及时辩识优劣,就会投入进去不利于其将来的成长和学习。
“互联网+教育”的初衷是借优秀教师资源的广泛传播以弥补传统教育的弱势,以此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业界,“互联网+教育”早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以前便已进入预热阶段,其后更是如火如荼地发展。这种教育商业模式的出现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易因其潜藏的商业价值而让某些企业出现过度包装的问题。伴随“互联网+教育”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各类教育教学平台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将直接导致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教育”出现信息安全隐患。如部分在线教育企业打着“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幌子吸引线下的潜在生源;网页上会不定时推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信息,缺失任何约束各类信息的手段,学生在浏览教育资源时易被其吸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公立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传统教育不同,互联网教育产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优劣标准及惩罚措施,这就导致互联网教育出现粗制滥造的资源时,并没有任何一方有权利和义务进行针对性地解决,这将进一步导致教育资源质量出现滑坡[4]。尽管“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差别,但因学生的网络信息搜索能力、判断能力不足,以及线上资源的混乱和推送信息的无界限,更容易使学生获取不良信息或劣质教育资源,从而违背了推行“互联网+教育”的初衷。
(二)助学设备的参差不齐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移動学习设备常态化的趋势明显,教育学习类软件借此东风日益增多。多样化的选择让学校和学生应接不暇,追赶新型学习工具潮流的同时一些弊端也显露无疑。如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始筹备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掀起了移动设备(如平板、手机等)进教室的热风。2014年长沙明德华兴中学就已经开始了“平板课堂”,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基于此,一些相关人士便主张从小学时期开展“平板课堂”教学并投入实施。但小学生的自主性较差,课上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长度远远低于初中学生,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同时过多地使用移动设备会加大学生视力低下的风险。可见,在中小学推行智能学习设备时应适时而为、因学段而选。另外市场上流通的教育学习设备种类繁多、各有特点,其中又以答题类APP最热,如可通过简单的拍照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帮助学习者获得正确答案,方便快捷,但同时也存在弊端。由于拍照搜题功能单一,快捷的答案会造成学生懒于做题、懒于思考等严重问题。
(三)人文教育功能的弱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引导者。“互联网+教育”直接超越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没有了以往的约束和限制,各要素无需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教育俨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学生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听到各地知名教师的优质课程,获取各类知识,这是“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所在。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授习得,而隐性知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学习过程中需要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5]。“互联网+教育”形态中一些隐性知识也有所体现,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考量。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均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但在“互联网+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往往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完全自学的极端情境,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把控。这种情境下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指引功能,只是单纯地做了一个解疑的输出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设备的一份子,这不仅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更是与国家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网络世界始终有别于现实生活,学生要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仍需要多方面合力共同完成。
(四)伦理意识的边缘化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给大众展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新奇灿烂,却也危机四伏。互联网平台教育本身就具有两面性,首当其冲的便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课堂,虽然满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双向主体性以及高度的自由化,但这种看得见的优势背后也蕴含着伦理意识边缘化的危机。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化设备、机器学习进校园成为常态。学校属于社会的一部分,但更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最基本的任务便是让学生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人。但当前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智能化设备还处在弱智能阶段,过度地追崇网络教育,学校反而会迷失育人的本质。学生群体中不乏有低学龄、意志力差、自控性弱等个体,在虚拟世界中,不仅这一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塑造得不到保障,其他学生群体的道德意志和正确的人性观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指引和规劝,这就意味着哪怕是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教育”,目前也仅仅是用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信息化手段,一旦取缔传统教育,极有可能面临学生伦理教育的真空化。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大多注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综合应用,更多地关注教学效果的提升,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单项运输,缺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道德意识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人工智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只见教育不见人的现象[6]。而这种现象的后果会大大增加心灵扭曲、网络犯罪、反科学等有害事件的发生率,极易造成社会的混乱。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转型的新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可见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说明人工智能教育的兴起绝非偶然,而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但多数领域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如“互联网+教育”需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进一步改进,才能向着真正“智能+”教育的方向前进。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其与现实教育的矛盾点,同时结合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更好地为现代化教育服务。
(一)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乃国家兴旺发达之本,教育资源质量更是直接关系着一代学生的發展。因此,要建立“国家政策支持、业界规整参与”双位一体的资源优化体系。推动制定线上法律法规,督促线上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等,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的有效手段。这不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需求,更是解决“互联网+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9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便提出,建议国家应专门出台“在线教育管理法”,希冀有了法规政策的约束,在线教育平台能够在办学资质、准入制度、资源整合等方面加以完善。同时商业界也应提高自我规范能力,加强教学底线管理,使教育资源在流通的过程中得以最大化的优质共享。教育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形成多部门治理合力,线上线下严加监管,以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积极发展。一线教师应发挥自身引导力,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网上教育资源,使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息息相关,“互联网+教育”的出现虽然能够在追求教育公平的道路中助力,但也要牢记“极端必反”的道理。因此,在推广“互联网+教育”时,必定要加强对线上教育资源的归整,保障其发展的客观条件,才能使其更好的面向大众,面向未来。
(二)加强教育学习类软件的改进,落实学习助手之名
在国家大力扶持“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下,教育学习类软件仍需进一步的升级和优化,才能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得力助手。学生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的新型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能力。
教育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中小学进行数字化设备、教育学习类软件的投入和使用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学习类APP进校园一刀切的做法是极不合理的,只有运用得当才可行。且今日信息更新的速度远超当下学生学习的速度,更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智能类学习软件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019年3月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带来了《关于完善学习类APP进校备案工作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黄东兵也认为,“禁,不是办法”,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引力度,不论是“自带移动设备,还是设置平板课堂又或是数字化教室,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启发是第一位的。智能学习软件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方面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还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应完善监管执法,让国家有关安检部门加强前置审查管理与学习类APP内容审查审批,禁止向学生推送不良信息干扰学生学习,争取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使命
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一次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品德修养,提升文化素养。这表明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仍是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人工智能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已然成为驱动教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教师在推广和使用时,应加强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的提高,把握教育底线,坚守教育宗旨,不忘本心。
任何时期教师的主要任务都是教书育人,贵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Mandinach&Gumme认为,教师的数据素养是通过收集、分析和对各种数据的解释,把信息转化为可行的教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决定教学过程中下一步的教学行为[7]。当下,教师更是新时代“智能+”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教育手段多么数字化,全社会都必须牢记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互联网只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仅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手段[8]。因此,要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现代化所用,必须要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及数据素养,实现教师的创新引导。人工智能教育使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加鲜明,工作重心由教人转变为育人,教师的陪伴和关怀、指引和教诲均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这正是教育美的所在。基于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共享、大数据采集、个性教学法等优势,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取大量知识,教师在正确指导之余可将更多的时间转向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情感沟通、品德培养及创新精神启发等事宜上,让人工智能教育与传统学校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对接融洽,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跨越。
(四)明确全人教育目标,实现创新性全面发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要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以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各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也再次重申德之根本,重视创新性全面发展。综上可见,德育在我国历年的教育任务中均是摆在首位的。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创造力、协作力、思维力等都是其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更是未来教育的重要任务。健康的品格和人文情怀,独特的思辨推理和问题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和能力塑造成为未来教育的新落脚点。基于此,不仅要让学校和教师明确学生的全人教育目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的创新性全面发展,更要在全社会勾画出创新型教育蓝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