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铮
茶已开
午后,充血的大脑仍旧兴奋。近乎瘫在椅子上。这才想起了水。勉强直起腰来,取出十几片绿茶,甩进玻璃杯。滚烫的开水一冲,瞬间把茶叶托上了杯口。我想起了釜底抽薪。一缕热气摇晃着,飘向一旁的电脑。窗外阳光明媚,玻璃杯在我的玻璃桌面上形成了一个瘦长的圆柱体。颈部被茶叶充斥,黑压压一片。中部是杯体上“浮瑶仙芝”四个字的模糊投影。下方金黄澄澈,一点金光闪耀在底部的聚焦点。像金字塔尖的光芒。茶叶缓缓舒展,即将完全打开躯体。浸润它们的沸水,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滚滚。若非阳光的照射和玻璃板的映衬,还不肯亮出自己婀娜的曲线。突然,一片尚未完全打开的叶片脱离大部队,迅速自由落体,挺立于杯底。在暗流的波浪中轻盈地旋转,不疾不徐,舞姿曼妙,不肯轻易倒下。一会儿,饱满的叶片陆续垂直落下,玻璃板上的波浪顿时热闹起来,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像浑圆的葡萄从藤上一股脑落地,像错落有致的五线谱,像江面上的点点帆影。顷刻间,拥满杯底。圆柱体也不再头重脚轻,上半身晶莹透亮。
突然,我的余光扫到脚边的一片茶叶,孤零零躺在地板上。它是怎么到那儿去的?是不经意间从我的手指缝中滑落的?还是贴着茶叶盒的边缘滚落的?我完全没有印象。要是早一点儿发现,还可以再放进茶杯,让它和同伴们会合。现在显然已经没必要了。我把它捡起来,灰尘明目张胆裹挟着它,身上斑痕点点。片刻,我还是把它放进了垃圾篓。
于是,它脱离了大部队,脱离了组织和伙伴,独自进入了垃圾篓,和素不相识的废纸、回型针、包装袋等其它物品相处在同一个逼仄的空间。或许浸润了一身油污,或许沾染了薯条的粉末。总之,已经身不由己。分配处理垃圾时,它被看见的几率微乎其微,要么随着废纸进入制作纸浆的机器,要么被埋进某个巨大的土坑,要么在一场熊熊大火中烧成灰烬。就算偶然中的偶然,被某个有眼缘的工人发现,也不可能因为它的存在而更换处理方式,或是单独挑出来另作他用。当然,也有可能遇上粗心的工作人员,倾倒垃圾时不小心把它遗漏在了脚边,与尘埃为伴,过一阵子又被清洁工打进畚箕,倒入垃圾桶,开启了又一次轮回。无论怎样,它的命运终究是偏离了。它本该跟着大部队进入某个玻璃杯或紫砂壶,在滚烫的温度中慢慢发育,展示健硕的身躯和轻盈的舞姿,和伙伴们一道把水染黃,在愉悦一个个味蕾的同时得到一定的赞赏和感激。可是现在,它还没发育就要进入某个未知的处理流程,像个待宰的羔羊,前路迷茫,黑漆漆一片。它的生命只能停留在婴幼阶段。尽管它的丰满期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这短暂的绽放正是它存在的主要价值啊。如果连这点儿希望都破灭了,必定是万分痛苦的。有时,它的同伴一等就是数年,一直期待着被某双眼睛相中,被某双手选中,期待着热水浇开庐山真面目的那一刻,尽情为悦己者容。一旦被选中,它们来世上走一遭的使命就完成了。难怪它们在茶杯里要如此开怀地热舞,全然不顾即将到来的凋零。“我就是来奉献的。”我仿佛听见了它们的心声。是啊,吸收了那么多阳光、雨露、肥料,经过了采摘、烘干等等数道工序,连奉献的机会都没有。或许能够设身处地理解那一片孤独茶叶的苦闷。当然,它也有可能在垃圾桶里遇见自己的同伴,已经完全对着某个或某群陌生人敞开躯体和心扉的同伴。它们的心情一定截然不同吧。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不为人知的言语交流?它会不会自卑?同伴会不会合伙嘲笑它?还是试图用即将蒸发的残余湿度帮助它发育,尽管彼此都心知肚明,只靠这一点儿微弱的水分显然无法使它哪怕绽放一丁点儿?无论如何,它的命运仍然无法更改……
我抬起头,环顾一圈。深棕色的书柜,银白色的资料柜和报刊夹,黑色的沙发,乃至桌上的电脑,白底黑字的文件,油墨味十足的报纸,居然顿时滋生了一种审美意味。是此时此刻我的眼睛贴了一层审美的薄膜?还是它们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只是平时被琐事的羁绊和惯性的视角所忽略了?平常我也几乎天天泡茶,难道只是因为今日偶然拖到中午,偶然把杯子放在了正午的烈日下,偶然被疲惫的双眼捕捉到,以及其它什么混在一起的机缘巧合?无论如何,我这台被各种任务催促而例行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及容纳机器的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在一抹阳光的照耀下,在一杯再普通不过的茶水的装点下,顷刻柔软了不少。我处于高度紧张的闭合状态中的感官,此时忽然绽放了。原来,一刹那,在这个严肃、一丝不苟的氛围里,也可以完成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的频道切换。
由于太阳、玻璃板、杯子、一些茶叶的临时性组合,表面平静、枯燥的办公室,竟然形成了如此强烈的美的碰撞和生命的激荡。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居然通过某个角度的组合,释放出如此丰富的悲欢离合。办公室的其它部位,是否还有类似的情绪潜藏着,等待着被发现?
我们的脚步太快了。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我们的感官广泛延伸,但从发现美、感悟美的角度,我们与生俱来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却在弱化。人们总是试图去找寻美,攀上高山,潜入深海,甚至踏进无人之境。仿佛离日常生活轨道越远,才越有可能觅得美的踪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等待有缘人邂逅。一个定睛,一次回眸,说不定就是一份美的机缘,一次美的开光。
傍晚,再一次凝视杯中的茶叶。它们已经疲态尽显,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我顿时醒悟:它们的生命诞生之际,就蕴藏着一种哀伤的美。正应验了米开朗基罗的名言: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此时的窗外,一大片木棉花安详地躺在土壤里。咦,它们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这么快就凋谢了?从花瓣的身形来看,肯定是前两天的疾风劲雨干的。尽管被摧残到早衰,但它们还在努力绽放,用一地的姹紫嫣红,装点着周遭的蜡黄与枯枝。
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你对世界开放了,世界就给予你成倍的回报?
草微曳
清晨,院子里一片静谧。天色,因连日阴雨而混沌、晦暗。茶花树的叶子又被昨夜的风雨打落了不少,有的似乎一夜间完成了枯萎的程序。加上几株竹子飘下的竹叶,从隔壁院子荡来的落叶、花瓣,把一方局促的院坪搅得零乱不堪。下意识操起扫帚,开始清理一地的红绿黄。扫地,应该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形式之一,也是审美意识启蒙的重要体现。竹枝带过之地,顿时洁净清爽。差不多把各种植物归至一个角落,正在查遗补漏。咦,有两三片树叶怎么扫也不动,死死钉在原地。是不是被卡住了?还是侥幸进入了扫帚的盲区?正要去拔,猛地缩回手——并不是被卡住的“空降兵”,而是地地道道的“土著”。几株新绿从严实的瓷砖缝钻出来,只露出一点儿尖尖角,探头探脑的。像襁褓中的婴儿,缓缓试探人间烟火。倒也足够消解瓷砖的枯燥。它们是如何挤出重围的呢?是缝隙留得太大?恐怕不是。半年前,瓷砖才重新铺过,工人们弯腰弓背忙活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底下还垫着一层厚厚的水泥。可眼前的绿色,的确是穿透了水泥层,顶出脑袋来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它的根,或者它们的根,应该早把瓷砖下面的土壤搅得天翻地覆了吧。我扭过头,后面居然也有隐隐的嫩绿。稍稍挪动脚步,左边、右边亦然。
站起身,撇下扫帚。环顾这一方狭小的院落,顽强的嫩绿,悄然遍布。惊诧,茫然。日日进出,竟毫无觉察。无意间,它们必定被踩踏了多次,也被同一把扫帚反复摧残,猛烈的冲地水也没有把它们打折。依然绿得鲜艳,纯粹。生存环境如此恶劣,得有多么强烈的意志才能傲然挺立。换瓷砖前,它们是否存在?与旁边土壤里的草丛有没有直接的关联?我思考不出头绪,不敢妄下结论。我试着轻轻拉扯草的茎,纹丝不动。似在意料之中。不敢继续使劲,生怕摧残了这一抹坚强的风景。无论如何,整个院落的审美意境,因为这些盎然的生机,瞬间升华了。它们与整片苋红色的瓷砖,与雪白的墙壁,与海拔更高、丰满婀娜、处于显性地位的茶花树、桂花树、桔子树、含笑等等,形成了强烈的美学互动。
我来回端详四处冒出的嫩草,放任思绪游走。我有多久沒仔细观察植物了。是啊,草实在太普通了,人们的步履愈发匆忙,谁会停下脚步,安安静静欣赏三五株草呢?路边的野草哪怕再龇牙咧嘴,摇首摆尾,也一样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更何况,还是如此微小、分散、踪迹难觅的草。与此同时,为了找寻所谓的大美,消解苦闷,人们总是千方百计上高山,下深海,入沙漠,穿森林。仿佛离日常生活越远,越能感受美的真谛。实际上,高山深海的美,一定比路边的美更华丽吗?真正的美,必须费尽周折,辗转奔波才能享受?这一撮一撮的小草,真的就那么不值一提?
我想起了院墙上的一抹绿。也是清晨,天光熹微。下楼梯的一刹那,一排绿撞进我的眼球。它们是从哪冒出来的?以前好像从来没见过。我冲到楼梯口,揉揉眼,尽力洗去惺忪,以确保没有停留在某个梦里。它们个头都很小,每株几片分叉,像是花鸟市场售卖的最小号植物。仅仅延展二十来公分宽,没有别的伙伴。拦腰以下,均已灰暗,分明不是新芽。天天上下楼梯,居然从未遇见。是墙头草吧。可是娇小的块头,迅速否决了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嵌在墙体里的玻璃片昂首挺立,这些边缘锋利的防盗武器,竟成了纤弱的根茎最近的伴侣。仿佛一个孱羸之人,被强行摁进了一间满是壮汉的小屋,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我想起了在刀尖上跳舞。可它们依然镇定自若,傲然绽放着。不合常理。它们的养料从哪里来?走上两节台阶,一层薄青苔映入眼帘。铺在狭窄的墙壁顶端,有点儿自身难保的青苔,似乎正是唯一的滋养。可为什么只有这一小段距离?我把头探出窗外,为什么除此之外,长达数十米的围墙却寸草不生?
不知不觉半个钟头过去了,我像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寻宝者突然得偿所愿,注视着这一片绿。欣喜,虔诚。避免了又一次咫尺天涯的遗憾。只有离离原上草和干燥的岩石缝长出的草,才能诠释生命的张力吗?
川端康成说过,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有的美,只会被某些人发现。有的人,身边尽是美的因子,却大眼漏神。
就像面对花,风景最简单、最基本的因子。地下掉落的花瓣,过不了多久,往往黑点满身。人类的脚步不假思索。没有几个心怀愧疚。但前日看到一群学生,所有人都绕开眼前躺着的白色梨花,小心翼翼。他们知道,那是一朵朵花,美丽、清净。跟着他们的脚步,我的心微微一颤。他们充满了不忍。与成绩无关,也无法用考试、学分衡量。他们感受到了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康德笑了。它是一种竞争力吗?或许大部分人不以为然。是的,这部分东西的生发,哪儿有这么快?可能等到某个时刻,觉得生命不可以肮脏,不可以堕落,不可以糜烂,不可以低级趣味,而把生命升华为一个比较崇高的状态时,大概就相当于对待那一片不忍踩踏的花。
年初,火车上翻杂志,一段话让我眼前一亮:
记得有人曾说,“美景之美,在其忧伤”……梅花插瓶无须多,一枝就足够,在灯下疏影横斜地静默着,可以提醒你,哪怕半生失意,还有这点儿压箱底的美学,撑着你,穿过风雨,穿过人潮……
什么是压箱底的美学?我百思不得其要义。直到邂逅这些微小而倔强的嫩绿,方才恍然大悟——看似枯燥、坚硬的瓷砖下,仍可春潮涌动。墙沿上密布的玻璃碴,无法阻挡生命的伟岸张力。它们,就是压箱底的美学。
近日进出,总是小心翼翼,擦亮眼睛,生怕打扰了美学的清静。那几十秒,我总感觉自己的存在,更像是一个生命状态。
声未远
“有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卖啵?”
男低音,雄壮粗犷,夹杂浓烈N城方言腔,在扩音器的帮助下恣意传播。中断了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冲向阳台,东张西望。却寻不着半点儿蛛丝马迹,任其由强渐弱。一如几十年前。
它曾经是三经五纬的标志性声音。每到大中午,或者周末,便穿过繁茂的树荫,直达各家庭院。听不清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只知道若有生意要做,只需站在阳台上大声一喊,承载扩音器的三轮车,更有可能是板车——当时在与三轮车的较量中占尽上风,就会迅速来到院落门口。这些皮肤黝黑,骨骼硬朗,往往留有浓密胡须的车夫,或许可以广义地称作生意人,如何练就了听声辨人的娴熟技能,至今仍是一个谜。恐怕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概括的了。随后,便是一番家庭主妇与生意人之间的唇枪舌战,最终的结果大致是家庭主妇一面喋喋不休地絮叨,仿佛对方得了多么大的便宜,一面畅快地接过票子,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而生意人把剩余的钱塞回荷包,把电器搬上车,扬长而去。至少看上去是一次愉快的双赢。
这个叫做三经五纬的街区,一直熙熙攘攘,人口密度高得吓人。公务员、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国企员工、理发师、医生、小商贩,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共同填充着三经五纬的细胞。因此,除了一应俱全的餐馆、宾馆、学校、小卖部、五金店、菜场、水果店、药店、裁缝店等等配套设施之外,就是数量庞大的单位宿舍,电器折旧自然水涨船高。这个区域也顺理成章得到车夫们的青睐。
进入21世纪,这样的男低音逐渐消失了。起初还有些不适应。生活条件改善了,电器更新换代更加频繁,没了这些三轮车,旧电器如何处理倒真成了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过时间一长,也习惯了。或许是时代的发展注销了这个行业?或许是车夫们纷纷在城里找了更体面的工作?抑或是家家户户都装了铝合金窗,把偶尔路过的这类声音自动隔绝?
直到前日,熟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我顿时错愕。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偶遇的两辆三轮车——
上周末,在眼镜店调镜架,一阵敲锣声在耳边响起,清脆响亮。一辆三轮车正缓慢地向前挪。骑行的是一位老人家,满脸皱纹,头戴一顶黑色棉帽,身上的深蓝色棉袄泛着惨白。定是刷子多次摩擦,或双手反复揉搓的伤痕。身后的三轮车被纸壳塞得满当,压得扁平的纸壳箱三三两两靠在一起,被一根根五颜六色的麻绳、玻璃绳装点着,虽谈不上漂亮,却也齐整。车轮缓缓驶过我的身旁,老人家的皱纹更深了,眉头紧皱,卖力蹬着踏板。也许是车本身太重了,也许是纸壳覆盖的空间隐藏着什么沉重的物件,也许,这辆车根本就没什么重量……老人家吃力地扭动身躯,调动每一块能为所用的肌肉,向某一个终点前行。他的腰,弓成四十五度的銳角,仿佛只有俯下重心,才能依靠惯性弥补肌肉力量的萎缩。
隔日。驾车,十字路口等红灯。前面,依旧一辆三轮车,锈迹斑斑,歪七倒八堆着空饮料瓶、破麻袋、垃圾袋、白色泡沫等等杂物。绿灯了,正四处张望,等主人把它骑走。刹那间,车动了一下。是不是没拉手刹?不对呀,刚才怎么一直没动。它又往前挪了一点儿。我有点儿愣神。急促的嗽叭声分贝不一地从后面传来。我轻轻点着油门,跟着它滑行。好不容易过了斑马线,终于超过了它。司机居然就在座位上,只不过腰已经弯得和地面平行,把自己“隐藏”得很好。她穿着一件深咖啡色大衣,满头褐发,左半边脸爬满褶皱,一双小脚在腰力的支援下勉强带动着庞大的车身。
正愣神间,邓师傅蹬着自行车过来了。等等,邓师傅?脑海中的自然反应反而让正常的理智产生错觉。真的是他,那对枣红色袖套证实了他的身份。他不是“退休”了吗?难道又出山了?又在补完胎后试骑一圈以保无虞?
在自行车还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他和他的修车铺曾经门庭若市。链条掉了,车刹用力过猛失灵了,轮胎被碎玻璃扎破了,都成了生意。每接一辆车,邓师傅都如临大敌,仔细对症下药,局部问题解决了还会认认真真给车做个体检,查找其它方面的“病症”。尤其是装链条、修刹车、补胎等活计,一定要骑上车在三经五纬转上一圈。别人花五分钟修的毛病,他得花上几倍时间。因此他基本从早忙到晚,只在午后一两点钟挤点儿时间,端着夫人送来的搪瓷碗大快朵颐一番。邓师傅修过的车总是完璧归赵,无需返工,还把车擦拭得锃亮,得到街坊邻居交口称赞。而且在这儿修车的人,邓师傅总能跟他唠上几句,不至等得烦躁。价格也十分地道,有时打气没带零钱,哪怕萍水相逢,邓师傅也乐呵呵放行。一传十,十传百,生意逐渐兴旺起来,店门口总有一排自行车等待修理或被主人取回。
他住得很近,离修车铺三十米上下。每天一大清早,两口子穿着固定的蓝色工作服,推着装满螺丝钉、扳手、锤子、老虎钳、润滑剂等各式工具的工具车,摆摊开工。利索地拉开铁门,把工具和铃铛、轮胎芯、坐垫等零部件一字排开,三四把打气筒斜倚在工具箱上。从第一单生意起埋头苦干,直到天黑才彻底伸个懒腰,收拾物什锁门返回。三经五纬也偶有其他几家修车摊,但总是开不长,两年就收摊走人。或许明面上各有原因,但邓师傅绝对脱不了干系。谁能做到像他这样精益求精呢?
随着时光的流逝,三经五纬曾经赚得盆丰钵满的三羊包子铺、军人服务社等等店面都陆续改换门庭,同一个餐馆店面少说也转了三四个主人。只有邓师傅,依然每天准点推着工具车上下班,蹲在自行车前摆弄着。只是,宽阔的国字脸架上了一副老花镜,微秃的上额愈发光亮,背与地面的角度也更小了。
当然,无论是收家电,收破烂,还是修车铺,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都显得苍白无力。它们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板车几近消亡,垃圾清理愈发体系化,修自行车也无可争议地沦为夕阳行业。我曾经笃定地认为,连三经五纬这片老式社区都听不到回收旧电器的喊声,那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被厚厚的铝合金窗隔离的区域,又怎会有它们的栖身之所?收家电的喊声,收破烂的锣声,已经无可避免地彻底消亡了。邓师傅的修车铺,估计也熬不了多久。前几年,他不也渐渐隐退,把店铺交由儿子打理?是否也源于他的意兴阑珊?
可是,这些熟悉的声响,似曾相识的黝黑、灰发、褶皱、背影,又蹦了出来。邓师傅也重出江湖,披挂上阵。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但无论如何,它们的执拗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存在,本身就是一份坚持,一份抗争。一不小心,邓师傅和他的修车铺成了三经五纬最老的生意。若时光倒转数十年,谁又能想到,在这片偌大的区域里,坚守最久的,竟然会是不起眼的修车铺。尤其,还是在自行车的生存空间被轿车和“电驴”挤兑殆尽之际。
今后,它们还能坚持下去吗?我没有这个自信。或许若干年后,它们终究难以螳臂当车,难逃消亡的命运。但它们在见证了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的辉煌阶段,见证了一款款轿车的更新换代之后,还将见证地铁时代的降临——下半年,N城的地铁就将擦着三经五纬的筋骨穿过——谁又能预测它们的生命力究竟有多顽强呢?
“有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卖啵?”——下一次听到这个声音,应该不会太久吧。
水微澜
五百多个日夜过去,我依然对白沙洲念念不忘。
叫洲的地方很多。大到亚洲、欧洲这些广袤的区域,小到一片水域里的陆地。白沙洲属于后者。它只是一片草洲。比起闻名遐迩的橘子洲、天心洲,实在相形见绌。而且,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每当丰水期,汹涌的湖水就会将其吞没。它什么也没有,除了绿。不过,那是一片浓郁、纯粹的绿,足以压得人喘不上气的绿。没有一朵花,甚至觅不着一丝杂色,恣意生长的草彻底征服了整片土地。耀眼得很。同行的人都是整天被绿包裹,早已对绿麻木的本省人,生活的地域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森林覆盖率,却不约而同瞬间恢复了灵敏度。中学老师也好,企业文秘也好,小老板也好,都顾不上保持风度,一股脑钻进绿的世界。连粗犷、矜持的大男人,也挡不住身体的自然役使,坐着、躺着、斜倚着、吼叫着。如果是黄土高原的游客,或是来自非洲的土著,又会是怎样的歇斯底里?
只有船夫,吐着烟圈,依然凝视远方。标准的国字脸上,透出黝黑的深沉。自从我们登上竹排,他就是这副表情。他在思考什么呢?这儿可是活了半辈子的地方,什么景致还能出神凝望?或许是见惯了姑娘们的手舞足蹈,对尖叫已自动屏蔽。或许,甚至有点儿淡淡的轻蔑——这点儿湖面就大惊小怪,那在外湖打渔的大风大浪面前,岂不得顶礼膜拜?嗯,眼前的这些人无论怎样五颜六色,无论收入多高,地位多么显赫,此时此刻都毫无区别。不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船客,见了草洲便撒欢儿回归本真的性情个体么。
草洲的另一侧,是鄱阳湖的外湖。极目远眺,也无法寻得边际的踪影。远方,层层薄雾缭绕,宛若虚无缥缈之境。水,微澜着,一边轻抚着湖滩的边缘,一边向天际荡漾开去,母性十足。它怎么会如此安静?这可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啊,一点儿狂野不羁的影子也没有。几条小船懒散地躺在上面,吃水颇深,似打渔归来。微弱的太阳光穿透云层,铺上星星点点的金光,安静、祥和。我陷入了迷茫。来之前所作的心理准备被完全颠覆。它可不是昨日在鄱阳城见到的小湖小汊啊……
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水是生命之源,水流到哪里,文明的种子就会播撒到哪里。这便是了。千百年来,它目睹人类文明的演进,见证更新换代的沧海桑田,驻留了数不尽的弥足珍贵的记忆。在它饱经沧桑的明眸中,是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是一个个啼哭的婴儿蜕变为壮汉,接过父亲的渔网,捕捞起人生的第一网鱼虾。是一个个借船而过的外来生命,或神采奕奕踏上追梦征程,或萎靡失落低头不语。在它老茧密布的双耳里,是一群群候鸟齐声高吭的华丽乐章。是一代又一代男儿或高音或低音的豪放渔歌。是慕名而来的男女老幼高声的欢呼和呐喊。见多了,听多了,能不淡定吗?嘴巴也只能紧闭着。因为话语太过深邃,夹杂了太多古老的因子,一旦开口,仅仅几十岁的人,如何听得懂?
最懂它的,应该是鄱阳城。大自然总是偏心的。鄱阳城浑身是水,各式河流、水库、湿地、池塘遍布,却还锦上添花,甚至有点儿挥霍地塞进一条磅礴的湖泊,让百分之二十二的鄱阳土壤变成水的世界。上天的饋赠实在丰厚。成百上千的城市尽管GDP增长迅猛,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却唯独缺水,缺得厉害。湖是城市的眼睛,一座城市没有眼睛怎么行?于是城市的管理者们再怎么也要挖点儿湖出来,人工的就人工的,总得让城市像座城市吧。因此,无论哪个朝代,称颂、艳羡、遗憾、妒忌,乃至仇恨,或是五味杂陈的目光,总是从四面八方投射而来。
不过也怪不得大自然。“鄱”,左边除了“米”之外,一撇加一“田”,组成了“鱼”的基本笔画,右耳旁意为“乡邑”,合起来便是“鱼米之乡”。原来,鄱阳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的代名词。那么便清晰了,尽管江西全境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湿,土地肥沃,但只有东北部的鄱阳城最符合《史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的丰饶定位。湖也是趋利避害的,它又何尝不想与这样一片沃土融为一体呢?为表心志,它不仅温柔体贴地依偎在城的臂弯里,还毫不犹豫摒弃了早先因象形得名的“彭蠡”,选择与城同呼吸共命运。
湖与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城里那一千多个鄱阳湖的小兄弟,也早已与城水乳交融。这些湖的温柔体贴、咆哮激荡都为城所容纳,城的诸多发展变迁、移风易俗的历史密码也散落潜藏于湖中。随便点一个湖,便可能见证了长沙王吴芮深夜理政完毕踱步堤岸的身影。隔壁的湖,或许见证了少帅周瑜操练水师,为改变历史进程的赤壁之战运筹帷幄的意气风发。换一个方位,那几片湖或许见证了刘裕大破卢循,为走上帝位稳步前进的坚毅神情。它们必定都见证了朱元璋与陈友谅荡气回肠的水战,以及朱元璋称帝后颁给鄱阳的“随水捕捞”的感恩圣旨,并由此引发的持续数百年的邻县争斗。见证了知饶州时的范仲淹,如何从这片土地汲取营养,为九年后写就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积淀才智。见证了江万里毅然率一百八十多名家人投止水池殉国的壮举。见证了“四大贤母”之一的陶母截发延宾、锉荐喂马的贤德。对了,还有姜夔,那个吟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著名词人,竟是地地道道的鄱阳人。这个喝鄱湖水长大的土著,尽管无功无禄,清贫一生,但乡亲们不在乎这些,仍然给他建了座纪念馆,以为荣耀……
星星点点的湖水所记载的远不止这些。城中熙熙攘攘的街道,究竟经历过哪些重大的变故?当年金碧辉煌的淮王府,怎样在清军铁骑的冲击下顷刻覆灭?历朝历代显赫的大家族,是如何白手起家,悄然崛起,又是如何因子孙纨绔,挥金如土而渐次坍塌?还有,那些景德镇运来的大批瓷器,在穿过鄱阳湖,或北入长江经吴淞口出海,或南入赣江越梅岭由广州出海之前,在这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到底闪耀着何种巧夺天工的美艳光芒?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国的同一年,周边的大片土地尚未开化命名,鄱阳湖便开始装载着这座城的故人旧事,耐心地记下每一个片段。两千两百多岁了,依然不离不弃。
愣神间,竹排已经骑上湖滩。回到出发前的观鸟台,湖水依然均匀呼吸着。这到底是怎样一片水域?我突然失声高喊。以往对它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这远不是我第一次与鄱阳湖谋面。在新建,在永修,在湖口,在余干,鄱阳湖都在我的身边。受概念的惯性影响,根本没有停下脚步,用心观察、领悟。不就是一片湖么——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水鸟的天堂,江豚的重要栖息地……殊不知,它的水流远没有想象中的浩浩汤汤,只是微澜、静默。内蕴却丰厚的可怕,足以让人感到渺小。经历的战争和磨难太多,用不着张牙舞爪彰显什么,广博与定力已经深深嵌进血液。它的身体究竟有多少奥妙,恐怕没人能够穷尽。我想到了大道至简,大音希声。难怪竹排要由男丁掌舵,孔武雄健的生命张力与湖面所蕴含的深邃自然力相得益彰,远非瘦西湖边温婉小巧的船娘可以驾驭。
回程途中,城中心的湖安详躺着,黑漆漆一片,轮廓依稀。一辆辆黄包车呼啸而过,像快速漂移的盏盏渔火。“这几天就像做了场梦一样。”D略带忧郁的感叹,引起我的共鸣。
关于这个庞大芜杂的世界,很多美,曾经熟悉的存在,咫尺之遥的深刻,都在悄然间遗失。有的是主动隐匿,有的是被动躲藏。可它们都心有不甘,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露痕迹,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希冀某个时刻得到注意。循着这一丁点儿痕迹,往往能够撕开冰山一角,挖掘埋藏已久的真相,甚至转变早以为必然的定论。尽管我无力关心更多,但在一次次偶然中,遗失重现的过程,我找到了一个个观察世界的方位。它们率先带来深切的快感,或痛感,再顺势把我的思维带离日常轨道,去温暖未曾被思想温度覆盖的远方。每一次遗失的重现,都是通往另一片净土的隧道。
深夜,一睁眼。湖,微澜依旧。
茶叶、小草、湖水,似乎一直在那儿。默默无闻。它们曾经遗失了吗?或许从未。只是几次不期而遇,唤醒了我迟钝的感官,让我的生命和它们发生了碰撞。美,在主观与客观的对话中悄然迸发。共鸣迭生,水乳交融。它们终于重出江湖。也许,这就是庄子说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