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男人为何都喜欢赫本那样的浪漫女神?

2019-09-25 18:47洪烛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赫本情人罗马

洪烛

有一种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依旧美丽。或许,真正的爱情都是不考虑后果的,是瞬间的事情,具备着花的品质,该凋零就凋零吧,只要开放过就好。然而一旦把它最辉煌的瞬间保留下来(通过记忆抑或艺术作品),我们会诧异地发现:它其实已达到永恒的境界。相反,许多现实中的人们即使巧妙设计、苦心经营,也常常跟永恒相差一步之遥,甚至擦肩而过。

爱情并不仅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制造了浪漫,记忆才是它最大的造化。它在记忆中活着,哪怕当事人早已分手,早已衰老。我们可以断定:这一段爱情并没有死亡,只不过迫于诸多限制换了一种方式存活,生命力依然在回忆中延续着。这样的爱情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遗留有大量空白,其实比许多在现实中维持着、但早已失去了推动力的婚姻还要丰富。

什么才是爱情的结果,仅仅指婚姻吗?仅仅指天长地久相厮守?假若这样的话,诸多经典的爱情将被开除出局,譬如《罗马假日》、《魂断蓝桥》,以及综合了它们的影子的《廊桥遗梦》,直至人鬼情未了的《泰坦尼克号》……在我眼中,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记忆的,已经堪称是终成善果的爱情了。别管它的过程多么短促。

在过程的短促方面,谁能够跟《罗马假日》比呢?它仅仅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也仅仅是一个男人一生中的24小时。然而当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宝贵的24小时重合在一起了,却创造了永恒。

对于那些因为爱情而相伴终生的幸运儿,可以按老习惯称之为美满的夫妻。

对于只能相互拥有24小时的这一对男女,我们只能含蓄地称之为情人了。幸好,并没有谁觉得他们真的不幸。羡慕还来不及呢。他们轻而易举达到了令世俗我等望尘莫及的最高境界。

大家已习惯了根据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命名“金婚”、“银婚”、“钻石婚”;但这一对度假的青年,仅用24小时就打制出钻石质地的爱情,丝毫不显得逊色。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们同样也是深受爱神佑护的幸运儿。他们的爱情只能在回忆中反复重演,但也将持续得跟分别后的余生一样漫长。

有一种情人是不可能结合的,因为清规戒律、门第观念抑或战争、灾难与死神的重重阻挠,但他们依旧有相爱的权利,回忆的权利。譬如《罗马假日》里的这一对,无力打破现实的制约,只能在内心深处保守这个秘密。秘密的花,有时比公开的果实还要缠绵悱恻。

有一种爱情是为分离而预备的,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为了告别的聚会”,但依旧美丽!

奥黛丽 赫本是好几代中国男人做过的梦。她是因为那部电影《罗马假日》而被梦见的。必须承认,她也曾经是我的夢中情人。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高中生的我,在南京新街口的大华电影院看了《罗马假日》,仿佛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爱情。我是按着《罗马假日》的标准来理解并要求爱情的。爱情就该是浪漫的,超凡脱俗的,刻骨铭心,而又无怨无悔。从这个意义上讲,赫本不仅以那张堪称完美的脸蛋成为我的梦中情人,更是我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在世俗生活中保持对爱情的想象,甚至把它当作宗教来信仰。前几天,收到蒋一谈新出的小说集《赫本啊赫本》,既觉得突然,又不无熟悉之感。赫本啊赫本,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呼唤。至少,它曾在我内心响起过。

看来,与我属于同一代人的蒋一谈,也做过这个梦的,甚至可能做着这个梦长大的。不,他还把这个梦给做大了,写了一部以赫本的名字作为书名的小说集。而且添加了巨大的感叹——赫本啊赫本,就像呼唤久别的情人。《赫本啊赫本》的出版日期是2011年5月4日,这一天是奥黛丽 赫本的生日。蒋一谈《赫本啊赫本》特意选择在奥黛丽 赫本生日当天出版。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赫本饰演《罗马假日》安妮公主的照片作为封面。那简直是蒙娜丽莎的现代版。沉浸于罗马假日浪漫爱情的赫本,用嘴唇抿住笑意,可微笑还是从眼睛里流露出来了。这跟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耐人寻味。似乎还隐藏着更多与青春相关的秘密。既有对爱的回忆,又有对爱的憧憬。

通过蒋一谈新书封面重读赫本的微笑,远去的罗马假日又回到我眼前,那一对邂逅的青年男女似乎仍在广场与街道上漫步,就像在云中漫步一样潇洒,根本不知道离别就要到来,离别已经到来,甚至连离别已成了往事。我不禁一声长叹。既是为他们一日长于百年的故事而叹息,更是为自己的青春无故事而叹息。赫本啊赫本,这个世界上,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可没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蒋一谈用新书封面上的赫本头像,为自己的梦做了广告。不,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梦做了广告。虽然这个广告做得有点晚了,因为我们都不年轻了,但毕竟证明我们曾经年轻过。

更重要的是,它还证明赫本依然很年轻,依然在微笑。我们忘掉赫本已于1993年死去。忘掉赫本即使还活着,也该82岁了。她仿佛还活在遇见美国记者派克的那一年,活在饰演《罗马假日》时的年龄,刚刚二十岁出头。她永远只有二十多岁,想老也老不了。看着她那年轻的微笑,我们也不禁微笑了。既然蒋一谈和我仍然承认赫本是心中的偶像,说明我们还是相信她的,还是相信爱情的。相信她的存在就是相信爱情的存在。相信爱情的存在,罗马假日才充满无限的可能。虽然我们并不年轻了,可相信爱情的人,老又能老到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现在的80后,90后,怎么看待爱情?他们爱不爱看《罗马假日》这部老电影?是否相信罗马假日会变成真的?也许,爱情这个词在他们眼中就跟那部黑白电影一样老掉牙了?可像蒋一谈和我这一代人,即所谓60后,经历过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洗礼,追求人生的辉煌,此心屡遭挫败,却不肯泯灭。年轻时中过爱情的“毒”,不甘于平庸与世俗,认定天上一日胜过人间一年,虽然罗马假日可遇不可求,却难以抑制向往之情。恐怕正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伟大,浪漫,光荣,成功等大概念旧概念残存着向往,即使已步入老男人行列,心理上仍是个老男孩,骨子里仍是理想主义者。赫本啊赫本,无形中成为我们爱情理想的形象代言人。爱情就该是放假,就该是光荣日,就该是亲手打造的神话。就该是天上一对人间一双,“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

当然,《罗马假日》的伟大在于超越了私奔,赫本的微笑灿烂之余不无沉重,因为重新扛起了公主的责任。《罗马假日》不是甜品,而是五味俱全,尤其揭示了爱情可能遇到的残酷,可能带来的残酷。蒋一谈真正读懂了《罗马假日》看透了《罗马假日》,他在《赫本啊赫本》这篇小说中,展现的是比《罗马假日》更加残酷的爱情,或者说他想把爱情的残酷挖掘到极致。为了烘托两个人的爱情,背景是两个国家的战争,中国与越南的战争,乃至更遥远的美国与越南的战争。而线索是刊登着赫本照片的1950、1960年代的美国杂志,被从大洋彼岸带到战场上,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又从战场带到后方,把两场战争给串联起来,乃至把爱与恨,生与死给串联起来……赫本依然在杂志的封面无辜地微笑着。岁月变了,环境变了,只有她的微笑不变。

我把《赫本啊赫本》当作小说家蒋一谈所做的一个白日梦。为了替故事中主人公掩埋一段柏拉图式爱情,作者打造了何其昂贵的牺牲品,甚至让赫本的笑容为之殉葬。蒋一谈的这个与爱情有关似乎又无关的白日梦,做得可真够大方的。这天才般的想象力与巨匠般的创造力,我宁愿相信是由赫本的微笑所点燃的。难怪有人读完《赫本啊赫本》,把作者蒋一谈称为“四十二岁少年”。蒋一谈心中有一个赫本,正如达芬奇心中有一个蒙娜丽莎。尽情地翱翔吧,美神会借给你一双翅膀。只是,在梦醒之前,一定要及时归还。毕竟,现实与梦大不一样,彻底是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之间游刃有余地穿梭,何其困难,又何其令人向往。赫本啊赫本,请为我停留,请对我笑一下。

我已记不清看过多少遍《罗马假日》了,四遍、五遍抑或更多?对于经典的爱情,人是不会感到厌倦的,哪怕永远只是局外人。每个人心里都有类似的渴望、类似的梦想,只不过难以实现罢了。正是这种难度,反而使我们乐意相信:它是真的。这是现实之外的现实,这是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的浪漫假日,这是梦,这是诗。

欣赏别人的爱情,同样能帮助我们超越现实。我们只比他们少了一点运气,少了一点勇气。仅仅因此,就只能永远滞留在他们的彼岸。生命中若连这种彼岸的风景都不存在,将显得何其苍白?那还能信任什么呢?

奇怪的是,我总是记不住男女主人公的真实姓名。他们像两个无名氏,我在反复观看无名氏的爱情。为方便起见,我把他们一个叫做记者,一个叫做公主,可见其身份给人的印象之深。后来又索性以扮演者的名字来代替:一个叫派克,一个叫赫本。赫本在罗马(而不是好莱坞 )巧遇派克,各自隐瞒身份相聚一昼夜之后又翩然离开……

因为《罗马假日》的缘故,我觉得这两位演员此生也再不应该有合作机会了。两张面孔摆在一起,只能使人联想到《罗马假日》,会失真的,除非给《罗马假日》拍个续集,抑或老年版。

我经常胡思乱想:记者和公主若老了之后,还有缘相会该怎么办?记者或许已升任报社总编,公主说不定已是皇太后了。他们是否还能透过被岁月摧残的容颜辨认出对方?该如何面对年轻的一段情史(虽然只有24小时),尤其是和现实加以对照的时候?如果索性过了离退休的年龄也好,至少可以摆脱折磨了他们一生的那种忌讳,他们的秘密,纯粹是因为忌讳(包括自身的责任)而造就的。

他们是否会遗憾:要是年轻时不那么负责就好了,记者可以辞职,公主可以私奔,倒也不失为反封建的壮举。但那已是另一种风格的故事了。

既然已经选择了,还是索性别再见面为好。所以《羅马假日》的结尾,安排的并不是悬念,而是一个画得很圆满的句号。

公主临别的那次记者招待会,注定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面。多感人啊。遗憾也是一种美感。弥补遗憾极容易不小心损伤了美感。

许多爱情都是因为遗憾而长生不老的,《罗马假日》也不例外。爱情是没有工作日的,永远是放假的感觉。真正的情人必须具备艺术家的素质,把彼此的关系当作艺术品来对待:知道什么时候该戛然而止,什么地方该精致,什么地方该粗砺,什么地方该留有必要的空白。

爱情总是一次性完成的,是拒绝修补的(那只能画蛇添足)。

像稍纵即逝的《罗马假日》,似乎只是爱情的半成品(他们只是在离别的钟声中才吻了一下,但这或许比肌肤相亲还要刻骨铭心),其实使事物的发展停顿在高潮。

《罗马假日》没有“床上戏”,是柏拉图式的经典,剔除了肉欲的成分,迫使我们把注意力全集中在爱情属于精神的那一面。只有精神才会恋爱,当精神恋爱比肉体狂欢还要重要,则说明它打下的烙印将更为深刻。正因为这样,它才会“保鲜”(不仅指这部电影,还指这部电影里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永褒青春,他们的灵魂仅仅在现实中会合了一天,却完成了可供一生享用的盛宴,而不是一顿即食的快餐。

赫本在照片上风韵犹存。我前些年还从电视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派克。《罗马假日》里的男女主人公,老了的话也该是这番模样吧?但他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为好。

只要记忆力还保持着,宴席不会结束。所有的观众也不会提前退场。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吗?存活在各自心目中,都是对方最年轻、最完美的形象。打破了它才会更加遗憾。

没有什么爱情,能比《罗马假日》更遗憾的了。也没有比它更完美的了。

没有什么爱情,能比《罗马假日》更短暂的了。也没有比它更长久的了。

在我们周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没有比它更古典的,也没有比它更年轻、更富有生命力的了。

赫本会老,派克会老。《罗马假日》里的那一对情人,却是不会老的。

“你喜欢哪部电影 很多人常常这样问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非说不可的话,我就借用公主会见记者时赫本说的那段著名的台词作答:许多电影都令人难忘,要说喜欢哪一部一时也很难……不,《罗马假日》!当然是《罗马假日》。”

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拍有《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的日本导演山田洋次说的。但也是我想说的。看来《罗马假日》吸引着的、影响着的远远不只我一人。

因为这部电影,我甚至对罗马这座城市产生了更多的好感。在此之前我最向往巴黎,后来却崇拜罗马了。我不关心那儿的历史传统或假日经济什么的,只知道那儿有爱情的遗址,在许多人都已不相信爱情的时代。巴黎的艳遇与罗马的邂逅是有区别的。

但是,我今生即使有周游世界的条件,也不会去罗马的。我怕自己的梦会被打碎。这已是我的最后一个梦了。

只有这样,才能对一座城市(包括在城市里逗留过的那两个虚构的人物 )保持着充沛的想象力。

《罗马假日》结尾有公主与记者无声的对视(在招待会上),山田洋次曾想象着公主的语气加以注释:“对了,你原打算给我拍照,写独家报道来着,后来又变卦了。那是因为爱上我了吧。我也爱你呀!我要永远珍藏这份爱。见到了你使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派克当时说了一句有声的台词:“恐怕无人会背弃公主的信赖吧。”他不仅牺牲了爱情,还自愿地额外牺牲作为职业记者本已到手的一次赚钱或晋升的机会。

爱的牺牲肯定是一种损失,会造成缺憾。但爱情正是因为做出了牺牲而显得伟大。懂得牺牲的情人才是合格的情人,才配拥有伟大的情感。他们是以牺牲的方式向爱情敬礼呢。《罗马假日》礼赞的是一种无私的境界,一种“大爱”。

看完之后我在想:有自私的爱情吗?自私的爱情算得上爱情吗?自私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去爱呢?爱的牺牲几乎无处不在,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只有当情感上升到无私的程度,才会心甘情愿,并且视为奉献。但说实话,这其实挺难的。

我特意选择新世纪的一个节日,来重温《罗马假日》。但愿这不是一份太古旧的礼物。但愿天籁般的爱情永远不会过时。

猜你喜欢
赫本情人罗马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永恒之城:罗马(二)
赫本 被爱辜负,不辜负爱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奥黛丽赫本
赫本 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外貌无关
包袋如情人
情人
小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