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朱学元 杜颖 陈伦双
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检察室主任潘珂进村走访 图/石涛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
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背篓》,唱出了祖祖辈辈居住在武陵山深处的土家族、苗族群众对竹编背篓的一种特殊情怀。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区,90%以上是山地,73%的人口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背背篓出行是当地流传几百年的习惯。
同样的大山,同样的背篓,不同的是背背篓的人。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石会检察室以潘珂为代表的一群青年检察官,他们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把法治与正义送进大山每一个角落,被山里人亲切地称为“背篓检察官”。
——背篓一背,老百姓就有了亲切感、认同感。
盛夏时节,武陵山区清新如洗,生机盎然。
趁天色微亮,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检察室主任潘珂和助手郑宜龙就开始忙活,准备下乡走访。
原本脸上略显疲倦的潘珂,换上检察制服,背上“土背篓”,再拎上一块偌大的铜质检徽,顿时精神倍增。站在一旁的郑宜龙麻利地将印有“流动检察室”的标牌,斜插在另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背篓后,跟着出了门。
这身“混搭”行头,经常出现在大山里的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山间石阶上,着实吸睛无数。
不过,当地老百姓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只要老远看见,他们就会大声呼喊:“‘背篓检察官来了!‘背篓检察官来了……”
两只背篓、一枚检徽,承载的是检察官的初心和使命。
一路上,碰见年长的乡亲,潘珂就会凑身过去:“老辈子,早饭吃的莫子?”同时,从裤兜里掏出一沓检民联系卡,抽出一张递给老人,“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这个二维码回家让你家细娃扫一哈。遇到啥揪心事了,都可以找我。”
“见面熟”的潘珂,与乡亲们打起交道驾轻就熟,深受乡亲们喜欢。
在此之前,潘珂的工作是整天与机关公文材料做伴,足不出户,他不善言辞,看上去有点木讷。
令潘珂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竟会被黔江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到濯水检察室主持工作。
刚开始,面对检察室全新的业务,潘珂一脸茫然,没少为“如何为群众服务”抠脑壳。
平日的工作里,潘珂这个80后和检察室里的4个90后同事坐在办公室,没人来;走出去,也没人理。
如何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呢?
检察室里有一位叫徐维新的老同志,用一只背篓,给了潘珂他们干好检察室工作的启发。
老徐出门办案、走村串户,必背上背篓,而且总能和村民打成一片。只要他一出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老百姓穿的是胶鞋,背的是背篓,你们一身笔挺的制服,夹个公文包,还拿个老板杯,看起来高高在上,怎么和群众打交道?乡里有乡里的办法,你把我的背篓背起,试着多到农户家走走。”在退休之前,老徐曾语重心长地对潘珂他们说。
这让潘珂他们认识到,要做好检察室工作,首先要接地气,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融入当地老百姓。从此,他们开始学着老徐背起背篓,走上了“背篓检察官”之路。
每次下乡,他们坐下来就问村民家里几口人,跟别人有矛盾没有,村里有啥不平事没有……慢慢地,山里的小路,潘珂他们绕熟了;江上吊桥,他们走惯了;村里的狗,也摇尾巴了。
就这样,久而久之,“背篓检察官”走进了山里,也走进了大山群众的心里,找他们说事求助的村民越来越多,还总盼着他们能到自家歇歇脚、聊聊天。
——背篓虽小,却能装起法律的尊严、群众的期盼和社会的公正。
村民们盼望着的事儿,很快就如愿了。
只要有空,潘珂和其他检察干警就會到村民家串串门,说说掏心窝子的话,了解和掌握了很多村民的心里话和烦心事儿。
2018年9月的一天,潘珂他们在寨子村开了个坝坝会,给乡亲们讲解近年来检察机关为农民工维权的事。
村民们对此特别感兴趣,纷纷说起了一些农民工吃亏上当的事。村民老庞深叹一声说:“去年工程老板王某就欠了我7600元工钱,要了几次都没要到,真是有苦说不出!”
得知情况后,潘珂就从背篓里边拿出《农民工维权指南》,给老庞讲解检察院的职责,并告诉他检察院可以依法支持起诉。
第二天中午,老庞专门带着工友代表到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原来,和老庞一样被欠工钱的还有20多人。
潘珂第一时间向院里作了汇报,院里还安排专人帮忙完善证据材料,指导农民工们向法院起诉,随后向人民法院发出了《支持起诉书》。
一周后,经法庭审理,这笔民工的血汗钱有了着落。
“从那天起,检察室的便民文书多了一份《用工合同》,这样可以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维权。”潘珂说。
类似老庞这样的烦心事,潘珂和同事们都先在《检察日志》上一件一件地记下来,再一件一件地想办法解决。目前,已经记了整整6大本《检察日志》。
除了《检察日志》,检察官的背篓里还装着些什么呢?
“以前我们的背篓里大多装着乡村通讯录、打印机、办公文书、印章以及帮村民顺带的物品等。现在背篓里又多了航拍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备。”潘珂说。
检察官背着办公设备,涉水前往黔江区冯家街道寨子社区 图/罗跃
为了开展“莎姐”大普法活动,广泛播撒法治的种子,“背篓检察官”带上投影仪、幕布、音箱等设备,让村里的留守儿童也能看上电影,并接受普法教育;
为了保护好绿水青山,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能,“背篓检察官”带上航拍无人机和相机,实地摸排公益诉讼线索,促进公益诉讼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让老百姓少跑路,“背篓检察官”带上笔记本电脑,老百姓可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直接与检察长对话。
此外,他们还自主研发了检务通APP,配备了功能齐全的流动检务车,制作了大量印有“黔江检察”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的“检民联系卡”……
背篓,这个“背篓检察官”的“百宝箱”,不仅装着办公物品,更装进了他们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延伸司法服务触角的初心和使命。
——背篓一背,彰显出新时代检察人不忘初心、司法为民、接续奋斗的良好形象。
2018年12月21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学院二楼,偌大的多功能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背篓检察官让我们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体悟到了事业的光荣,感受到了使命的崇高,也享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讲台上,潘珂声情并茂,向台下听众娓娓诉说“背篓检察官”的动人事迹和心声。
这几年,潘珂有好几次机会调回城里,可他不愿走。
为何选择留下?
检察官通过院坝会的形式开展普法宣讲
有一次,潘珂正在检察室接待群众,一个老乡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走进来,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用树叶包好的圆团儿,非要递给检察官们尝尝,“这个不会吃坏肚子,感谢你们帮忙,我都记在心里的。”
潘珂这才回想起此前这位老乡家娶新媳妇,迁户口时遇到点麻烦,自己不过是顺手帮忙完善了相关手续。
“平时我们只是多走了一点点路,干了一件件小事,但在乡亲们那里都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把这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基层的矛盾也就少了,乡亲们的幸福指数也就提高了。”潘珂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检察人,就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使命,对得起党徽、检徽。
常年穿梭在大山深处,越走越熟悉;让服务走进群众心坎里,越走越有味道,这份快乐和成就感无可替代。
近年来,在潘珂率先垂范下,檢察室的90后干警也得到迅速成长、蜕变。
27岁的郑宜龙就是其中一个。
郑宜龙刚上班时,曾憧憬着要办理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的那种大案、要案。然而,到检察室工作后,经手的都是夫妻吵架、邻居扯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这个满腔热血,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的小伙子,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直到帮一个五保户老人讨回公道,要回本属于他的2000元钱。当老人老泪纵横、颤颤巍巍地接过钱的那一刻,郑宜龙心里涌上一股从未有过的震动,他决定不调离检察室的工作了,并于2018年3月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些90后干警跟着潘珂入户走访,慢慢也总结出许多工作“要诀”:和村民打交道要说当地特色方言,喊年纪大的老人为“老辈子”,走访要掌握时间,防止农忙、吃饭时间打扰村民……
截至目前,“背篓检察官”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60余次,召开院坝会160余次,足迹遍及全区219个村(社区),为3000余名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收集了大量民情民意,化解了不少群众的矛盾纠纷。潘珂也因此获评“重庆好人”“2018年度重庆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