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李熟了,你却离开了”

2019-09-25 06:13钱犁周伟华
当代党员 2019年17期
关键词:王传福万州区全村

钱犁 周伟华

2019年7月12日,万州区瀼渡镇重岩村,细雨蒙蒙。

车行不远,我们就进入了这个面积达600亩的脆红李园地界内。但见三年前栽植的这片脆红李正由青转红,密密麻麻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徐徐清风里,阵阵果香扑鼻。

再过一段时日,这大片大片的脆红李就将进入采摘季,果农们将会从它身上获得真金白银。

就在此时,我们见到一位名叫袁明全的老人站在李园旁,望着即将成熟的脆红李发呆。他口里不住地低声细语:“罗书记啊,几年前你带领我们种下的脆红李就要熟了,可是你却离开我们两年多了,离我们越来越远。过段时间等我的李子采摘了,我一定要选一捧最甜最大的摆放到你的坟墓前。”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任由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

入村

袁明全老人从心底里为之牵挂与不舍的“罗书记”,就是时任万州区教育纪工委书记的罗良杰。2015年7月,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他主动请缨出任重岩村第一书记。

重岩村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期以来自然条件差,经济底子薄,没有摆脱贫困的骨干产业。全村596户村民中,有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罗良杰上任后,与村“两委”一班人一边挨家挨户访贫问苦,一边四面出击寻求致富良策。经反复论证,村“两委”决定新建600亩晚熟脆红李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第一个骨干产业。

方案初定,便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面对村民的种种疑虑和担心,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果子成熟后按股分红;面对李子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罗良杰找到区农委(现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请求派出果树专家对村民从种植到管理等环节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因为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罗良杰又向区教育委员会求援,教委主任亲率72名机关干部到重岩村栽李树……

此外,保障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李树不耐旱,需要充足的水源作保证。罗良杰就带领村民在两年多时间内整治或新建山坪塘80余口,不仅保证了脆红李园的灌溉用水,还利用水塘发展养鱼项目,现在全村处处可以看见碧水盈盈、鱼儿欢跃的美景。

李子上市后,还需要通畅的交通开辟销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罗良杰便与全村村民一起,多方筹集资金1300多万元,新修、改建、硬化公路15公里,加上新修的人行便道,全村道路通畅率达100%;2019年李子上市,预计总产量250吨,总收入可突破100万元,全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便高达830元。

脆红李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重岩村其他产业:通过土地流转,300亩花椒园落户重岩村,预计年产值达100余万元;罗良杰等干部“四顾茅庐”,引进了一家生产皮蛋和盐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其生产的“盛丰源”牌皮蛋远销全国,年产值高达1500万元。

交心

履职重巖村是罗良杰人生旅程中辉煌的亮点,这里也是他人生谢幕的最后一个平台。他既是带着让这个村脱贫致富的神圣使命而来,也是怀揣着对人民群众感恩回报的一腔赤诚而去。

转眼到了2016年初,罗良杰感到脱贫攻坚的担子日益沉重,他的胃痛也越来越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吴正全经常看见他胃病一发作便脸色铁青,虚汗直流。在几次登山走访贫困户时,经常疼到走不动路,他就在路旁找处土坎或石头坐一坐,歇一歇,等体力恢复一下再走。吴正全还发现,他疼得最厉害时,一天最多要吞服5次止痛药。每当吴正全劝他要注意休息或是上医院看看时,罗良杰总是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老胃病了!”

一次,罗良杰和村干部来到5组贫困户王传福家走访。王传福的儿媳患有严重的肌肉萎缩症,家里还有个孙子在上学。平日里,王传福靠编织竹背篼换点零花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由于与村干部有矛盾,王传福不太愿意与来访干部打交道。罗良杰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决定以上门讨水吞药的理由去接近他。

这天,罗良杰走进王传福家,见他正在编织竹背篼,便用夸赞的口气说:“老王,你这背篼织得这么好,我买一只可以不?”

罗良杰边说,边掏出两百元钱买下了一只竹背篼,同行的另外两名工作队员也分别掏钱买了一只。

王传福心里清楚,自己这背篼哪里值这么多钱,让罗书记破费了,心里过意不去:“他这哪里是买背篼啊,分明是来关心我的!”

从此,王传福把罗良杰视作好朋友,甚至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

重岩村1组村民杜文发家,是罗良杰“一对一”帮扶的贫困户,老两口都已年逾古稀。提起罗良杰,老伴何仕菊有说不完的话,“罗书记这个人太好啦,凡是端午节、中秋节或要过年的时候,他都要到我屋里来,每次都没空过手”。

何仕菊曾经打听过罗良杰在城里的地址,想逢年过节给罗良杰送点土鸡、腊肉,可罗良杰嘴巴咬得紧,从未透露过半点消息。

2016年春节前,罗良杰到杜文发家时,一见面就说胃痛。

“我给你煮点包面,你填一下胃要得不?”何仕菊说,这一次罗良杰没有推辞,看到他把一小碗包面都吃完了,何仕菊心里特别开心……

离别

罗良杰进村之后,就一直住在村委会办公室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吃饭、睡觉、办公共用一处。他们的驻地远离瀼渡、河口乡场,加之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购买蔬菜肉食。

罗良杰同吴正全经常煮点米饭或熬锅稀粥草草应付。见此情形,重岩村3组82岁的老人唐朝元便将自家种的蔬菜送到罗良杰办公室,可罗良杰怎么也不肯收。唐朝元坚持把蔬菜留下,罗良杰硬要塞给老人5元钱。从此,再也没人大白天给罗良杰送蔬菜了。

后来,当罗良杰清早推开房门时,门前常常有趁着黑夜或黎明悄悄送来的蔬菜或大米,没人留下姓名,惟有一片诚心。

2016年底,罗良杰身体渐渐支撑不住了。经大家多次催促,他于2017年1月到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胆管癌,不得不住院医治。

2017年5月初,吴正全赶到医院去看望罗良杰,本想对他多说几句安慰的话,可罗良杰却不断地问吴正全:村里的脆红李成活率高不高?村里引进的皮蛋加工厂生产销售是否正常?村里300亩花椒基地合同有没有完善?

吴正全一一作答,罗良杰脸上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没承想,5月19日,年仅52岁的罗良杰便永远地离开了。

第二天,重岩村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吴正全向大家传达:“昨天,我们村的第一书记罗良杰同志逝世了。”

话音刚落,几十人的会场先是死一般沉寂。过了一会儿,5组组长吴体会轻轻说了句:“罗书记走了,他怎么走得这么早啊!”

顿时,整个会场一片呜咽……

罗良杰这个普通的名字,已深深铭刻在重岩村近千名父老乡亲心头。

猜你喜欢
王传福万州区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全村唯一收件人
长嫂如母,成就中国巨富王传福
长嫂如母,成就中国巨富王传福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王传福:抓牢汽车两场变革机遇
王传福:只做全球第一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