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林
前不久,我们党史部门专门到瑞金市云石山乡调研,深入梅坑、丰垅、回龙村等地采访,搜集到一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感受了苏区群众扩红支前的热情和苏区军民的鱼水深情。
在云石山乡丰垅村梁在桂家,我们见到了一个被珍藏85年的铁皮箱。据现年66岁的梁在桂讲述,他的爷爷叫梁学祥,奶奶叫杨六秀。他从小就经常听爷爷奶奶讲当年的红色故事。这个铁皮箱就是粮食部部长陈潭秋当年留下来的,他们全家都很爱惜它,把它当成传家宝。关于这个铁皮箱,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
1934年7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机关迁到了云石山,当时中央人民委员会粮食部驻扎在丰垅村新猪婆龙小组,时任粮食部部长陈潭秋住进杨六秀的家。陈潭秋一边忙着做征粮工作,一边积极开展扩红动员,工作十分繁重。那时,陈潭秋脸庞消瘦了,眼睛凹下去了,草鞋磨破了,可他仍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日夜操劳着,奔波着,从不停歇。
一个酷暑的早晨,陈潭秋同志因工作过于劳累病倒了,很晚都没有起床。杨六秀看到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就走到他房前叫他吃饭,可怎么也叫不应。后来她推开房门一看,发现陈潭秋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脸色泛青,昏迷不醒,病得很重。杨六秀心里很焦急。但苏区时期条件艰苦,云石山附近也没有医院。杨六秀就决定先用土办法为陈潭秋治病,她端来一盆水、一个碗,帮助陈潭秋搓背刮痧,然后采摘草药捣碎慢慢地喂他喝下。或许是土办法起了作用,在梁在桂的奶奶悉心照顾下,陈潭秋的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康复后的陈潭秋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不但超额完成征粮任务,而且还动员了村里梁育才、梁士河、梁士诸、梁士林等9名进步青年参加红军。
陈潭秋一直念念不忘杨六秀对他的救治,说如果不是她的及时救治,自己可能再也不会起来。长征出发前,陈潭秋同志为了感谢杨六秀对他的悉心照顾,专门赠送了一个铁皮箱给她以作留念。几十年来,杨六秀一家就一直保留着这个铁皮箱,以表达对陈潭秋同志的怀念。新中国成立后,杨六秀老人经常向后辈们讲起这个故事,直到她去世时还嘱咐孙子梁在桂一定要将这个箱子保存下去,把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随部队撤离至云石山丰垅村,驻扎在梁姓大户人家的祠堂里。红军纪律严明,对当地百姓不但秋毫无犯,还帮人民群众干活,割稻子、耕地、挑水,深受老百姓的赞赏。
丰垅村有户人家有两兄弟,因为红军经常来他们家义务帮忙,所以兄弟俩对红军战士充满了敬佩和仰慕。就在1934年9月底,刚满18岁的大儿子鼓足了勇气,对母亲说:“娘,我要参加红军,我要像他们一样去帮助老百姓,去解放穷人!”听着儿子的话语,看着儿子那坚决的神情,想想连日来红军为自己家所做的一切,母亲含泪点头答应了。
有一天,弟弟在山上砍柴,邻居告诉他红军要走了,他一听急了,扔下镰刀就往家里跑,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娘,哥哥参加红军,我也要去!”母亲愣住了,她心想:大儿子刚出征,小儿子又想上战场,打仗可不是儿戏,万一有个闪失,年迈的我就没了一点依靠啊!她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弟弟见母亲死活不同意,也没办法说服她,便悻悻离开。有一天看到本村人报名去当挑夫,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红军长征前夕,他来到母亲身边,央求道:娘,红军要转移了,他们的物品太多了,需要很多挑夫,红军帮我们家这么多,你就让我当挑夫送送他们,送到不远处的万田就回来。”母亲考虑了几天,终于含泪答应了。
就这样,兄弟俩一个当了红军,一个当了挑夫,都走上了漫漫的长征路。母亲思儿心切,朝也盼,暮也盼,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八年过去了,母亲期待着儿子们归来。这一等,一直等到母亲去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部队才带来他们兄弟俩的消息,原来,兄弟俩早在湘江战役时就双双牺牲了。兄弟俩虽然牺牲了,但烈士之名梁崇万、梁崇芹被永远铭记。
85年前,红军准备长征时,曾驻扎在云石山,而梅坑村曾经驻扎了一个简易的红军医院,安置了200多名红军伤病员,有的中了枪弹动弹不得,有的患了疟疾打摆子无法行走。随着长征的日期临近,红军医院的指战员可犯愁了:带上全部伤病员,医院也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担架呀。如果不带上他们,那这些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医治,处境就很危险了。
为了解决红军医院的困难,梅坑村排脑小组15名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连夜跑到后山砍竹子、做担架。这些简易的竹担架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定要用棕绳绑扎实,以防伤员掉下来。他们每天拿着锯子和篾刀做担架,从早忙到晚,晚上点着竹筒火照明,忙碌了五天五夜,几乎砍遍了后山的竹林,终于做好了136副担架。为了做这些担架,有的村民的手被篾刀割伤了,有的村民手上满是血泡,当他们把这136副担架送到驻扎在梅坑的红军医院时,红军指战员握着他们的龟裂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老百姓一想到伤病员能躺在担架上跟上大部队,欣慰地笑了。
在這赶制担架的15名群众中,有一位村民叫梁学云,不仅为红军送去了担架,还把自己“送”进了红军队伍,当了一名红军。这些担架为红军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钟期光将军当时就是坐着其中的一副担架开始长征的。这136副简易的竹担架,不仅带着红军伤病员向胜利前进,还见证了苏区军民的鱼水深情。
题图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云石山的驻地云山古寺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