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20日宣布,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并将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消息公布后,我作为上世纪最早一批赴基里巴斯的中国金融援外工作人员,时隔1/4多世纪,仍能清晰忆起当年援助工作的细节。
1992年夏天,我作为中国银行一员,来到基里巴斯等南太岛国开展援助业务。就经济生活水平而言,1992年的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和中国北京相当。我清楚记得,当时北京只有三里河一家超市,而塔拉瓦则有很多,只不过当地没有什么工业,人们以种植椰子、香蕉或捕鱼为生,日常生活用品和工业用品都从日本、澳大利亚等进口。中国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M1、M2等货币政策术语还难得一见,但相比之下,基里巴斯已有成熟的公共财政和货币金融理念,这让我在大学学习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突然在基里巴斯谈判中找到用武之地。
在当时背景下,中国对基里巴斯的几个援助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一个是公共建筑,比如该国的议会大厦(我们去的时候,建筑刚刚冒出地面);第二是和跟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公路、蓄水池等;第三是农业项目,中国帮他们改良香蕉种植和椰树生长期等。
那个年代,台湾经济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高一点,经常以捐赠小汽车、公交车、摩托车方式拉拢部分南太岛国。到2003年,基里巴斯转向台湾,我们内心十分复杂。
20多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我也一直奔走在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第一线,见证了我们国家在“走出去”领域的全部历程。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入融合,中国对外援助的资金、方式和创新能力更加多元。比如,在上述传统援助项目之外,中国还与南太岛国一起开展实用技术交流、气候变化研究合作。基里巴斯技术人员可以到中国的大学深造学习,中国机构则与基里巴斯等南太岛国在渔业、旅游业、南极科考方面展开合作。
许多国人和我一样发现,近些年,企业投资和民间交流开始起到主要作用,官方援助反而退居其次。原因在于,随着中国国际角色的发展,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我2016年访问斐济,曾亲见中国企业家结伴旅游寻找投资机会,有中国企业发现当地的生姜商机,将其出口到中国,增加当地贸易收入。从这个角度说,基里巴斯和中国复交,在全新的、全方位的、更高起点的合作基础上,两国经济交往将更加紧密。▲(作者是中国进出口银行资深经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