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声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 “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 “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很久没有读小说了,或者说很久读不下去小说了,不是因为读不懂,而是因为隔太远,自己与小说中的故事仿佛总不沾边。前些天翻阅了一下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竟然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了。
小说围绕着杨百顺诸事不顺颠沛坎坷逃离延津的经历一路写来,以杨百顺养女的外孙牛爱国起伏跌落、流离失意最后回到延津做结,洋洋洒洒,纵横百年,写出了小人物的流离身世,写出了小人物的酸涩情态,更写出了普通人心中的那点希冀和郁塞。
这个小说有意思!例如:
“种桃书屋”(私塾)的老汪,有一个癖好,每个月两次,阴历十五和阴历三十,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走一万六千三十六步,有时走十二万四千二十二步。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遇到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老汪就被憋得满头青筋,别人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县长老史不苟言笑,但背地里有些好色。但老史的好色,有些与众不同,他不好女色,好男色,不好生活中的男色,单好戏曲儿中的男色。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就把锡剧男旦苏小宝喊到卧处,关屋子里,只是下棋手谈。手谈时不卸戏装和油彩。手谈不为输赢,而为手拉手共同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一次手谈奇绝,竟有天作之合,两人第一次有了肌肤之亲。亲也没亲别处,就是抱头痛哭,无语凝噎的样子。
神父老詹在延津传教四十多年,一共发展了八个信徒。白天四处八乡地走,去传道,晚上还要给杨摩西讲半夜经。传道都是说的那几句: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老詹原来辛辛苦苦建的教堂被前后几个县长占了去,只好发愿再修一个。自己已经画好了宏伟的蓝图,只可惜还没有动手筹措。老詹死后,这图纸到了杨摩西手上,到了杨摩西的养女手上,到了杨摩西养女的外孙牛爱国手上。在这图纸的背面,有五个黑字:恶魔的私语。还有几个字:不杀人,我就放火。 (神是否就是倾诉话语的对象呢?)
牛爱国的老婆庞丽娜和摄影城的小蒋偷偷好上了,国庆节各自给家里人撒了谎跑到一处去私会。小蒋的老婆留了个心眼去捉奸,是这样描述他俩苟合之事的:还不睡,还说呢? “睡了睡了,一个人说‘咱再说些别的’,另一个说 ‘说些别的就说些别的’。他们一夜说的话,比跟我一年说的话都多。小蒋讲完这些,开胸放喉,大放悲声。
牛爱国四处找私奔的老婆庞丽娜,在泊头遇到了章楚红。牛爱国跟谁都不能说的话,与章楚红都能说。与别人在一起想不起的话,与章楚红在一起都能想起。两人说高兴的事,也说不高兴的事。与章楚红在一起,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说完一段,一个人说:“咱再说点别的。”另一个人说:“说点别的就说点别的”。
……
人物百态,都很有趣!趣味后面是孤独。孤独是我看完小说后想到的一个词。
写孤独的作品太多了,尤其在我教学的语文教材中。但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却是普遍的,形而下的,沾满了露水、饭粒、泥土味的孤独。它不是陈子昂的独绝千古,不是王维的空山幽兰、苏轼的月夜独饮,更不是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那些都是文人的孤独,都是一种解悟了世间哲理愤懑于世俗价值的孤独,是高冷的、艺术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是一种人人感觉到却触摸不到的孤独。和谈得拢的人说上一句,胜于和他人聊一万句!只可惜,一句难求!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就只有两种,谈得拢和聊不来,人物困顿颠沛到处寻找的,就是一个和自己说得来的人,这就是最大的满足,人,多么卑微的满足。但造化弄人,小说中的人物包括生活中的我们却往往找不到这样对得上话的人。于是,小说中有了老汪舒缓憋闷的乱走,有了县长的手语,有了神前的祷告,也有了更胜偷情欢愉的说说……聊得来,谈得拢,看似卑微的要求,却是大家永在路上追寻的根由。小说消弭了一切的外部矛盾 (诸如阶级的、时代的、国家的),所以这样的孤独更显得深入骨髓,是人与自我对话的孤独。有评论家把这部小说比作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因为这样的孤独在时空的维度中是永恒的,是深入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私密深处的,虽然它的显现状态又是那样的世俗化和普遍性。想想现实,又能找到几个对得上话的人呢?一些人说话遮遮掩掩,一些人说话故弄玄虚,套你话、逗你说、挖坑落石的大有人在。这还好,还有些人背后飞短流长、信口雌黄、搬弄是非的,就真真是可恶了!现实中难以言语,虽然不至于西方哲人所说的 “他人即地狱”惮于说话,但多少也有点“话不投机半句多”“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味道。
好好找个人说话,真是难也!话语成了人与人沟通的最大载体,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找人对得上话,也就是在与他人对话中与自我对话,观照自我。忽而想到庄子,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这该也算是一种无以语的孤独吧。
读 《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