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坡村:耐品的沧桑味道

2019-09-25 08:39
农家参谋 2019年8期
关键词:宅子古宅天井

卫坡村,又称魏家坡村,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是“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现有豫西地区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七进院、五进院格局,共计300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一个权贵家族,曾在这里上演悲欢离合;一条清代老街,见证着这个家族的兴衰交替。在村头一望,青砖灰瓦的清代老街在古槐里掩映,尽显幽静与古朴。高大的门楼、古朴的匾额、厚重的木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

岁月荏苒,如今,这些栉风沐雨年久失修的老宅在修复开发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雕梁画栋 庭院深深

8月正午,初秋的太阳依然热辣。走入卫坡村老街,一棵古意盎然的老槐树渊渟岳峙,遮出大片阴凉,几位村民正在树荫下聊着家常。

透过树荫,便看到对面卫坡老村的清代古宅街,青砖灰瓦,布局对称。在这条180米长的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共有清代古宅16栋,共计300间,沿着老街南北分布。

“路南7栋全是七进院,路北9栋则是五进院。这些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此外,村里还有靠山窑洞、天井窑院。每当夏冬季节,这些大户人家就会搬至靠山窑洞、天井窑院里避暑躲寒。”卫坡村村干部卫迎军介绍。

“我家这所老宅,建于大清乾隆年间,距今有300年了。建这院的祖先,是清朝的四品武官。”65岁的卫红恩老人,是路南一栋院落的第13代主人。

踏上古旧的青石门阶,院落门口雕刻精美的“门当”“户对”在大门两边相对而坐。在旧时,“门当户对”有辟邪驱鬼的意思,一般大户人家的门口都有。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

推开皴裂的古旧院门,门枢发出一声“吱咛”的长音。临街厢房过后,是第二个门,称为“垂花门”,门楣上一块砖匾,刻着“兰室药房”四个方正文字。“兰室药房”典出屈原的《湘夫人》,用香木木兰、香草白芷装饰房屋,寓意主人身份高贵、品质高洁。

穿过垂花门,便是天井小院。从天井仰望屋顶,为五脊六兽,狮子、海马威坐其上,脊高瓴逸,势稳气凝。门楣廊檐,窗棂楼望,都有精美的木雕作装饰。

过天井、走穿堂、上月台,便到了过厅,也就是客厅,是主人家的待客场所。整个过厅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12扇精美雕刻的木门镶嵌在内,显得大气十足。

这个天井有3条直通道路,中轴线道路宽敞,两侧道路狭窄。两侧的道路是甬道。在以前,中轴线上的路是给主人们走的,仆人们只能走甬道,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再往里面走,是三门、厢房、正房、群房、花圃、后临街和后门。整个院落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从大门到后门共七进,80多米长,让人不由轻吟起那句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老宅主人非富即贵

卫氏家族在清代为中原名门贵族,像这样建筑考究的宅子,足以证明当时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家非富即贵。那么,卫坡村当年的主人到底是何许人?为何会在此筑宅建院,且如此豪奢?

根据卫坡村《卫氏家谱》记载,卫氏起源于周,康叔受封于卫而取为氏。明末清初时,卫氏一支从济源迁于此地,以农桑为本,勤奋劳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田园渐丰,人丁益广,经过数代打拼,到清嘉庆年间,卫氏家道殷实、人丁兴旺,有土地3万余亩,成为中州望族。

整个清代,卫氏家族出仕者近百人,最高是四品的五城兵马司;先后出过4位诰命夫人,七品以上官员有26位,整个大家族有230余口人,可谓权贵一方。

这些人步入仕途后屡次置田置业,一些人甚至一次性购买数百顷土地,建设住宅、祠堂、学校。一时间,卫坡村粮满仓库、骡马成群,卫家的老宅也就有了如今的规模。

然而好景不长,卫家不久就应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老话。19世纪初,鸦片祸及卫家,渐渐地卫氏满门竟都沾染上这一恶习,最终导致了卫家的衰败。如今,只剩下这些栉风沐雨的古宅,向世人感叹世事无常。

保护开发,老街焕新机

卫红恩家的老宅子算是保持得比较完整的,但也有一些破坏,过厅后的那几间院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了一些,门口的下马栓在“文革”时期也被拔除了。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老宅子,一部分也已经倒塌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风雨飘摇的老宅在前几年获得了政府的保护性开发。目前,街北的老院和北祠堂已经修复完成,村里几座地坑窑的修复工作也已经完成。在外来资本的推进下,卫坡村“中国传统村落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已全面展开。

为了加紧老宅的修复,村里在东南部建了整齐洁白的新村,用以安置从老宅搬出来的村民。村里一边是古街,一边是新居。

一位曾经住在老宅子的老人说:“虽然新房子住着挺好,但还是有点想念老宅子的时光。在天井里浇浇花,聊聊天,很舒服。现在要修复这些老宅,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是好事。希望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些珍贵的东西,也希望以后经济发展了,村里人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郑州大学建筑系主任郑东军教授认为,在修复古村落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按传统格局恢复其历史原貌,保持原来的历史沧桑感,必须坚守保护文物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保存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最低限度地干预文物建筑,避免维修过程中出现修缮性地破坏。

猜你喜欢
宅子古宅天井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老宅子的梦(外一首)
古宅
异乡人
《被占的宅子》中荒诞的立体主义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真假古俑
《通灵之六世古宅》:今天你解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