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小子》

2019-09-24 02:22刘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7期

【摘要】《我家那小子》是湖南卫视于2018年暑期推出的一档亲子关系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节目播出以来社会口碑不断发酵。该节目中四位单身男明星的独居生活是现实社会中“空巢青年”的自我投射。节目中“空巢青年”的思想观念和父母们的社会期望构成了鲜明的代际冲突。同时,面对社会给予的标签和污名,“空巢青年”群体也进行了自己的抵抗。他们通过荧屏中“镜中我”的映射与代入获得了更多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并逐渐在代际冲突的和解中成长。

【关键词】《我家那小子》;亲情观察;空巢青年;代际沟通

湖南卫视推出的亲情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我家那小子》是从公众人物独居生活的角度来聚焦亲情代际沟通问题。节目邀请了钱枫,陈学冬,武艺,朱雨辰,徐海乔等嘉宾,在无规定情境的基础上让嘉宾全方位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大张伟,李维嘉,欣然,宁静等人和明星嘉宾的妈妈们一起组成情感观察小组,他们在演播厅里观看四个“小子”的生活视频,了解他们私下的真实模样。自该节目开播以来,它引起了舆论的热烈讨论,在广受关注之余,收视更是持续领跑第一。在十二期的节目播出中,节目话题更是七次占据了微博热搜榜单第一的位置,随之节目的社会口碑也在不断的发酵。通过对单身男明星日常生活的记录观察,该节目反映的“空巢青年”和“代际沟通”等问题引起了观众的思考。接下来,笔者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透析节目中反映的“空巢青年”的现象,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社会文化及权力结构的理解。

一、投射“空巢青年”现状

《我家那小子》通过对四位独居男明星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从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在社会中具有普遍性。这些明星们独居生活的完整记录——那些孤独、亚健康的生活日常成为空巢青年群体的自我投射。社会学家米德曾指出:自我,就像符号一样,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创造出来的。社会学家库利也提出了“镜中我”理论,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四位男明星的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节目镜像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空巢青年”的生活百态。例如,面临健康风险的陈学冬,武艺和徐海乔,以及患有肥胖困扰的钱枫。这四个男明星在他们的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年龄,但他们却同样面临亚健康,减肥以及被催婚的问题。四位男明星在独居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孤独和焦虑,是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万千“空巢青年”的缩影。

可以说,《我家那小子》这档节目是我们当前社会中的一面镜子,它通过银幕映射现实生活中“空巢青年”的真实状态,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那条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年轻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相互望着”正是由于不同时代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于是形成了“代沟”。因为代沟而形成的冲突,就是“代际冲突”。代际冲突不仅仅反映了两代人间思考与行为模式的差异,同时,通过代际冲突问题的探讨,进而发现冲突背后的文化方式和价值态度,找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社会问题也更能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共情效果,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搭建代际沟通桥梁

《我家那小子》不仅是无数中国家庭的缩影,也通过银幕为代际关系的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通过银幕的观察,长辈们用宽容和理解取代责骂,两代人透过这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使得代际矛盾得以缓和,并逐渐走向和解。

该节目使用摄像机作为窗口,呈现母亲难以看到的生活片段。同时结合情感观察员和主持人的询问和讨论,将两代人彼此不曾理解或触及过的问题剖开来看。而从“第三视角”看这个反观角度来展现矛盾,能够促进两代人间的有效沟通,节目通过观察的方式让父母与子女重新梳理彼此之间的代际关系,成为节目中有效的亲情调和品。例如,在节目中,武艺和朋友坦言父母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他们童年的阴影,这使得母亲看到之后开始反思,她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朱雨辰的母亲也通过节目慢慢了解到她的过度关心对儿子来说却成为了一种负担,并承诺自己在将来的生活中会做出改变。对于观众来说,通过《我家那小子》这档节目看到了嘉宾们明星光环外真实生活,而对于观察室里家长们而言这是一个深入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桥梁,能够帮助妈妈们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

当下的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较少,而如何与亲人沟通交流对大家来说正在成为一件必不可少而又不知所措的事情。该节目邀请明星们的父母与观众一起观看明星的独居生活,父母通过视频看到孩子在生活中的“另一面”;同时,节目播出后,孩子们亦可以通過该节目中母亲们的反应和观点,对他们的亲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母亲和孩子可以了解彼此内心的真实想法,相互理解,达成共识,实现代际和解。

与此同时,观察团成员和每期邀请特定嘉宾的参与也在帮助化解代际冲突方面发挥了作用,观察员的点评更是成为两代人矛盾和误会的“调和剂”。例如在节目中,陈学冬为拍戏需要去学习驾驶直升机,而冬冬的大姨观看过视频之后则对其行为担心不已。观察员李维嘉则认为:“要为了角色去尝试,很多演员都会学很多东西,都愿意去丰富自己改变自己”。观察员和妈妈团作为节目的“神助攻”,不仅丰富了节目的看点,而且将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更直接地展现给观众。现场观察员以这样的方式引导母亲群体以“同理心”解读孩子的行为,由此促进了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我家那小子》就是通过荧屏把观察变成一种全新的代际调和模式,同时增加了观察员的助力,帮助母子双方进行改变、获得成长。

三、荧屏中空巢青年的成长

在《我家那小子》节目中,四个儿子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也反应了父母和孩子在现实中的疏离,这是一种代际沟通不畅的无奈。确实,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各式各样的发展冲击着家庭领域,缩小了它的活动范围和功能,造成了代际间的紧张和疏远,其影响程度之大可能是史无前例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沟通上的匮乏使得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使得父母与儿女间的代际关系日趋紧张。

越来越多的“空巢青年”群体对中国社会来说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通常的社会认知中,诸如独居、空巢和单身等词语总是指向诸如“悲伤”和“孤独”之类负面情绪的词眼。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虚拟屏幕中,通过人物的替换,情境的代入,年轻人在线上便可以轻松模拟线下真实的代际关系。年轻一代通过观看节目获得了“镜中我”的体验,他们试图在“亲情观察”的框架下获得代际交流和溝通,并消除代际隔阂。

年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独居现象确实让长辈们担心,但是当下的年轻人对“孤独”和“婚姻”也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社会上拥有话语权的上一代人经常对“独居青年”群体进行污名化——给该群体贴上诸如“网瘾青少年”,“肥宅”“叛逆”等各种标签,以此来告诉大家他们的种种行为是不合常规的,是越轨的。与此同时,在标签理论中,社会上的权力群体给某些特殊群体贴上越轨的标签,实际上是对该群体实施着社会控制。面对上一代给出的标签和污名,年轻一代也做出了自己的改变,表达抵抗,获得成长。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由四位男明星代表的“空巢青年”,他们并不像长辈和社会固有认知那样对生活一无所知,整天都充满了孤独和消极等负面情绪,处于一种消极避世、不思进取的被动状态,反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的活力、孝顺与积极改变。

节目向我们展示的更多是一种变化,这些所谓的“空巢青年”在该节目中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该节目的后期阶段,钱枫一口气减掉20斤;武艺开始远离外卖,学会做饭;陈学冬开始变得开朗;徐海桥也关注起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都逐渐学会了该如何去好好生活。而与此同时妈妈们也发生了转变,朱雨辰妈妈反思是不是自己给孩子带去过多干涉,武艺妈妈去北京为孩子做饭,陈学冬大姨更希望他能快乐。看到孩子独居生活一面的长辈们都在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与孩子进一步沟通。《我家那小子》让改变发生由此可见,它鼓励着观众不断改变自我,重塑新的自我。“空巢青年”通过荧屏明星独居生活的投射,体验到了自己所作所为给父母带来的感受,并逐渐了解父母的心意,这使得他们日后会更懂得怎样去和父母沟通,也会更加的理解父母。

四、结语

不难发现,《我家那小子》对“空巢青年”的生活场景和代际关系的模拟,打破了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间的界线,让小小的电视荧屏成为连接父母和子女情感的桥梁——青年通过对明星独居生活的观看体验获得了相似的共鸣,在这种角色替换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他们还在这个过程当中明白了自己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并在不断地反思中加以改进自我,最终在亲情的感召下学会理解父母同时也获得了成长。由此,代际交流的障碍与冲突在观察中得以和解。

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明星为了“好好去生活”的努力,也可以看到母子连心的情深;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对明星生活的影响,也可以看到母亲们的学习与反思;可以看到代际之间的隔阂,也可以看到为消除隔阂两代人进行的努力和探索。在客观呈现的同时,《我家那小子》更是教会我们回归当下,“好好生活”。

参考文献:

[1][美]乔尔·M.卡伦 . 社会学的意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9,27.

[2][美]玛格丽特·米德 . 代沟[M].曾胡,译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6.

[3]金定海 . 表达与被表达—“90 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4][以]S.N. 艾森斯塔德 . 张旅平,译 . 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4.

作者简介:刘泳(1996—),女,汉族,籍贯:湖南邵阳人,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文化,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