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虚构写作的特点浅析

2019-09-24 02:22朱亚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7期

朱亚茹

【摘要】非虚构写作的理念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其理念从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主义的合流中产生。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缘于中国社会现实土壤、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功能衰退、读者阅读体验求新、国内外写作思潮互动等多种原因。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特稿写作;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以《纽约客》等为代表的杂志上达到了顶峰。非虚构写作近年在我国很受关注和追捧,有很多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从事非虚构写作实践,他们卓越的努力拓展了中国新闻叙述的表达空间,也充实了中国纪实写作的“工具箱”。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闻业面领着众多挑战,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和新新闻学的发展急于寻找新的突破口,“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的兴起并引起讨论,是值得思考做以回应的议题。

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要随时掌握新闻业的发展动态,“非虚构”写作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考验新闻从业者对于社会现实题材的把握与传播,同时可以带动读者对于社会边缘问题的关注,用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风格,更好的认识新闻特稿,同时对这类新闻写作风格所传播的新闻理念与社会现象给与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填补专业的新闻本体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事实”前提展开的写作活动。非虚构写作有许多别名,如新新闻主义、叙事新闻、文学新闻、长新闻、非虚构创意写作、特稿写作等。非虚构写作目前还不是一个严谨、科学、边界清晰的概念。美国非虛构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认为“非虚构即是真实,不可编造。”此外,与传统新闻写作对“事实”的程式化、枯燥化表述相比较,非虚构写作鼓励写作者的自由创造,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非虚构写作的发展沿革

(一)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1)中国重大社会变革浪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遽变革。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中国社会生活为我国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平台,同美国一样,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也是滋长于社会处于剧变下,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认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剧变导致非虚构文学的出现:“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着,艺术家缺少能力去记录和反映快速变化着的社会……这一时期里的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为此,越来越多的非虚构作家开始涌现。何伟认为中国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特稿作家李海鹏“中国每天发生这么多真实事件,从中可以诞生很多真实的题材”。网易《人间》总编辑关军认为当下中国是“新闻故事的富矿”。非虚构作家梁鸿的论述与约翰·霍洛韦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说: “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生活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社会巨大变革催生的社会现象是非虚构写作取之不尽的题材。

(2)现实主义文学和报告文学的衰退

在非虚构写作兴起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力量的衰落。面对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告诉发展的今天,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很多传统作家为了跟上脚步,从而没有时间去发现、分析、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从而造成文学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显得苍白无力。报告文学,作为具有“反映现实”功能的文学也在急速商业化。

(3)读者对传统新闻写作风格的审美疲劳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在这个海量信息涌现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太多,但另一方面实际我们又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种苛求,就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仅仅是片断的,零散的,而是深入的,具体的。我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水平上,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丰富性。”传统的新闻文本擅长粗线条地转述新闻事件的骨架与框架情况。新闻写作中的消息题材是新闻写作方式的典型代表。一般而言,消息写作恪守5W的新闻写作写作条律。具体说来,新闻写作需要交代“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过程如何(How)等事实要素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只要交代了上述事实要素,无论可读性如何,都是一条合格的新闻消息。这种新闻写作的取向往往见“事”不见“人”,新闻故事中的人的境遇与更宏大的制约人的命运状态的文化制度背景不到呈现。这样的新闻写作取向无法阐释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复杂性,无助于读者建立对于人物与事件的系统理解。非虚构写作的弥补了这种局限性。非虚构写作挖掘新闻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杜绝简单化、平面化、符号化地解读世界,抵达真正的“真实”境界。

(4)国内写作思潮的互动

在中国,非虚构写作运动与新闻业对西方特稿写作的引进与发展密切相关。最早使用非虚构这个词语的主要是原先关注特稿的一群记者。他们大多数为深度报道或特稿记者,如李海鹏、关军、南香红、蔡崇达、谢丁、袁凌、曹筠武、杨继斌、杨潇、袁小兵、叶三、李宗陶等人。然而,随着纸媒传播方式的巨变,整个行业生态的凋敝,这批记者大多离开体制内媒体继续追求写作梦想,在杂志新闻生产与新媒体内容生产领域大力推动非虚构写作理念。近年来,伴随着现代新闻媒体的兴起、商业杂志的创刊,中外合资生活方式类杂志的增长,新媒体平台的搭建,非虚构写作却拥有了跟多的发表阵地。近年来,如《时尚先生》、《智族GQ》、《南方人物周刊》、《中国新闻周刊》、《读库》、《中国企业家》、《单读》、《博客天下》、《Vista看天下》、《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等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发表通道。这些媒体中国,有报纸、杂志、图书,无一不提倡高质量的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文学杂志相比较,上述媒体除了发行收益以外还有广告收入。另外,一些新媒体平台专门为非虚构写作而开发,如《人间》、《财新文化》、《非虚构写作》、《人物》、《为你写一个故事》提供非虚构写作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各种传统渠道的兴起,为非虚构写作潮流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1)内容真实性

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首要特点和基本标准。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说“非虚构写作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因为它不能编故事。看起来这比虚构写作缺少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创造性,但它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近年来,国内涌现的一批非虚构优秀作品,如梁鸿的《出梁庄记》、丁燕的《工厂女孩》、张彤禾的《打工女孩》、杨宪益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喻真的《聂绀弩刑事档案》、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在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印证了“真实”的强大力量。

(2)表达文学性

非虚构写作对严谨、古板、克制、枯燥的新闻写作风格改良的表现在于它特别重视文学手法的运用。非虚构写作借助叙事和修辞的写作策略和方法,重视对话、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增强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非虚构写作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细节、对话、场景重建、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关系交代甚至故事冲突构建等,几乎在所有优秀非虚构作品的特质。在《中国,少了一味药》中,慕容雪村描写传销生活艰辛的细节:每人每天的菜钱只有三毛五,只能买到一些烂掉的黄豆芽,每顿饭的米不能超过一把,盖的是发霉的黑心棉,洗澡被严厉禁止,洗脸只用一点点水,连刷牙的泡沫都不能浪费,全都倒在污水桶里,留着冲厕所”。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3)形式叙述性

非虚构作品通常都具有良好甚者完美的故事性文本特征。这个特征也是避免非虚构写作概念泛化的一种选择。因此,一般来说,不能把所有的基于“真实”书写的作品都归入非虚构写作的范畴。一篇关于某设备運作的说明文、一篇关于科技发明的学术论文尽管反映的内容是“事实”,但因为它们没有叙事性而不能称之为非虚构作品。从本质上讲,非虚构写作利用一些叙事策略来报道人物和事件。这些策略包括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和对话的发展、冲突与张力的构建、对事件场景的重现以及对语言的重视。非虚构写作的优秀作品如《迈阿密和芝加哥之围》、《向伯利恒跋涉》、《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派遣》、《在萨尔瓦多》等无不具有高超的叙事技巧。

(4)题材边缘性

纵观近年来全球媒体对于非虚构写作实践中来看,如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获奖作品中不难发现,非虚构作者更容易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社会中最为边缘的角落,如2017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来自《纽约时报》的C.J.Chivers(奇弗斯)的文章《斗士》就将视线转向美国社会中少数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役大兵等。偏向写作主流媒体所忽视的焦点。来自中国的梁鸿在《梁庄在中国》细致描写了现今农村生活现状,揭露了农村管理、教育、留守儿童、老人等现实危机问题,书中凋敝的中国村庄、无奈的乡村干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心灵危机,农村的宗教问题引人深思。萧相风的《南方工业生活》用词条的形式记录在南方工厂里的真实生活,全景记录了外来工人的打工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李天田《相亲记》讲述了一个大龄剩女被迫相亲的8年抗战之旅。张驰的《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反应了许多尖锐而真实的问题。李娟的《羊道》三部曲写了景色、习俗,在牧场和男男女女的接触。非虚构作家们也把目光聚焦于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

三、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媒体的体现

《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大型综合性周报,是广东省委机关报(即《南方日报》)主办的系列报之一,创办于1984年2月11日,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传看之初以“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指导,宣示了报纸特征。1998年,《南方周末》开始在副刊刊登《新疆日报》记者南香红的文章一一这些文章后来被称作“特稿”2002年,《南方周末》开辟城市专题,以反映城市贫民的生活为目的,大力探索特稿写作。2003年6月19日,城市专题刊登了李海鹏的文章《举重冠军才力之死》,在报社内部被认为是第一篇特稿。这种报道体裁与题材选择皆有别于西方特稿,故而被称为“中国式特稿”。《南方周末》的这种探索,深刻地影响业界,都市类报纸乃至日报后来都纷纷创办“深度报道”版面,借鉴的正是南方周末的特稿成果。 《南方周末》的“中国式特稿”是《南方周末》对新闻文体的创新,

2017年1月4日,《人民日报》在24版新推出了非虚构写作栏目——“北斗”,首次刊登的作品是李青松的《百年森铁的回声》。在开栏语中《人民日报》指出,新推出的非虚构作品栏目将和人民同频,与时代共振,胸中有大义,笔下映乾坤。《人民日报》曾在2013年发文探讨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承认非虚构写作这一文体使作家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四、结语

非虚构写作概念基于“事实”,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非虚构写作者努力观察、记录,通过把事实的细节和必要的文学推测相结合来生产具启发性和潜在意义的文本。非虚构可以深刻揭示广泛社会生活领域的人物与事件,能够真实、及时、深刻甚至有趣地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对于我国来说,非虚构写作拥有着丰富的土壤,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丰富,各类地区的不同特色都能够成为非虚构写作的重要素材,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今天,非虚构写作不仅能够真实的反映社会现状,同时也能将读者的视线扩展于边缘文化,开拓人们视线,同时促进社会进步,一个有温度的新闻写作,不仅仅易于传播,同时也会随着传播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甚至都有可能衍生出影视剧等衍生品,为传递正能量带来更好的传递效果。因此,我国特稿写作的继续发展是及其有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继续探寻特稿写作的方法,通过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研究与开展新闻特稿写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新闻带来属于真实性新闻中独有的“温度”。

参考文献:

[1]梁鸿.改革开放文学四十年: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及辨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8(05):47-52+274.

[2] 何英.“非虚构”如何不“虚构”[J].南方文坛,2018(05):77-82.

[3]郑怡婷.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写作奖作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蔡笑元,王志安,陈实,杨旭.非虚构写作:规则与底线[J].青年记者,2019(07):35-37.

[5]赵旭光,陈魏魏.艺术手法在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中国地市报人,2010(08):17-19.

[6]高璇. 史料里的文学表情[D].辽宁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