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龙
京杭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全长三千五百余华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是我国古代南北运输的大动脉。千百年来,京杭运河不仅极大地促进我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比,京剧的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它并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在众多艺术的基础上相融而成。众所周知,京剧始于清末,融汇徽戏、汉剧、昆腔、秦腔四大剧种而成,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剧种的交织是由京杭运河为纽带而逐渐实现的。所以,京杭运河的运输对于京剧的形成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资料分布十分散乱,其整理和研究更是处于半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在充分发掘和整理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的基础上,将发掘出的文献和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
据史料记载,京杭运河始凿于我国春秋时代,隋朝大幅扩修并贯通,元代翻修并定型。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京杭运河伴随我国享尽繁华盛世,目睹战雨纷争,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饱经沧桑,成为我国功炳千秋的象征。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艺术,正是通过这条古老的运河,将众多传统艺术融汇交织,逐步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年轻剧种。同时,依附于京杭运河的运输,京剧得以进行广泛传播,进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经过前期的文献整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整体研究虽处于空白状态,但在诸多有关运河文化、地方史志、地方戏曲志、京剧史料等文献中,零零散散发现许多关于运河与京剧的记载。在此,将对这些文献记载进行整体梳理和研究。
京杭运河始建于春秋,成型于隋唐,兴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重修于明清,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水上航道。京杭运河的开凿和建设,一方面,连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哺育着我国华北平原、淮河平原、苏皖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亿万人民;另一方面,融汇我国南北各地风土民情,成为燕赵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甚至海洋文化等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区域的重要交流途径。而京剧的形成,则是京杭运河南北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产物。
“水上运输轻便省力,所以水路交通在中国很早就得到了利用。但是中国的自然水道大都是东西走向,南北之间无法直接通航。唯一的办法是开挖人工河道。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国人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开挖出最早的人工运河。”①通过查阅文献,关于京杭运河的起源,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便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调集人夫,自扬州附近的长江北岸开始,由南向北开挖运河,直至淮安附近,全长100多公里,这条运河在后世称做“邗沟”。
无论国家动荡还是社会安稳,我国所有朝代几乎都会对京杭运河进行扩建和修复。经过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目前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三千五百余华里的京杭运河。京杭运河跨越我国南北,连通多个水系,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枢纽,同时,也彰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按照地理环境,我们将京杭运河分为七大部分,即通惠河(北京至通州)、北运河(通州至天津)、南运河(天津至临清)、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中运河(台儿庄至淮阴)、里运河(淮阴至扬州)、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许多人都知道,京剧是有徽戏、汉剧、昆腔、秦腔四大剧种融汇而成,但相信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些剧种的融汇是以运河交通为纽带而实现的。”③据史料记载,公元1709年,清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各地戏班纷纷赶赴北京,最早来到北京的是沿京杭运河北上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而后,汉剧、昆腔、秦腔等班社陆续来到北京城内,与徽戏相互渗透,同时吸收北京地区的方言和民俗习惯,从而形成一个兼收并蓄的新剧种——京剧。
京杭运河一方面为京剧的产生和创立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京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平台。自京剧在北京形成之后,不断受到统治者和广大民众的喜爱,其艺术形式日趋完善,逐步传播至全国。据《中国京剧史(1790—1949)》记载,“大约在道光末年(有说同治初年),京剧首先传到了邻近的大城市——天津……同治中期,京剧便由天津传到了上海。”⑤“待到同治末年,京剧已从北京传到山东地区,而且在济南、烟台等地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著名的儒家圣地——曲阜孔府,京剧班社承应堂会演剧活动亦颇为频繁。”⑥“京剧在上海盛行后,很快就流传到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其流传的主要方式是大运河南段的 ‘水路班子’,即用江南内河航行的乌篷船作交通工具,顺河流在乡镇间作巡回演出的小型戏班。”⑦这些历史完整记录着京杭运河在京剧传播和发展中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京杭运河分段示意图②
京杭运河分段示意表
同光十三绝(早期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④
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连接南北方的水路大动脉,而京剧则是“水路传播”的重要产物,不同剧种在运河沿岸重镇相融交汇,持续繁荣发展以致产生新的剧种,并凭借着京杭运河的便利交通不断扩散。一方面,京杭运河为促进我国古代戏曲的南北交融做出卓越的贡献,另一方面,京剧沿运河南下也为两岸“百花齐放”的戏曲面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京杭运河对于京剧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均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京剧的历史研究,目前我国已有《中国京剧史》(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月版)、《中国京剧史(1790—1949)》(苏移、蓝凡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1月版)及《中国京剧编年史》(王芷章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年1月版)等多部文献,多以时间为序进行编写,但有关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专业的、系统的、整体的研究文献却长期处于空白。因此,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方面,将对我国京剧“百年历史”产生一个新的分类研究;另一方面,也将推动我国京剧历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自清道光、咸丰年间,京剧开始逐渐形成。之后,京剧沿京杭运河一路南下进行传播,不断繁荣发展,走过百年洗礼,最终成为当前我国的国粹艺术。期间,不仅融汇运河沿岸众多艺术形式,促进自身的完备和发展。同时,也一直反哺着运河两岸的地方剧种。据资料记载,京杭运河沿岸的诸多地方剧种,均出现与京剧互相移植改编的剧目。因此,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必将对我国戏曲“百花齐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述表明,京杭运河无论在京剧的产生与创立,还是在其传播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于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整体研究粗疏零落,仅在诸多有关运河文化、地方史志、地方戏曲志、京剧史料等文献中,零零散散发现些许关于运河与京剧的记载。与之同时,国外的相关探索更是属于空白状态。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京杭运河便是这段千年文明一个缩影。与之相比,京剧诞生仅有一百多年历史,虽作为年轻的剧种,但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现阶段,国内外关于运河文化和京剧学文献的研究颇多,但有关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研究几乎属于半空白状态,仅能从部分文献中查阅到零散的资料记载。
目前,这些资料记载主要集中存在于以下专著:在《运河文化》(李泉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一书中,记载着由昆腔到京剧的历史进程;在《京剧文化》(高新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一书中,记载着京杭运河与京剧的历史渊源;在《中国京剧史(1790—1949)》(苏移、蓝凡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1月版)一书中,明确记载京剧的形成发展与京杭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带有地方性质的史志、戏曲志、运河文化研究及京剧文献,在后文中将进行详细阐述。
此外,自2006年开始,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京剧历史文献汇编》的整理与编校工作。历时数年时间,于2011年出版《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全书共十册,分成专书、报纸、宫廷档案、笔记、日记、图录等六大部分,约800万字。特别是书中编录和整理了大批湮没在晚清各种书籍杂志中的珍贵资料,更是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京剧学重要研究依据。
经查阅资料发现,国外有关京杭运河的研究多集中于水利、建筑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而针对于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研究现阶段尚未搜集到相关材料,应处于空白状态。
通过对于京杭运河沿线京剧学文献研究的整体概况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整体研究尚处于起步与积累阶段,存在着空白。但在各地地方史志、戏曲志、地方区域运河文化研究及京剧史料中,或多或少的会有部分研究资料。
北京虽作为京剧的发祥地和京杭运河的最北端,但该地区关于京杭运河的京剧学文献研究却为数不多。在《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7月版)和《运河文化》(李泉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中,明确记载着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沿京杭运河北上,最终抵达北京,而后与汉剧、昆腔、秦腔等众多艺术相融合,从而形成京剧。《一条大运河 两岸戏曲声》(苗菁,《北京文摘》,2017年8月24日)一文中,肯定了北京对于京剧形成了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指出戏曲是沿着运河顺势走向北京,诸多剧种在北京得以融合,为京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天津是京杭运河沿线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京剧形成后也最先传入天津。在《中国京剧史(1790—1949)》(苏移、蓝凡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1月版)一书中,明确记载着约在道光末年(有说同治初年),京剧首先传到了邻近的大城市——天津。同时,在《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版)一书中,也记载着清道光年间,京剧形成后最先传入天津地区。此外,在《静海运河文化》(政协静海县委员会编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5年5月版)一书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记录着天津市静海区“根深叶茂的京剧演出”。
河北与京津地区接壤,因此京剧在形成之后,河北也是最先受到京剧传播的地区之一。据《中国戏曲志·河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一书记载,清乾隆年间,江南徽班沿水路(即运河)、陆道(即官道)进京,途径河北演于水、陆码头,随即将二簧带入河北境内。至清道光年间,京剧(在河北也称京戏、平戏、皮簧)在河北得到广泛传播。在《运河与城市》(李学通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一书中,记载着许多庙会和戏曲演出遗址,并且众多地方戏曲剧目均由京剧剧目移植改编而来。
山东运河区域作为南北河运交通的大动脉,移植发挥着其他河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自然成为京剧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据《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和《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1卷》(李宗伟主编,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6月)记载,咸丰、同治年间,京剧开始遍布山东各地。据不完全统计,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山东各地出现过一百多个京剧科班。同时,在《德州市志》《聊城地区志》《泰安地区志》《滨州市志》《济宁市志》《菏泽市志》等山东诸多地区史志中,均有京剧传入的记载。
江浙地区自古便是我国最富庶的区域,同时也是京杭运河漕运最为发达的地区。因而,江浙一带便成为京剧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地域。在《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一书中记载,清道光以后,部分随徽班进京的江苏籍艺人,陆续南下归乡,这些艺人将京剧(当地人称“京调”)传入江苏。这是京剧艺术影响江苏地区最早的记载。而后清同治至宣统数十年,京剧在江苏地区建立班社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浙江作为京杭运河最南端的地区,其京剧学文献相较于其他地区最为丰富。据《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年7月版)记载,清同治年间,京剧南下陆续进入浙江一带。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水陆交通的要道,并且距离上海较近,因此,京剧在浙江杭州最先流行发展起来。在《杭州运河戏曲》(应志良、赵小珍著,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年4月版)和《杭州运河遗韵》(王国平主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中,明确记载着京剧在浙江初兴于杭州,并沿京杭运河一路南下进行传播。
总而言之,京杭运河自开凿之日起,便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至今已承载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京剧的产生、传播和发展,更是始终依赖于京杭运河这一运输载体。时至今日,京剧学已然成为显学,其研究也日趋隆盛,但是有关京杭运河沿线的京剧学文献梳理较为零落,且分布较为散乱,需要将这些繁杂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分类整理与整体探究,进而更加深入和清晰地认识京剧的历史及其精华,促进京剧在现阶段的持续稳定发展,将国粹艺术踵事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