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 要:贝聿铭是杰出的华裔建筑师,是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他的作品自然而简洁,庄重而大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典范。那么,这种风格是怎样的表现形态?这种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力图通过对贝聿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找到形成这种美学风格的奥秘。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美学风格
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家中逝世,享年102岁。这位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成为当代世界建筑的典范,谱写了人类建筑发展上的新篇章。认真研究贝聿铭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美学风格,对我们传承及发展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力图探明贝聿铭建筑作品的美学风格及其成因,以期弄清包含在这位艺术大师建筑中的“活的灵魂”。
风格是成熟的艺术特色,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建筑师成熟的标志,贝聿铭建筑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他一生漫长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他中年以后的建筑,艺术特色更加成熟,日趋稳定,贝氏特色日益鲜明,哪怕掩盖住设计师的名字,只要看了建筑的内外观,人们马上会脱口而出:这是贝聿铭先生的大作。之所以人们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贝聿铭的建筑风格已经深入人心了。
一、贝聿铭建筑的美学风格
仔细审阅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会发现贝聿铭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而简洁。
(一)自然
這一特点,随着贝聿铭建筑设计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位于科罗拉多博尔德)最知名的建筑梅萨实验室是贝聿铭早期的作品,建筑伟岸而挺拔,令人赞不绝口,可是刚刚拿到项目时,他却犯难了,让他为难的是这一片一望无垠的土地,研究中心选址位于落基山脉的熨斗山的山颠上,无论怎样处理,都会有一种孤零零的边缘感,为了克服这一短处,他把高大的建筑外立面设计成为一个整体,建筑材料则采用当地采石场找来的砂石,将它们拌入混凝土中,再用凿石锤进行加工,让表面露出深粉色。这些建筑看上去仿佛非人力而为,而是自身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一般,淡淡的云母般的光泽使建筑顿时产生了一种生气,再现了山体自然景观的效果,随后他又设计了弯曲的山路,将自然景致与建筑联系在一起,那条千回百转的小径和建筑立面上大片的壁画,以及墙上精巧的小窗不知不觉地就把人们带到了自然的画卷中,这种借景、融景的设计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昭示了回归自然的主题。
贝聿铭特别注重对博物馆的选址,他甚至不遗余力地填海造陆作基地。可以说这都是他晚期建筑的特点,位于西亚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上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体现了他追求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一个C型的人工岛上,博物馆外立面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临水而立,沙漠的日光深远而暴烈,让博物馆的造型和颜色在炙热翻滚的热浪中不停地变动,随着穆斯林祈祷时刻的来临,在斜阳下整个建筑散发出诱人的橘黄的光景,给人们一个“西天”的美景,整个建筑很自然地与水面、沙漠、天空融为一体,没有丝毫的“生搬”之感。
(二)简洁
除追求自然外,贝聿铭的建筑还十分简洁,没有琐屑的装饰,外立面不仅色彩朴素,而且基本都是一个主色调统领整体,形成了整个建筑物的高度凝炼、集中。这种凝练和集中,形成了建筑的简洁明快,使建筑物大方、大气、高雅。
贝聿铭非常注重建筑的简洁,他从来都对现代建筑中的诸多主义和流派不屑一顾,十分强调外立面和建筑整体的简洁明快。他说:“当你设计高度和力量都十分可观的建筑时,要担心的问题可不是装饰,最关键的是要保持结构上的纯粹,这样才能收获纯粹的美。”
他这一简洁的理念也反映在他的代表作——香港中银大厦上。中银大厦是特殊的四面体叠加的造型,四个三角形的量体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伸展向上,像万花筒的一个一样角向外伸出,贝聿铭将它们比喻成竹子,他说对于中国人来说,竹子正寓意力量和蒸蒸日上的势头。这些三角形的几何体组合在一起,外饰以蓝色的玻璃,伫立在维多利亚湾,外形简洁,显得大方庄重。
这种自然而简洁的建筑风格,体现在贝聿铭先生诸多的成熟作品中,体现贝聿铭建筑艺术成熟期的根本特点,因而,也构成了贝聿铭建筑独特而稳定的美学风格。
二、贝聿铭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个建筑师的建筑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筑师在长期的艺术追求中积累的结果,促使贝聿铭先生形成自己建筑风格的因素有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滋养
贝聿铭从小生长在苏州,尽管长期生活在国外,但留在心灵深处的中国艺术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他。他说:“离开中国八十多年了,而七十多年的建筑生涯都在美国和欧洲,应该说我是个西方建筑师。我的建筑设计从不刻意地去中国化,但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我很高兴有幸在中国参与了几项设计,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几年的苏州博物馆,我都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中国建筑的根可以是传统的,而芽应当是新芽,这也是中国建筑的希望所在。”
贝聿铭先生是这样说的,也坚定地践行着自己的艺术信念,他对中国艺术虚实相生、计白当墨、散点透视、情景交融等思想运用的非常娴熟。
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设计中,他倾注了自己对于中华艺术的理解,在设计美秀美术馆时,他力争再现《桃花源记》中的那种幽静,建设一座世外仙境,一个失而复得的天堂。为了使美秀美术馆产生这样一种“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仙境,他在美秀美术馆的基址上,在对面山坡设计了一座斜拉桥和一个弯曲的隧道,参观的游客须先经过弯曲的隧道,过斜拉桥后,才能看到山坡上的美秀美术馆,让人产生身处世外桃花源的感觉,这就是魏晋山水田园派艺术对他的影响。
(二)按生活的样子设计建筑
按照生活的样子设计建筑,生活是什么就按生活的面目去设计建筑,这就是贝聿铭的信条,这一信条容易使建筑产生自然而简洁的美学风格。贝聿铭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建筑就是真正的生活。他说:“建筑风格的国际化是有限制的,世界各地的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建筑表现的很重要的部分,世界各地的人本来就很不一样,建筑就是真正的生活。”有了这一信条,就会在设计中尊重生活的原生态,有了这种原生态,建筑作品就会呈现出自然而然的美学风格。
建筑只有真实地反映一个民族、地区的生活状态,才能算是人们喜欢的艺术,如果背离人们的生活状态,一味地随意发挥,则只会破坏建筑的艺术美。
贝聿铭回到家乡苏州时,发现苏州一些西式建筑上被硬加上中国式的宝塔顶,他怒斥道:“太荒唐了!这就好像穿着西服的人戴上斗笠。中国建筑已经走上了死胡同。现在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盲目仿古,一个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我想探索一下,中国传统究竟是否还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如果是,那么或许中国建筑师就不用靠西方国家而能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艺术来自于民间,又服务于大众的思想,这也是促使贝聿铭先生艺术风格成熟的主要动因。
(三)不断超越自我的艺术创新精神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众多,而且每一个建筑都是巧夺天工的精品,但他从不重复自己,每一个设计都要超越自己的曾经。在设计他的“关门”之作苏州博物馆时(图1),他提出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思想是“中而新,苏而新”,即崭新的中国风格,崭新的苏州风格,他要再次超越自己的辉煌,他自称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挑战。他说:“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比在法国卢浮宫设计玻璃金字塔还要难,這是我五十多年建筑设计生涯的最大一次挑战。”
他反复考察选址地块周边的环境,要求“要有苏州特色”,并多次强调“苏州建筑粉墙黛瓦的特色不要随便放弃,但要有创新,既要有传统特色,又不能是传统苏州园林的复制,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强调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创新,能突出不同时代人群的审美趣味,就是创新之源。他说:“歌特式大教堂是为上帝而建的,并无人的比例和长度,而东方崇尚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我认为建筑中人的比例很重要,我总是试图在我的建筑中做好这一点。”
于是,贝聿铭便将苏州博物馆设计为江南民居模式,正是这样强调创新,才使得贝聿铭的建筑风格日益成熟,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1]朱迪狄欧,斯特朗.贝聿铭全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贝聿铭:把建筑种在四大洲[N].中国青年报,2017-04-19.
[3]高福民,徐宁,倪晓英.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